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一讲26月经量少月经量少也是病

治疗白癜风的有效偏方 http://m.39.net/pf/a_4699279.html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谈一个女性常见的问题,月经量少。

1

月经是健康的一个信号

谈到月经量少,首先要明白什么情况叫做量少。女性的月经指的是一个月来一次,经过一次。每个月来是告诉我们身体处于正常状态,所以又把它叫做月信。每个月出血一次,而血在中医学中属于阴的范畴。水火者阴阳之大道,所以用水来代表阴,用火来代表阳,那么女性的月经不仅仅叫月信,也把它叫做月水。

月经是多长时间一次呢?一个周期是28天。中国最早讲到的月,指的是月球绕着地球转了一圈的时间,这一圈的时间大概是28.14天。

月经周期是28天,月经每次从来到结束,我们称为经期,一般是三到五天,所排泄出来的血量大概是80毫升左右,大约需要用到两包标准的卫生巾。如果明显的少于两包了,有的一包就干净了,这就说明是量少了。

对于大多数的女性,对自己的月经是比较重视的,但是也不排除个别的女性是不怎么重视的。你问她这个月经是哪天来?她想半天都不知道,完全没有记住。这是女性朋友最不应该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你的健康,它是你身体的一个信号。

每个月是哪一天来,几天结束的,它的量如何,它的色如何,它的质如何?这都必须进行认认真真的观察。因为它是要伴随你一生当中很多年的。从二七十四“天癸至,地道通,太冲脉盛”,一直到七七四九,“天癸竭”。女性,一定要把每次来月经的时间记住,同时每次来了几天,在来的过程当中,肚子疼不疼,有没有身体的不舒服,经血是什么颜色,有没有血块,这些问题都要搞清楚。

2

月经量变少的4个原因

月经量变少,那变少的原因是什么呢?临床上最常见到的原因是因为本身的量不够了,我们一直在讲血海要充盈,内经讲“女子二七天癸至”,紧接着讲“太冲脉盛”。太冲脉指的是冲脉,冲脉在十二经络中,叫做血海。在藏象学说当中,我们把肝叫做血海,所以它讲的太冲脉盛,就讲的是冲脉充盈,言外之意也就是告诉了我们血海要充盈,然后紧接着告诉我们月事以时下,所以正常的月经来临,首先靠的是血海充盈,才有血可下,现在变少了,就好像水库里面的水不够了,那它流下的水就一定不够的。这是最常见到的第1个原因,血虚了。

第2个原因,如果血海当中的血液是充盈的,这个血液要想排泄出来,它一定是有一条通道,除了太冲脉盛,那么任脉也要通。血液想走,靠的是气和血,气行则血行,那如果气滞了就会导致血瘀,同时也会引起月经量少,这是第2个原因。

第3个原因,如果在月经期间或者平时,有些女性经常碰凉水,或者吃冷饮会导致寒凝。易导致寒凝胞宫导致月经量少,腹痛。血的循行要求寒温适宜,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个别的女性朋友特能吃,身体特别胖,常常把减肥挂在嘴上,但是一碰见吃的,减肥二字忘得一干二净。特别肥胖的人,经常把减肥挂在嘴上的人,其实是最容易出现这种问题的。所以体型比较肥胖的人,又不忌嘴的人,我们叫做痰湿阻滞。肥人多痰、肥人多湿。水湿痰饮会阻滞我们身体的气机运行,阻滞了就会导致了气滞和血瘀,就会影响月经的量。

从女性月经量变少的原因上讲,基本上就是这4种原因。那么这4种原因都有哪些不同的症状表现?接下来给大家详细的分析一下。

3

4种原因对应的症状

如果是血虚了,无血可下,同时一定会导致血的相关功能的降低。常常伴有头晕目眩、经色淡。血为神的物质基础,血虚了,血不养神,因此又会出现失眠、多梦、疲乏、无力,甚至会出现记忆力的下降。

