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中国特色抗癌之路8抗癌配方

第六章中国特色抗癌之路—中医药上一期讲了第六章(7节),今天咱们一起看一下第六章(8节)。8、介绍几个经典的抗癌配方“癌状态”是我们临床对癌的新认识。其实,分析癌状态产生的关键患者无非在于病人的气血、三焦和心肝的状态。所以,这里我们特推荐三个经典的抗癌古方,由于癌症的复杂性,在临床应用时,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盲目用药。(1)治癌妙方—仙方活命饮古人有谓本方神功浩大,能定痛回生,功似仙方,有起死回生之功,故名之仙方活命饮。本方是中医外科经典验方。中医外科治有消、托、补三法,本方将消、托、补药物完美地融于一方。方中金银花、甘草清热解毒,防风、白芷疏表,引药外达于皮毛;陈皮、赤芍、当归尾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皂角刺、穿山甲溃坚,使脓肿破溃;贝母、白芷、天花粉排脓,脓尽则疮面易愈合;乳香、没药收敛生肌,促使愈合疮面,也能止痛。癌症治疗中始终贯穿消、托、补,通过调气血,扶正而散结,散结而扶正。这些方法与仙方活命饮治疗原则不谋而合。我们临床可以用来治疗从头一路下来的许多肿瘤。(2)乌梅丸治疗晚期癌症效果好《伤寒论》厥阴病主方乌梅丸加减,治疗晚期肿瘤有很好的效果。乌梅丸一方,集酸苦辛甘、大寒大热之药,以杂治杂。方以乌梅枚为君。更以苦酒浸渍一宿,重加其酸,以酸收敛肝熄风。因酸属木味,其先入肝;酸属阴味,其性收敛,正与风属阳邪而疏散动摇相对。臣以附子、干姜、椒目、桂枝、细辛之辛热以助其阳,温以祛寒;黄连、黄柏之苦寒以坚其阴,清以泻热,佐以人参、当归之甘味温益脾胃,调和气血,培土生木。使以蜂蜜甘缓和中,调和诸药。全方酸收熄风,辛热助阳,酸苦坚阴,寒热温凉,温清补益,攻补兼施,诸药配伍,并行不悖,燮理厥阴阴阳寒热虚实,使之归复于平和。盖治风之法,外风宜祛,内风宜熄,寒风温散,热风清泄,实风制掣,虚风填固。厥阴阴阳、寒热虚实错杂,攻则太过,补则有杂;散则助热上逆,清泄则助寒下陷。唯有酸收敛肝,护体制用;辛热苦寒,温清并行;收中有散,虚实兼顾,既无攻补之过,又无寒热升降之偏。白某某,肺腺癌晚期病人,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胸腔积液,行化疗7次后。辅助检查:CEA:ng/ml,白细胞:3.55x/L,红蛋白:g/L。病人来诊见神志清,精神差,怕冷乏力,左胁下疼痛较甚,下利不止,6~7次/日,少腹不温,手足厥冷,又见晨起有血痰,口干口苦,胸中烦热,呕恶时作,眠差,纳差,舌红苔中剥,脉细。该病人寒象热象并见,可谓病证复杂。辨证为寒热错杂,考虑病人癌毒深伏,正气大伤,脏腑气机升降失司,寒热病邪交错,为阴阳气不相顺接,各随其势,独居一端所致。予以乌梅丸加减,组方如下:乌梅30克,细辛3克,桂枝8克,蒲黄炭15克,干姜10克,红参10克(另炖),炮附子15克(先煎),夜交藤15克,黄连15克,黄柏10克,生芪30克,元胡10克,炒白术15克,枳壳6克,地骨皮15克,五灵脂10克,7剂,水煎服。方以乌梅酸涩效阴生津,附、姜、辛、桂温补心肝脾肾阳气,苦寒之黄连、黄柏清泄邪热,红参、生芪补虚安中,元胡、五灵脂止痛,夜交藤安神,蒲黄炭止血,炒白术、枳壳健脾行气、升清降浊。此方寒温并用,补泻兼施共奏顺接阴阳、寒热平调之效。二诊病人腹泻次数显著减少,余症状均减轻或消失,之后病人连续就诊7次,均以上方化裁,腹泻消失,病情逐渐稳定。(3)小柴胡汤—防癌抗癌显功效小柴胡汤是《伤寒论》的经典名方,和解第一方。方由柴胡、人参、黄岑、大枣、半夏、生姜、甘草七味药组成,具有疏畅气机、调和胃肠、和解表里之功效。进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证明,小柴胡汤对拮抗肝癌、肺癌、结肠癌等肿瘤,预防其恶性转化具有一定作用。国内外学者研究证明,小柴胡汤能防止肝硬化向肝癌转化,特别是对非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肝癌发生率有明显影响。日本学者伊藤均等采用容易血肺转移的移植小鼠Lewis肺癌,做了小柴胡汤的抗肿瘤作用和抗肺癌转移作用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方具有增强5一氟尿嘧啶和环磷酰胺等抗癌药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并能拮抗这些抗癌药对机体免疫能力的抑制作用。证实小柴胡汤对Lewis肺癌具有抗转移作用。(由于第六章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接下来的这几天还将为您讲述第六章:中国特色抗癌之路—中医药)文章回顾:★第四章|抗击癌症最前线——癌的预防(1-2节)★第四章|抗击癌症最前线——癌的预防(3-4节)★第四章|抗击癌症最前线—癌的预防(5-6节)★第五章|如何征服癌症(1-3节)★第五章|如何征服癌症(4-8节)尽请期待,下期更加精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hia.com/wzhq/62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