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高5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厘米。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由于长期大量采挖,近几年来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减少,有趋于绝灭的危险。为此确定该植物为渐危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地理分布
产中国东北、华北及西北。生于林缘、灌丛或疏林下,亦见于山坡草地或草甸中,中国各地多有栽培,为常用中药材之一。原苏联亦有分布。
主要品类黄耆(原变种)
蒙古黄耆(变种)
淡紫花黄耆(变型)
性味归经
性味:甘,微温。
归经:归肺、脾、肝、肾经。
药材选方
玉屏风散
防己黄芪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补中益气汤
临床应用
高血压病
缺血性心脏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
银屑病
糖尿病
慢性鼻炎
骨质疏松
配伍禁忌
1、《本草经集注》:“恶龟甲。”
2、《药对》:“恶龟甲、白鲜皮。”
3、《医学入门·本草》:“苍黑气盛者禁用,表实邪旺者亦不可用,阴虚者亦宜少用。”“畏防风。”
4、《本草经疏》:“功能实表,有表邪者勿用;能助气,气实者勿用;能内塞,补不足,胸膈气闭问,肠胃有积滞者勿用;能补阳,阳盛阴虚者忌之;上焦热盛,下焦虚寒者忌之;病人多怒,肝气不和者勿服;痘疮血分热甚者禁用。”
5、《药品化义》:“若气有余,表邪旺,腠理实,三焦火动,宜断戒之。至於中风手足不遂,痰壅气闭,始终皆不加。”
6、《本草新编》:“骨蒸、痨热与中满之人忌用。”
7、《本草汇纂》:“反藜芦,畏五灵脂、防风。”
看图猜中药???
你能猜对吗??
难度:4星半
欢迎各位考生下方留言,踊跃竞猜
明日公布答案~
亲爱的学员
你好,我知道你一直在默默为白癜风患者健康保驾护航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最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