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学习笔记之五灵脂

五灵脂首载于宋代《开宝本草》。历来对其原动物的认识颇不一致。宋代马志认为,五灵脂是寒号虫的粪便。谓:“五灵脂出北地,寒号虫粪也”。掌禹锡、苏颂等也认为五灵脂是寒号虫的粪便,列为中品,归虫鱼部。到了明代刘文泰等人编写的《本草品汇精要》中,仍认为五灵脂是寒号虫的粪便,列为下品,归虫鱼部。而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虽然也认为五灵脂是寒号虫的粪便,但称寒号虫为曷旦,归禽部。”他曰:“曷旦乃侯时之乌也,五台诸山甚多,其状如小鸡,四足有肉翅,夏月毛采五色。

《中华本草》:五灵脂为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TrogopterusxanthipesMilne-Edwards之干燥粪便。

《中药大辞典》:五灵脂鼯鼠科动物橙足鼯鼠TrogopterusXanthipesMilne-Edwards或飞鼠科动物小飞鼠PteromysvolansL.的干燥粪便。

15版药典未见收录。

08版上海炮规五灵脂:本品为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TrogopterusxanthipesMilne-Edwards的干燥粪粒。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肝、脾经。功效:活血,化瘀,止痛。用于胸胁、脘腹刺痛,痛经,经闭,产后血瘀疼痛,跌扑肿痛,蛇虫咬伤。药用部位:本品为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TrogopterusxanthipesMilne-Edwards的干燥粪粒。药本(侯宁极《药谱》),寒号虫粪(《开宝本草》),寒雀粪(《中药志》)。

产地与道地

主产河北、山西。此外,甘肃、吉林、新疆、北京郊区亦产。

原形态

复齿鼯鼠(学名:Trogopterusxanthipes)也叫橙足鼯鼠、黄足鼯鼠、寒号鸟、寒号虫、寒搭拉虫,是啮齿类动物。栖息于海拔米左右的针阔混交林。在高大乔木树上或陡峭岩壁裂隙石穴筑巢,为森林动物。

体型中等,略比红腹松鼠大,体重~克,体长一毫米,尾稍扁,与身体等长,后足长40一48毫米,耳长30一35毫米。头圆眼大,吻部短,耳彀发达圆宽。

复齿鼯鼠耳基部有长而软的显著毛丛,背毛基部淡灰黑色,上部淡黄色,尖端呈黑色。颈背部黄色比背部明显,腹部毛呈灰白色,具淡橙色毛尖,飞膜色与腹面同,唯边缘为灰白色,可清楚地看出背腹的分界。尾背面色与体背部相近,但较浅,尾端黑色,尾腹面除尾基的毛稍为浅黄外,其余毛梢皆呈黑色,形成一纵纹直至尾端。眼眶四周成黑圈。

吻短,鼻骨前觅后窄。眼眶中央、额骨前部凹陷,后部略隆起。眶上突发达呈锐角。眼眶中央、额骨前部凹陷,后部略隆起。眶上突发达呈锐角。颧弓发达位低,几乎与牙齿为同一平面。眶上突后颞嵴至顶骨后端左右接近愈合。腭孔细长,位于上颌骨与前颌骨交接缝之前。听泡圆而明显。上颌骨颧突前围绕神经孔有一突起。

门齿较弱,呈淡黄色。两个上前臼齿,第1个很小,隐于大的第2个上前臼齿内侧,3个上臼齿几乎相等,但均小于第2个上前臼齿。除第1上前臼齿外,第2上前臼齿和3个上臼齿的齿冠面具复杂珐琅质凹褶及横脊。

复齿鼯鼠系昼伏夜出动物,性情孤僻,喜安静。一般一洞一鼠独居,除哺乳期外很少有2~3只在一起。鼯鼠活动起来动作灵敏,夜间活动,晚上有时可以听到“哩——嘟罗——嘟罗”的叫声。月夜特别活跃,拂晓前返回洞巢。活动时攀爬与滑翔交替,以清晨和黄昏时活动频繁。白天隐匿巢内睡觉,傍晚出巢,从洞口滑翔至树上觅食。滑翔最远可达m。头部向外,尾负于背,遮向头部,或将尾垫于腹下,呈蜷卧姿式。鼯鼠素有“千里觅食一处屙”的习性,即不管到多远的地方觅食,大小便总是回来排泄在一个不居住的固定洞穴内。

复齿鼯鼠是植食性动物,以侧柏、油松的树叶、皮、籽仁及山桃、杏的核仁为主要食物,也采食其他植物的叶、皮和果。吃食时用前足抱食物,后足站立不动。

还是野生的有灵性: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但在春、秋季为多,春季采者品质较佳,采得后,拣净砂石、泥土等杂质,晒干。按形状的不同常分为“灵脂块”及“灵脂米”。

类别特征

①灵脂块又名:糖灵脂。系由许多粪粒凝结而成,呈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表面黑棕色,黄棕色、红棕色或灰棕色,凹凸不平,有的有油润性光泽;粪粒呈长椭圆柱形,其表面常碎裂,呈纤维性。体轻,质较硬,但较易破碎,断面不平坦,可模糊地看出粪粒的形状,有时呈纤维性。气腥臭,味苦。以块状、黑棕色、有光泽、油润而无杂质者佳。

