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509/4386026.html
昨天下午,朋友圈都被即墨撤市设区的消息刷屏了。
千呼万唤始出来!
在历史上辉煌了数千年之久的即墨府,又一次找到了属于他应有的位置。
融入主城区,即墨早就做好了准备。
在今年1月召开的即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即墨就将“融入青岛”作为六个规划定位之一,并提出今后五年,将是即墨全面融入青岛、全方位融入国家战略的重要机遇期。
“即墨未来的发展必须强化融合理念,实现区域、产城、城乡、产业等方面与青岛融合联动。即墨才能成为支撑青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极。”即墨领导表示。
撤市设区,民生问题是将面临的第一道“考题”。
那么,撤市设区究竟能给咱老百姓带来啥?
1.老百姓福利待遇提高了,特别是在医保、社保、教育、最低工资等方面,都将享受市区居民待遇。
2.公共服务配套等硬件设施更完善了。带来了学校、医院、公园、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更高标准建设,百姓将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就学、就医服务,享受到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同时,商场、超市、商圈等商业设施的提档升级,也将让广大百姓享受到比肩主城的购物环境。
3.城市规划建设上一个台阶。划区以后,发展上升至全市战略,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更高、路更宽、街更绿、公园更多。同时,发展用地将会有质的变化,将获得更多的产业用地,房价也会随之上涨。
4.就业机会更多了。划区将带来大批工商企业的竞相入驻,百姓将拥有更多就业机会,拥有更高收入水平,大家再也不用为在家门口找不到工作而犯愁。
即墨市的行政区划调整,让山东省撤市(县)设区的队伍再次扩容。这是山东自年以来,第10次“撤市(县)设区”。
从山东进行撤市设区区划调整的实践来看,建制撤改、保留原有体制的过渡期,是常见的模式。“同城同待遇”何时才能实现?是否也要等3到5年?
东营垦利的做法是,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标准,2至4年内逐步调整到市辖区水平。
章丘区委书记刘天东曾表示,在民生的保障方面,经过测算,章丘已经有绝大部分都赶上或者超过了济南市民的待遇,落后的部分马上就会补齐。
即墨未来会是什么定位?
即墨素有“青岛后院”之称,是青岛联系烟威的桥梁;汉初成为胶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隋朝建城于现址,已有多年建城史。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青岛从即墨分割出去,历史上先有即墨、后有青岛。
《即墨市城市总体规划》:即墨市城市性质为国际先进海洋科研中心、中国北方知名商贸城市、山东半岛先进制造业基地、青岛都市区北翼次中心城市。为加强即墨市与周边区域的轨道交通联系,规划了7号、15号、16号等轨道线路。
1、即墨区将成为青岛第二大城区
人口规模:即墨万人,仅次于黄岛;
经济总量:即墨年GDP亿,仅次于黄岛居第二位;
教育科研:16所大学落户校区或研究院落户: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北航青岛校区、哈工大青岛科技、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同济大学青岛研究院、吉林大学青岛研究院暨海洋学院、德国赫姆霍兹-山东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央美术学院、华中师范大学;
国字头研究机构:国家海洋实验室、国际深潜基地;
基础教育:山大附小、十九中、青岛二中国际校区;
产业项目:一汽大众华东基地、空客直升机项目。
2、年前,即墨和胶州终将被纳入青岛中心城区范围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年)》显示,“到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万人以内。
目前青岛城区人口是万左右,目前即墨城区人口60万左右,胶州城区人口50万左右,三者相加刚好超过万;
要实现年中心城区人口万的目标,需要将胶州和即墨纳入的主城区的范围内;
而即墨作为“红黄蓝”三足之一,自身经济及科教实力不逊于主城区,只待与市区交通改善后,融入青岛主城区便是顺利成章了。
撤市设区
对即墨意味着什么
撤市设区,受益最大的,当然就是即墨和即墨市民。
从郊区县市到主城区,从即墨市民到真正的青岛市民。
这不仅是对多年来,即墨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次认可和证明,也将在根本上,改变即墨长期以来对于青岛城区的附属地位。
在历史上辉煌了数千年之久的即墨府,又一次找到了属于他应有的位置。
从历史经验来看,撤市设区是提高城镇化率(特别是人的城镇化)的最直接手段。
此外,在破除行政壁垒撤市设区后,由于与主城区的联系更加紧密,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会更加完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交通等民生事项也将纳入城市管理,实现与主城区的逐步统一,社会保障体系会更加健全。
尤其是交通,变化将会很大。轻轨现在已经连接了市区和蓝谷,即墨和青岛市区的交通连接,将会有很大的改观。
所以,即墨的相关城区发展和建设,将迎来一次格局的调整和大发展时期。撤市设区之后,这种身份上的认可和心理上的接近,不仅将大大有利于即墨和现在的青岛主城区之间的交流,也会使即墨对外来人才的落户和就业,产生很强的吸引力。
当前,充满活力的蓝色硅谷,将会因为即墨的撤市设区,变得更加有吸引力。
即墨撤市设区
对青岛意味着什么?
