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24小时:多云转晴,4-5级西北风,2~18℃;
48小时:多云,4-5级东北风,-3~16℃;
72小时:晴,3-4级西北风,-4~16℃。
古诗云:“春雨涟,霡霂余,玉楼人喜午晴初。清清白白银条菜,玉版冰壶总不如”。银条菜是一种春日里不可多得的野菜品种。在介休,很早就有食用银条菜的传统,本地人又称其“神仙菜”、“皇帝菜”。银条菜与洪山陶瓷、贯馅糖、五灵脂、绵党参、主焦煤、黄酒、柴木结并称为“介休八珍”。
银条菜生长范围比较广泛,尤其以水量充沛,土壤肥沃的湿地、河岸边比较多。但是由于野生银条菜的块茎埋在土里,很难被人们发现,所以这道春季美味显得尤为珍贵。而位于汾河岸边的我市宋古乡下站村由于气候比较适宜、水源丰富,非常适合种植银条菜。
春光明媚,暖风微煦,在下站村的田间地头记者看到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村民们正忙着抢收成熟的银条菜。银条菜好吃,但种植不易采挖也难。银条根茎深达45厘米以上,要深挖手刨。村民们用犁耙将土壤翻起,藏在深处的银条已露出地面,再细细地清除银条周围的沙土,一根根收整干净,捡拾入筐,每人每天能采挖斤左右。银条菜天生脆嫩,挖掘的时候不能用蛮力,很容易折断,失去水分,影响口感和卖相。
王秋香是宋古乡下站村村民,由于每年有很多商家来村里收购银条菜,她便和丈夫尝试着在自家耕地中种植银条菜。
记者:王阿姨我看咱们这个银条菜的品相特别好。今年是咱们家第几年种植银条菜了。
宋古乡下站村村民王秋香:种了四五年了。
记者:为什么要选择种植这个银条菜?
王秋香:因为它的效益高
记者:之前种过哪些作物呢?
王秋香:种过玉米
记者:玉米基本上每亩的收入是有多少?
王秋香:千数八百块钱。
记者:银条菜的收入高很多吧?
王秋香:年收入一万多。
近年来,我市按照科学规划、集中发展、高效利用、产业集聚、农民自愿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蔬菜、水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宋古乡下站村“两委”也积极响应,多渠道多举措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供软硬件支持。今年以来,共新建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管道两千余米,铺设两条机耕路,并配备一趟线路、一台深井泵。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也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的种植积极性,目前,下站村共有银条菜种植户二十余户,种植面积达到三十余亩。每年清明后,介休和周边的商家们便慕名来到下站村收购银条菜,每公斤10—12元的地头收购价,仍是供不应求。目前,下站村的银条菜已成为宋古乡乃至我市一张响当当的特色农业名片。
记者:种植银条菜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呢?
王秋香:下一步计划多种点,因为效益大、收入多。
记者:在销售这方面有没有什么新的计划举措?
王秋香:今年我们种下就没有自己出去卖,都是走网购,直接从我们家批发走了。
记者:现在网上销售也很方便,假如说加大产量之后,有没有想找一些新型的方式去进行销售呢?
王秋香:有,准备呢,计划下一步尝试真空包装,把我们亲手种植的银条菜做的精致一点儿,包装好,让网购的客户方便点儿。
宋古乡下站村村委主任刘培玉下一步,我们计划出去转转、看看,走出去学习一下,看看人家外面怎么做,因为别的地方也有种植银条菜的,我们想学习一下人家的经验,回来后正确给村民们引导一下;再一个也想通过外出参观,引进一套加工设备,把粗放式的经营逐步改成精细加工,引导村民们增加种植面积、提高经济收入,把这一精品农产品推广出去,真正实现农业增收,农民致富。
记者海燕清宇实习记者乾安
往期回顾
?速来围观!“学习强国”年度介休市“学习达人”20强榜单出炉!
?我市考察组赴孝义市梧桐煤化工业园进行考察学习
?最新!山西新增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1例,现有无症状感染者4例
总监制/宋继生监制/张鹏审核/李全爱法律顾问/张慧伟
众志成城共抗疫情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