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房作为曾经的奢侈品
在中国最早诞生于上海
广义上包括一般的花园洋房及单体别墅等
这种房子通常有花园有露台
既有中式的感觉
又散发着那个时代西方建筑的特色
洋房最早是如何产生的?
年上海开埠后
外国传教士和侨商纷纷来到这里
非法占据当地人的土地
并划占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租界——英租界
在外滩建起了一批砖木结构的以二层楼为主的西式房屋
供洋人居住和经商之用
时称洋房
如位于上海修定安西路的嘉道里住宅
▼
如位于上海思南路的周公馆
▼
无一不散发着时代的气息
向人们诉说着整个近现代的历史
这种洋房咱青岛也有不少!
也许说到这不少青岛的朋友会说了:
“这有啥了不起?这种洋房咱青岛也不少!”
比如▼
(青岛总督府建成于年,是当时胶澳占区提督的官邸。其坐落于信号山南麓,是一座具有欧洲皇家风范的德国古代式建筑,建筑水平至今仍居我国单体洋房建筑前列。如今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AAA级旅游景区,成为众多来青游客的必游之地。)
再比如▼
(英国总领事官邸旧址始建于年,位于太平角一路9号,是一座二层的英式乡村风格洋房。建筑外形极具美感,周围种植着茂密的树木,自成院落。老舍的小说《二马》拍成电视剧时,许多伦敦的场景是在青岛拍摄。)
其实细数曾在青岛生活过的名人
也都十分青睐这类洋房
比如▼
(康有为故居位于青岛市福山支路5号,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晚年在青岛居住的故居,原为德国总督初来青岛市的宅第,年康有为来青岛时购得此宅,其一直在此居住至年病逝。)
一座座长达百年的建筑
仿佛在诉说着青岛的历史
每年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可你知道吗?
曾经这些洋房是专供特殊人群的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这种独立式花园洋房才引入民间
当时的富有阶层也争相效仿
使得花园洋房的建设进入高峰期
(老舍故居位于青岛市黄县路12号,面南背北。老舍于年来青岛受聘于山东大学,直至年离开青岛,大部分时间居住于此,这是他在青岛的三处借寓住所之一,另两处一在莱芜一路,一在金口二路。在此写下了许多小说、散文和杂文,其中有著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近些年不少房企开始打造洋房概念
这个概念最早兴起于南方
这种洋房产品往往有院有露台
有的甚至可享受别墅类的感觉
吸引了不少高端置业人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