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951583.html
腹痛,腹泻,大便中有黏液,是慢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腹痛呈阵发性、痉挛性疼痛,疼痛的部位在左下腹,痛时即要解大便,大便后疼痛减轻,是其主要特征。当大便有脓血、血液时,则结肠部位不仅有炎症,而且出现了溃疡,称之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此症状相类似的疾病,有慢性痢疾,肠易激综合征等。慢性痢疾一般可从大便中找到痢疾杆菌;肠道易激综合征属于功能性疾病,与情绪有很大关系,便秘与腹泻经常交替出现,大便中一般只有黏液,没有脓血或血液,同时,也查不到白细胞、脓球和致病细菌;而慢性结肠炎用抗生素治疗可以取得短暂的疗效,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则通过内窥镜基本可以确诊。
本病属于中医的“下利”、“腹痛”、“泄泻”、“休息痢”等范畴,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以上3种疾病可以“异病同治”。可分为寒证、热证、寒热错杂三种情况辨治。
属于实热证的,患者大便黏稠腥臭,有黏液或脓血,腹痛拒按,肛门灼热,口渴,舌苔黄腻,脉滑数,宜用白头翁汤加减。
属于虚寒证的,患者大便清稀或黏稠,气味不臭,腹痛喜按喜温,口不渴,舌胖淡苔薄白,脉缓弱,宜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迁延日久,多方治疗效果不显,属于寒热错杂,虚实夹杂,或无明显寒热之证可辨的,可用通治方仙桔汤。
附方
1.白头翁汤加减(彭坚经验方)
白头翁10g黄连5g黄柏10g秦皮10g地榆15g大黄炭3g木香5g槟榔5g白芍15g当归10g甘草10g
用方心得:
《伤寒论》中白头翁汤以白头翁入血分,清热解毒凉血,为治疗热毒赤痢的主药;黄连、黄柏、秦皮走气分,清中下焦湿热,秦皮又善于收涩止痢。加地榆则既可助白头翁凉血,又可助秦皮收涩,其本身又善于止血、止泻。加少量大黄炭,既可导肠胃积滞,又可活血止血。加少量木香、槟榔调气除胀,加白芍、甘草,酸甘敛阴,缓急止痛。加当归和血补血,治疗下痢腹痛,其性苦温质润,又可作为反佐,以防止全方过于寒凉、斫(zhuo)伤阴血。
从我的临床经验来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在急性发作期,往往来势凶猛,呈现实证、热证,须苦寒直折,本方尚可加虎杖、槐花、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清热解毒之药,待证候稍缓,可用收敛止涩之法,如加乌梅、石榴皮、椿皮等,失血多则加阿胶,否则,恐有留邪之患。
2.补中益气汤加减(彭坚经验方)
黄芪15g党参10g炙甘草10g陈皮5g白术15g升麻10g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0g防风10g补骨脂10g肉豆蔻10g五味子10g炮姜5g艾叶炭5g侧柏叶10g
本方即补中益气汤、痛泻要方、四神丸、侧柏叶汤4方的合方,以补中益气汤健脾益气,四神丸去吴茱萸补肾固肠,痛泻要方疏肝和脾,侧柏叶汤温中止血。
从我的临床经验来看,慢性结肠炎有的极其顽固,可以迁延数年或数十年,发展到后来往往出现脾气下陷、肾气不固、肝气不调等复杂局面,须升阳气,固肾气,疏肝气合而治之,故选择以上4方合方加减。如果气虚较甚,党参改红参10g;下利滑脱,加赤石脂15g、石榴皮15g;腹痛甚,大便有瘀血成块,加蒲黄10g、五灵脂10g;没有便血,去炮姜、艾叶炭、侧柏叶。此外,有条件可配合药物灌肠,如三七、白矾、青黛、血竭、儿茶研匀,或单用锡类散保留灌肠,每天1次。
3.仙桔汤(朱良春创制方)
仙鹤草30g桔梗8g木槿花9g炒白术9g炒白芍9g木香5g炒槟榔1.2g乌梅炭4.5g白头翁10g甘草4.5g
用方心得:
朱良春先生说:“慢性泄泻,迭治不愈,缠绵难解者,辨证往往有脾虚气弱的一面,又有湿热滞留的存在,呈现虚实夹杂的征象,所以在治疗上,既要补脾敛阴,又须清化湿热,才能取得效果,余之仙桔汤即据此而设,主治脾虚湿热型慢性泄泻。适用于久泄便溏,夹有黏冻,纳呆鸣,腹胀乏力,苔腻舌尖红,脉象细濡等症,包括过敏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痢疾急性发作者。其中,仙鹤草除善止血外,并有治痢、强壮之功。《滇南本草》载“治赤白痢。个人体会本品不仅可治痢,还能促进肠吸收功能的恢复,而对脾虚湿热型慢性泄泻最为有益,可谓一药数效。桔梗,《别录》载“利五脏肠胃,补血气……温中消谷”;《大明》载“养血排脓";《本草备要》载治”下痢腹痛”。久泻用其排脓治痢,凡大便溏泻夹有黏冻者,用桔梗甚效。白术、木香健脾调气;白芍、乌梅、甘草酸甘敛阴,善治泄泻而兼腹痛者,腹痛甚者可加重白芍、甘草之用量,白芍用至15-30g。白槿花甘平,清热利湿,凉血,对下焦湿热能迅速改善症状。槟榔本是散结破滞,下滞杀虫之药,小量则善于行气消胀,对腹泻而腹胀较甚者,芩、连宜少用、短时用,因苦寒之味,过则伤脾,损阳耗阴,久泻脾虚尤需注意。白头翁配白槿花,可增强清泄湿热之效而无弊端。脾虚湿热之久泻,处理不当,往往顾此失彼。甘味健脾之品,过则助湿生热;苦寒燥湿之属重则伤阳损阴。仙桔汤补泻并施,有健脾敛阴,清泄湿热之功,对虚实夹杂之证,既不壅塞恋邪,亦无攻伐伤正之弊。本方桔梗伍槟榔,升清降浊;槟榔伍乌梅炭,通塞互用;木香伍白芍,气营兼调。方中无参、芪之峻补,无芩、连之苦降,无硝、黄之峻猛,盖肠道屈曲盘旋,久痢正虚邪伏,湿热逗留,一时不易廓清,进补则碍邪,攻下则伤正,故宜消补兼行,寓通于补,始于病机吻合。”
从我的临床经验来看,本方最大的创意,是选择大剂量仙鹤草为主药,避开苦寒、避开温燥,不用攻下、不用补药,专以调节气机,调养气血,对于慢性结肠炎属于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迁延不愈者,本方开辟了一种新的治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