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保险代理人对我抱怨他们遇到这样的客户。
“我有一个好友,说我老是和他谈一些老病死残等风险的事,还批评我说考虑这么多累不累。”
“我有一个客户,家人曾患大病,非常认同保险,我让他买保险。他老说,等一等。”
“我有一个老同学,他说保险他需要保险时,一定找我买。现在我一劝他买保险,他说我烦不烦。”
很多人就是这样拒绝购买保险的。
劝其考虑一下未来,他就说你“累不累”。
劝其抓紧买吧,他告诉你“等一等”。
劝其次数多了吧,他就说你“烦不烦”。
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从网络上可以搜出很多解决方案,保险公司的行话叫拒绝处理话术。我不谈具体的解决方案,只想找出这些问题背后的真相。大道至简,回归原点,从小学语文课本中寻找答案。我在上小学时学习了一篇课文《寒号鸟》。
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做自己的窝。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杨树,杨树上住着喜鹊。寒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有一天,天气晴朗。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枝,就忙着垒巢,准备过冬。寒号鸟却整天飞出去玩,累了回来睡觉。喜鹊说:“寒号鸟,别睡觉了,天气这么好,赶快垒窝吧。”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你不要吵,太阳这么好,正好睡觉。”
冬天说到就到了,寒风呼呼地刮着。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悲哀地叫着:“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第二天清早,风停了,太阳暖烘烘的。喜鹊又对寒号鸟说:“趁着天气好。赶快垒窝吧。”寒号鸟不听劝告,伸伸懒腰,又睡觉了。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河里的水结了冰,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就在这严寒的夜里,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发出最后的哀号:“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天亮了,阳光普照大地。喜鹊在枝头呼唤邻居寒号鸟。可怜的寒号鸟在半夜里冻死了。
寒号鸟之死,就是死于“累不累”、“烦不烦”、“等一等”上面:
寒号鸟享受现在,不考虑将来---喜鹊告诉它冬天要来了,需要垒窝。它认为:“太阳这么好,正好睡觉。”结果是轻松了现在,却累了将来。
寒号鸟身处困境,期待明天---冬天来了,身处寒风中,真需要垒窝。它却这样想:“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结果第二天太阳一出来天气暖了,好了伤疤忘了痛,再等一等。
寒号鸟不听劝告,及时享乐---喜鹊一次一次地劝告:“冬天来了,快垒窝。”喜鹊不厌其烦地劝,寒号鸟却听得很烦。
寒号鸟对待垒窝这件事情是不听劝告,不提前准备。保险也是一个“窝”,是在人生经济上遭遇“严冬”时避风防寒的“窝”,是那经济“寒冬”时的“雪中炭”。
有人对待购买保险也像寒号鸟一样——累不累、烦不烦、等一等。
对于说“考虑生老病死这么多,累不累”的人,我劝一劝:不是不考虑就不累,而是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规律,这规律就如同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是一样的。提前准备好,不是累,而是为了不会在“严冬”来时被拖累。否则就像寒号鸟一样,享受了片刻的暖阳,却要忍受着漫漫严冬寒风。
对于说“保险我也知道好,等一等再买”的人,我劝一劝:今天的事情推到明天,明天事情推到后天,一而再,再而三,事情永远没完。只有那些懂得如何利用今天的人,才会在今天创造明天的希望。寒号鸟一等再等,一拖再拖,最后在严冬中丧命。
有一种鸟,叫寒号鸟:无计划,无安排,无行动,只能在冬天寒风中哆罗罗地号叫。
有一种人,叫寒号人:无计划,无安排,无行动,也只能在人生的严冬时哆罗罗地号叫。
对于这类人有个专门的成语来描绘,就是得过且过。这个成语来源于《寒号鸟》的古文版。
明朝人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一书中写了一篇《寒号鸟》:五台山有鸟,名曰寒号虫,四足,肉翅,不能飞。其粪即“五灵脂”。当盛暑时,毛羽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若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五台山上有一种鸟,叫寒号鸟,它生有肉翅但不能飞翔。每当夏季来临时,寒号鸟就浑身长满色彩斑斓的羽毛,它便得意地唱:“凤凰不如我!凤凰不如我!”。它每天都唱着,却不知道搭窝。等到深冬来临的时候,它虽然很冷,但还是不搭窝,漂亮的羽毛也全部脱落了。当寒风袭来的时候,这光秃秃的肉鸟无可柰何地哀鸣:“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
得过且过的人的特征是,目光短浅,对于眼前拥有的沾沾自喜。对将来的一切没有计划,他们只看现在,能偷懒就偷懒,能过去就不努力。
得过且过不是一种品德的错误,也许是一种生活态度。对得过且过的人最大的惩罚,就是让他们承受这件事的后果。
我们在上小学学到这篇课文时,曾嘲笑过这只得过且过的鸟,也嘲笑过这样得过且过的人。但是,长大后,让我们早做计划,提前准备,迅速行动时,我们反而变成了那只得过且过的“寒号鸟”。
人生最具讽刺的是:我们长大后最终成为了我们年少时厌恶的那种人。我们长大后最终成为了我们年少时嘲笑的那种人。
年少时,我们厌恶别人抽烟,结果,长大后抽烟了。
年少时,我们厌恶别人懒惰,结果,长大后懒惰了。
年少时,我们厌恶别人见死不救,结果,长大后遇到别人有难,袖手旁观。
年少时,我们嘲笑不知鸿鹄之志的燕雀,结果,长大后却成为了无志向的“燕雀”。
年少时,我们嘲笑坐井观天的青蛙,结果,长大后却成为了见识狭窄的“井中蛙”。
年少时,我们嘲笑目光短浅的老鼠,结果,长大后却成为了鼠目寸光的“老鼠”。
年少时,我们嘲笑守株待兔的捕兔人,结果,长大后却成为了不劳而获的“捕兔人”。
年少时,我们嘲笑得过且过的寒号鸟,结果,长大后我们却成为了过一天是一天的“寒号鸟”。
对于本篇文章开头所写的那些客户拒绝保险的态度,有时候看似是一种拒绝保险的态度,实际多数情况下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得过且过!
本文摘选自倪朗著《保险让生活更美好》(现代教育出版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