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祖养生法
在先秦时期,华夏大地上有位养生学家彭祖,活到了多岁。每到季节交替的时候,他就平躺在床,然后将一些特定的药物经过处理,放到肚脐上面,再连续艾灸肚脐数日,直到口中能品尝到药物的味道。而这看似简单的肚脐喂药,竟成了彭祖老先生的长寿秘诀。
王军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医院针灸科主任
针灸学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穴位叫神阙穴,神阙穴就在肚脐的位置,是个可以治疗全身各个位置、五脏六腑疾病的穴位。所以用肚脐来养生往往能达到其他穴位达不到的治疗效果。而且,肚脐不仅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还可以诊断疾病。
壹
肚脐与五脏的关系
脾虚
脾是后天之本,运化功能差,人的气血就不足,所以会觉得疲劳,按压肚脐眼正中间会感觉到疼,脾虚越厉害,疼痛也就越厉害。脾虚的人吃完饭感觉不消化、胃胀,也可能觉得乏力、头蒙蒙的、不清晰。
方法:按揉肚脐眼正中间底部,按到不疼了,脾气就健运了。
肾虚
肾虚的患者往往在肚脐眼下方的边缘会有个特别疼痛的反应点。肾虚会觉得腰膝酸软、腿软、没劲、爱忘事、掉发。
方法:按揉肚脐下方的边缘,起到补肾的作用,按着按着就不疼了,腰板也直了。
心
按压肚脐眼上方的边缘会出现胀、疼的感觉,这个位置就是心所在的位置。心出现压疼的反应往往提示着心的一些问题,比如睡眠不好,烦躁,心情低落,郁闷。
方法:不断地按揉,按摩肚脐眼的上方边缘就可以让你的心情舒畅,睡眠改善。
肝
肚脐眼左侧的边缘压着疼,往往与肝有关系,肝出现问题就会出现好生气、爱发脾气的症状表现。
方法:按摩肚脐眼左侧边缘。
肺
按压肚脐眼右侧边缘有胀疼,右侧表示肺,如果出现感冒,外邪侵犯肺,肚脐眼右侧边缘就会有疼的反应。
方法:按揉肚脐的右侧边缘,可以起到调肺的作用,肺是帮助人体解表邪的,可以宣肺解表,治疗感冒。
贰
为何肚脐能反映出五脏的情况?
中医认为,肚脐是生命起源的地方,它与十二经脉都有关系,十二经脉是运送气血到全身的,而脐动脉正是运送气血到全身的,所以十二经脉都起源于脐部,十二经脉又与五脏六腑相联系,五脏六腑也与肚脐有了密切的联系。
叁
脐部的调理方法
脐部的调理方法有很多种,分别是针灸、按摩、艾灸、拔罐、热敷等。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两种平时在家就可完成的脐疗方法。
家中补肾脐灸法
太子参45g:补益精气血
川续断45g:补肾
生龙骨45g:收敛固涩,敛精
生补骨脂45g:补肾
五灵脂30g:活血通经
肉桂30g:温肾,促进药物吸收
生乳香15g:活血通经
生没药15g:活血通经
夜明砂15g:活血通经
大青盐15g:入肾经,补肾,引药入肾
1、将太子参、川续断、生龙骨、生补骨脂各45克,五灵脂、肉桂各30克、生乳香、生没药、夜明砂、大青盐各15克一同放进粉碎机中,反复多次,打成细粉。
2、将面粉和成较干的面团,然后制成5厘米高,10厘米直径的面圈,中间留一个和肚脐大小相当的孔。
3、让患者平躺在床上,露出肚脐,擦洗干净,将制好的面团放到患者肚脐上方,让中间的孔对准肚脐。然后将打好的粉剂,添加到小孔中,大约添加5克左右,取一小把艾绒,把它捏成艾柱,放置到小孔上方。
全都准备好之后,点着艾柱,进行隔药灸脐。待艾柱烧净,再用相同方法制作艾柱继续艾灸。
灸完后把面圈拿下来,用肚脐贴把肚脐上的药粉固定,24小时候取下。
一次隔药灸脐时间大概2个小时左右,若有不适感,需立刻停止,用温毛巾擦拭,避免接触冷水。正常情况下,一周可隔药灸脐2次,每隔三到四天一次,每个疗程约一个月左右,若症状不见改善,医院咨询。
补益肝肾,延缓衰老。
制作好的补肾粉剂,需防潮保存,以便长期使用。
溏心蛋热敷肚脐法
鸡蛋:六七分熟的鸡蛋是滋阴的良药
首先煮溏心鸡蛋,将洗净的鸡蛋放入凉水中,中火煮至开锅,然后立刻关火取出。
用刀将溏心蛋连皮对半切开,然后静置到不烫伤皮肤的温度,再将溏心蛋溏心一面向下,扣在肚脐上热敷。
待感到鸡蛋发凉后,取下鸡蛋,用温毛巾擦净肚脐即可。
每天敷半个小时左右。
此方法可长期使用,具有滋补肾阴、心阴的作用。
两个家用脐疗小方法都需要长期坚持才能看得到效果!但如果您出现任何不适以及特殊症状,还应第一时间就医咨询。祝您身体健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