②灵脂米又名:散灵脂。呈长椭圆形圆柱状,两端钝圆,长5~15毫米,直径3~6毫米。表面黑棕色,较平滑残微祖糙,常可见浅色的斑点,有的具有光泽。体轻而松,易折断,断面黄色,黄绿色或黑棕色,呈纤维性。气微弱,味微苦咸。以表面粗糙,外黑棕色、内黄绿色,体轻无杂质者佳。品质较灵脂块为差。

1、体轻、松软;2、有强烈的尿骚味;3、多粘有侧柏叶和体毛;4、多数表面有光泽(野外的表面较粗糙),断面颜色较表面浅;5、圆的和长椭圆的都有,且大小不均。

规格等级

五灵脂商品不分等级。

质量评价

灵脂块以块状、黑棕色、有光泽、油润而无杂质者佳。灵脂米以表面粗糙,外黑棕色、内黄绿色,体轻无杂质者佳;品质较灵脂块为差。

炮制用法

炒五灵脂将原药除去砂石等杂质,敲成小于2cm小块,清炒至外深褐色,微具焦斑,筛去灰屑。写五灵脂付炒五灵脂。(1)本品不宜与人参同用。(2)孕妇慎服。醋灵脂:将净五灵脂放锅内微炒,喷洒米醋,再炒至微干,表面稍有光泽时取出,晾干即可。如系灵脂块须砍成小块(每10斤用醋1.5斤)。

饮片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的小块,块大小于2cm。或长椭圆形颗粒,长0.5~1cm,直径3~6mm。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凹凸不平,常可见颗粒状突起,有的稍显光泽,略具焦斑。质坚硬。气微特异,略带焦臭。

各家论述

1.《开宝本草》:主疗心腹冷气,小儿五疳,辟疫、治肠风,通利气脉,女子月闭。2.《本草图经》:治伤冷积聚及小儿女子方中多用之。3.《本草衍义补遗》:能行血止血。治心腹冷气,妇人心痛,血气刺痛。4.《本草蒙筌》:行血宜生,止血须炒,通经闭及治经行不止;定产妇血晕,除小儿疳蛔。5.《纲目》:止妇人经水过多,赤带不绝,胎前产后,血气诸痛;男女一切心腹、胁肋、少腹诸痛,疝痛,血痢、肠风腹痛;身体血痹刺痛,肝疟发寒热,反胃,消渴及痰涎挟血成窠,血贯瞳子,血凝齿痛,重舌,小儿惊风,五癎,癫疾;杀虫,解药毒及蛇蝎蜈蚣伤。6.《本草述》:主损伤接骨。7.《现代实用中药》:涂敷疮疥。8.《本草衍义》:五灵脂行经血有功,不能生血。尝有人病眼中翳,往来不定,如此乃是血所病也。盖心生血,肝藏血,肝受血则能视,目病不治血为背理。9.《纲目》:五灵脂,足厥阴肝经药也,气味俱厚,阴中之阴,故入血分。肝主血,故此药能治血病,散血和血而止诸痛。止惊癎,除疟痢,消积化痰,疗疳杀虫,治血痹、血眼诸症,皆属肝经也。失笑散不独治妇人心痛血痛,凡男女老幼一切心腹胁肋少腹痛疝气,并胎前产后血气作痛及血崩经溢,俱能奏功。又按李仲南云,五灵脂治崩中,非止治血之药,乃去风之剂。冲任经虚,被风伤袭营血,以致崩中暴下,与荆芥、防风治崩义同。方悟古人识见深奥如此,此亦一说,恒未及肝血虚滞,亦自生风之意。10.《本草经疏》:五灵脂,其功长于破血行血,故凡瘀血停滞作痛,产后血晕,恶血冲心,少腹儿枕痛,留血经闭,瘀血心胃间作痛,血滞经脉,气不得行,攻刺疼痛等证,在所必用。11.《药品化义》:五灵脂,苦寒泄火,生用行血而不推荡,非若大黄之力迅而不守。以此通利血脉,使浊阴有归下之功,治头风、噎膈、痰癎、癫疾,诸毒热痈,女人经闭,小腹刺痛,产后恶露,大有功效。炒用以理诸失血证,令血自归经而不妄行,能治崩中胎漏及肠红血痢,奏绩独胜。

混淆品种

1、用其它动物(如荷兰鼠、老鼠、多种鼠兔等)的粪便冒充,质地也比正品重,捻之不易碎,捻碎有粉性、纤维性不强。气浓烈、恶臭。2、加重伪品体外有层泥土,表面不清晰,外层可剥离,质重。投入热水中下沉。3、用土的,有用牛屎的,也有用粉粹的草做的,加工品表面有纤维性,部分有棱。草末和附型剂混合压成(质地也比正品重,两端不是钝圆而是平截的,表面能看到小草棍)。

荷兰鼠粪便

侧伯叶粉碎加工而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hia.com/wzds/47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