回顾青岛的过往,每一次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随之都会带来城市发展的一次飞跃。在青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三湾三城”的概念首次提出。
作为支撑青岛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极,东部湾区被纳入了大青岛的城市格局,对青岛和即墨都意义非凡。
时隔半年,即墨撤市设区成为现实,大青岛格局奏响时代发展更强音。当下的青岛,站在从未有过的广阔舞台之上。
对于青岛而言,无论从城市格局的塑造还是产业竞争力的谋划,都将呈现更高境界。
在多年的城市发展史上,青岛一直都是一座“半岛型”的城市,即便是在市政府东迁之后,发展也一直受限于东部城区。
年,青岛的城市规划确定了“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跳出原来只在胶州湾东岸做文章的束缚,形成东岸老城区和西岸、北岸新城区的“品”字状三城联动的格局。
在这一格局之下,青岛的城市形态已从“岛城”悄然变成“湾城”,形成了以胶州湾为核心的全域均衡发展格局。
在这个规划之下,青岛从东西两个城区真正扩张为三个核心城区,围绕着胶州湾,形成了一个大大的“Ω”形城市格局。这个Ω的形状,其实正是一座湾区城市的形象化表达。从世界范围来看,横穿青岛市的北纬36度线,是一条“含金量”极高的线。过去年间,这条线周围生长出了全球最著名的四大湾区城市:美国的旧金山和纽约、日本东京、韩国釜山。
而且,无论是拥有维多利亚湾的香港、依托东京湾布局的东京都市圈、围绕旧金山湾形成的旧金山城市群等世界级湾区都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只有跳出“半岛型”城市格局的困囿,拉开城市空间发展大框架,实现“半岛型”城市到“海湾型”城市的转变,才能真正为城市发展开辟出更加广阔的新天地。
所以,对于青岛这座半岛型的城市而言。要想完成从“岛城”到“湾城”的蝶变,胶州和即墨,则是这个Ω形状的世界级湾区城市发展的必备结构。
当前,我们这个Ω形状的城市结构,下面的两只脚,也就是东部城区和西海岸比较粗壮,而Ω的顶部,也就是胶州湾湾底的北部城区,由于刚刚发展,基础建设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还比较弱,尤其是人口比较稀少,所以,要想形成一个饱满有张力的Ω城区顶部,撑起整个湾区城市的大框架,北岸城区必须和即墨城区打通,在融合中快速生长壮大。
另外,现在,Ω城市结构的西北角,还存在胶州这个小缺口。这个缺口不补,湾区城市就缺了一角,整个三城联动的格局,就不会特别的顺畅。所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胶州市这个缺口肯定会补上。
而且,我们在最重要的交通骨架的打造方面,尤其是轨道交通,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旦联网成功,整个胶州湾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将会迸发出巨大的活力。
面对新形势,空间布局如何继续“破题”,是城市升级发展的关键所在。在青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三湾三城”的概念首次提出,令人眼前一亮:以胶州湾群为依托打造中心城区、以灵山湾群为依托打造西部湾城、以鳌山湾群为依托打造东部湾城,构筑海湾型城市新格局。
这是对市十一次党代会城市空间战略的全面“升级”。
每一次城市发展思维的变革,都会带来城市空间结构的巨大变化,随之会带来城市发展的一次飞跃。即墨陆域平方公里、海域平方公里、海岸线公里,个村庄,.2万户籍人口、30多万暂住人口……如今,即墨撤市设区让“大青岛”海湾型都市的城市格局进一步成为可能。
从整个世界湾区城市发展史的眼光来看,现在,湾区城市的生长已经进入“青岛时刻”,一个有着光明未来的世界级的湾区城市格局,正沿着胶州湾缓缓铺开,呼之欲出。
来源:我的青岛、半岛都市报幸福大青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