药笼小品十九畏

十九畏

疏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服炙煿莫相依。

十九畏歌亦出自《药性赋》。提出十九种主要药品互相畏恶。

01

十九畏的含义

十九味药,互相克制。用药的人,顾虑重重,惟恐误开在一起,会起到不良的副作用。十九味药有十味是常用的,有九味是剧毒药和外用药。因此十九畏歌主要是指炮制药的时候,工作要细致,小心谨慎,不要使其互相混杂。

十九畏歌最末两句:“大凡修合看顺逆,炮服炙煿莫相依。”谆谆告诚,炮制药的时候,分别加工。炮制完毕,刷净工具,并将各药单独贮藏待用,千万不可使相畏最甚的两种药混染在一起,以免使用时对病人产生危害性。

医生开处方时容易同时使用的也有几种:例如丁香和郁佥、牙硝和三棱、官桂和石脂,尤其是人参和五灵脂,开了五灵脂,由于病人体质较弱,想要加点补气的药,人参是容易被想到的,稍一不慎,很可能误用。这是在处方时应加注意的。

02

十九畏是否为配伍所忌?

据研究中药“十九畏”是否应作为处方配伍的资料记载:统计九部重要著作《千金》、《外台》、《圣惠方》、《圣济总录》、《局方》、《普济方》、《证治准绳》、《医宗金鉴》、《全国中药成方处方剂》,以“十九畏”作为内服药处方的九部方书中最多的方,最少的14方,可见在《药性赋》发表“十九畏歌”以前和以后,均可见这类处方。虽然只占极少数,但可说明“十九畏”并非配伍所忌。

李中梓说:“凡药有畏恶相反,所谓畏者,畏其制我,不得自纵,如半夏畏生姜之类是也。所谓恶者,恶其异我,不得自尽,如生姜恶黄芩之类是也。统而论之,彼所畏者,我必恶之;我所恶者,彼亦畏之。相畏相恶之中,亦有相成者,在因病制方,轻重多寡之间耳。我们常用的姜制半夏,就是利用半夏畏生姜,而以生姜制半夏之毒。从这里也可以悟出炮制药的科学道理,或制其毒,如酒制半夏,或缓其力,如酒制大黄,或增其效,如土炒白术;或敛其散,如醋淋香附之类。

古方善用相反相畏的作用而出奇致胜者,不胜枚举。例如,①攻坚破积的感应丸,用巴豆,牵牛同剂。②治血块、化瘀滞,用四物汤加人参、五灵脂。③风痰特甚,用二陈汤加藜芦、细辛以涌吐之。

如何灵活运用,在于医生有胆有识,辩证施治。“用药如用兵”,有时掩旗怠鼓,衔放疾走,有时摇旗响喊,虚张声势;有时故意减灶或增灶,以迷惑敌人;有时背水一战,以求必胜;有时空城大开,使敌人惊疑之际而从容退却;有时假途灭貌;有时围落救起。方法甚多,在于善用者之巧思。

翻阅各家本草,多有畏恶反忌,引经报使,内容复杂,记忆较难。一般不去管他,例如李言闻说:“东垣理脾胃,泻阴火,交秦丸内用人参皂角,是恶而不恶也。”只要精于辨证,明于用药,并无任何影响。

小结:

十九畏主要是指炮制药的时候,工作要细致,小心谨慎,不要使其互相混杂。

十九畏也不是临床用药的清规戒律,善用者,精于辨证,明于用药,调兵遣将,出奇致胜,便能治疗疾病。

注:本文选摘自《药笼小品》,彭静山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05。封面图源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hia.com/wzcz/84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