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灵脂散瘀止痛止血

五灵脂为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之干燥粪便,但临床所用多为炒五灵脂或醋灵脂(取净五灵脂,置锅内,文火微炒,随即喷淋米醋,再炒至微干、有光泽为度,取出晾干。)因此并没有任何腥臭气味,经炮制后味苦而微涩、气芳香,有醒脾之功。

《中华本草》记载,五灵脂归肝、脾经;味苦、甘;性温。功能主治: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消积解毒。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闭经;产后瘀滞腹痛;崩漏下血;小儿疳积;蛇蝎蜈蚣咬伤。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五灵脂有抗凝、缓解平滑肌痉挛、抑菌等作用。

本人临床上主要用五灵脂治疗痛症(尤其是心、胃痛、痛经等)和血瘀、出血症等,具体涉及以下病症(点击查看往期医案):

一、痛症

心绞痛

胃痛(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等)

痛经

儿枕痛

肾绞痛(尿路结石)

二、血瘀症及其他

冠心病

胃炎、反胃、小儿疳积

痢疾、泄泻

慢性肝炎、肝脾肿大

肺胀

崩漏

脑震荡后遗症

瘢痕疙瘩

肿瘤

丹毒

冻疮(外用)

毒蛇咬伤

输卵管阻塞

男科病

附古籍记载:

1.《开宝本草》:主疗心腹冷气,小儿五疳,辟疫、治肠风,通利气脉,女子月闭。

2.《本草图经》:治伤冷积聚及小儿女子方中多用之。

3.《本草衍义补遗》:能行血止血。治心腹冷气,妇人心痛,血气刺痛。

4.《本草蒙筌》:行血宜生,止血须炒,通经闭及治经行不止;定产妇血晕,除小儿疳蛔。

5.《纲目》:止妇人经水过多,赤带不绝,胎前产后,血气诸痛;男女一切心腹、胁肋、少腹诸痛,疝痛,血痢、肠风腹痛;身体血痹刺痛,肝疟发寒热,反胃,消渴及痰涎挟血成窠,血贯瞳子,血凝齿痛,重舌,小儿惊风,五癎,癫疾;杀虫,解药毒及蛇蝎蜈蚣伤。

6.《本草述》:主损伤接骨。

7.《现代实用中药》:涂敷疮疥。

8.《本草衍义》:五灵脂行经血有功,不能生血。尝有人病眼中翳,往来不定,如此乃是血所病也。盖心生血,肝藏血,肝受血则能视,目病不治血为背理。

9.《纲目》:五灵脂,足厥阴肝经药也,气味俱厚,阴中之阴,故入血分。肝主血,故此药能治血病,散血和血而止诸痛。止惊癎,除疟痢,消积化痰,疗疳杀虫,治血痹、血眼诸症,皆属肝经也。失笑散不独治妇人心痛血痛,凡男女老幼一切心腹胁肋少腹痛疝气,并胎前产后血气作痛及血崩经溢,俱能奏功。又按李仲南云,五灵脂治崩中,非止治血之药,乃去风之剂。冲任经虚,被风伤袭营血,以致崩中暴下,与荆芥、防风治崩义同。方悟古人识见深奥如此,此亦一说,恒未及肝血虚滞,亦自生风之意。

10.《本草经疏》:五灵脂,其功长于破血行血,故凡瘀血停滞作痛,产后血晕,恶血冲心,少腹儿枕痛,留血经闭,瘀血心胃间作痛,血滞经脉,气不得行,攻刺疼痛等证,在所必用。

11.《药品化义》:五灵脂,苦寒泄火,生用行血而不推荡,非若大黄之力迅而不守。以此通利血脉,使浊阴有归下之功,治头风、噎膈、痰癎、癫疾,诸毒热痈,女人经闭,小腹刺痛,产后恶露,大有功效。炒用以理诸失血证,令血自归经而不妄行,能治崩中胎漏及肠红血痢,奏绩独胜。

长按扫码,了解更多

医路精进

感谢支持,祝您健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hia.com/wzcz/101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