如果是气滞而出现了血瘀了,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月经量少,同时由于它血瘀了,不通则痛,气滞则胀,常常在月经期间有着小腹部的胀痛感。同时血色是暗的,有血块,这种人常常还有着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动不动就叹一声气。

如果是寒凝胞宫了,寒则凝,凝则不通,所以不仅仅月经量减少了,也会出现疼痛。但是这个地方的疼痛和气滞的疼痛不一样。寒凝导致的血瘀小腹是一种冷痛感,经常感觉到小腹部发凉,怕凉。而且一到月经期间,小腹部就隐隐作痛,而这种疼痛常常拿个热水袋暖一暖的,或者喝点那个红糖姜水,就可以缓解。中医学叫得温痛减,同时它的血色也是暗的,而且也有血块。

如果说是痰湿阻滞的,这种人常常是比较胖,或者是虚胖。而且状态还不好,精神不振,所以女性胖了一定不好,它不仅仅导致你月经的变化,甚至还会导致不孕症。

4

经前、经中、经后的治疗

这是不同的原因,对应的不同的症状表现。针对于女性月经的调理有一个总体的原则。分为了三个期,月经前,月经期,月经后。月经前马上就要来月经了,这时候机体本身的气血是充盈的,所以月经前的治疗常常是以疏肝为主。

如果到了月经后,月经完了,经血一排,相比较而言,血海就是亏虚的。我们就以补肾养血为主,也就是治疗肾精为主。

如果在月经期要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阴阳共调,这个是很关键的。这是女性在治疗疾病的过程当中必须加倍注意的。尤其是对调月经的人,月经哪一天开始的?是有周期相的。从第1天来到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正好一个月经周期相,不同的相用的药不一样,不同的7天用的药也不一样。

按照这个原则,对月经量少,或者是其它疾病的治疗,我们就讲究两个时间段用药,一个是月经前用药,一个是月经后用药。月经前一般是月经前一周,疏肝为主,养血为辅。

5

治疗月经量少的药方

月经前一周的中药处方我们可以用当归6-10g、白芍10-30g、柴胡6-9g、香附10g、乌药6-10g,这几味药组成一个基本方,在月经前使用,以疏肝为主,养血为辅。

月经后的一周用药主要是以养肾为主,我们可以用四物汤,熟地6-15g(养血补肾),当归6-12g(养血)、白芍10-30g(养血),再加一个川芎3-6g,这是经后的为基础方。

这是两个基础方,然后在这个基础方的基础上,去找其它的症状,对症下药。

血虚的症状就加养血的药物,可以加上鸡血藤15-30g,制首乌10-15g。如果是失眠的话,我们可以把首乌换成首乌藤,它可以专门调理失眠。

如果是气滞血瘀了,那就要活血,我们可以加益母草6-15g、炒蒲黄6-10g、五灵脂6-15g。炒蒲黄和五灵脂在煎的时候一定要它包起来。

如果是寒凝胞宫,那就要活血和暖宫,暖宫最常用的药是艾叶3-6g,还可以再用附子3-9g。

如果是痰湿阻滞,那就要化痰和补阳气,只有阳气通利了,水液的代谢才正常,才能不生痰,所以我们可以用苍术10-20g(燥湿健脾),然后用陈皮6-12g(健脾化痰),再用一个附子3-9g(温补阳气),附子要先煎一个小时,然后再和其它的药一起煎。

所有的药大家要注意,经前的用药和经后的用药不能一样,因为它本身是有着周期性的,经前以疏肝养血为主,经后以补肾养血为主,这是它基本的治疗原则,切忌随便用药。

好了,这节课就讲到这,谢谢大家!

往期精选推荐

一症一讲20

乳腺增生—如何组方才能疗效最好?

一症一讲21

痛经—难道真是女人必经之痛吗?

一症一讲25

经行乳房胀痛-不用止痛药也能调

以上文稿有删减,完整版可听录音

语音主讲:竹老师

文字整理:小朱

俊诚医理说道

懂医理,方能不入养生与治疗的误区

帮助更多人,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hia.com/wzhq/75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