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朗朗上口的句子,让很多人就算记不得其它课文,这篇寒号鸟还是深留在了印象中。
寒号鸟是一种什么动物?古人认为它是一种鸟。小时候读过课文后的我,也认为它是一种鸟,有着羽毛,只是因为不搭窝,冻死了。
寒号鸟入书,最早见于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卷十五。该篇记载:“五台山有鸟、名寒号虫,四足,有肉翅,不能飞。其粪即五灵脂。当盛暑时,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
这文虽说有让人疑惑像鸟之处:比凤凰美丽的羽毛,冬天没了羽毛像只雏鸟。但其另外的几个信息点:寒号鸟不能高飞,还有四足,有肉翅(即前后肢间的皮膜),却让人联想其它动物。《嘉佑本草》也说,"寒号虫四足,有肉翅不能远飞。"所以多方综合判断下来,它是鼯鼠的一类,叫复齿鼯鼠,可近距离滑翔不能飞。
现在的小学课本里展示的寒号鸟图片,也是一种鼠类,难怪有认为是鸟的人觉得以往的自己读了个假小学。
复齿鼯鼠脸有些像狐,尖嘴像鼠,尾巴像松鼠,典型的几不像,活动时喜欢尖叫,被人误以为是受冻而号叫,所以成了寒号鸟。(为什么不是寒号鼠呢?)
《南村辍耕录》还有一个信息点,寒号鸟的粪便是五灵脂。
五灵脂为活血化瘀中药,“灵脂”与“凝脂”二字谐音。所以李时珍解释其名说:“五灵脂者,谓状如凝脂而受五行之气也”。
李时珍还说:“其(寒号鸟)屎恒集一处,其气臊恶,粒大如豆,采之有如糊者,有粘块如糖者。”同现代所用的五灵脂特征完全相符。
五灵脂分为灵脂米、灵脂块(血灵脂、糖灵脂)两种。灵脂米就是一颗一颗黄豆大小的褐色粪粒。灵脂块则是粪便与尿液的混合物夹以少量砂石干燥凝结而成,李时珍说的加糊、粘块如糖者,就是灵脂块中的“糖灵脂”。
五灵脂可用于心腹淤血作痛,痛经,血瘀经闭,产后淤血腹痛;炒炭治崩漏下血;外用治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等。
附方
1、治经血不止:五灵脂末,炒令过熟,出尽烟气。每服大两饯,用当归两片,酒一中盏,与药末同煎至六分,去滓热服,连三五服。(《证类本草》引《经效方》)
2、治急心痛,胃脘疼痛:五灵脂、玄胡索、蓬术、当归、良姜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淡醋汤调10克,食前服。(《杏苑生春》愈痛散)
这么有用的五灵脂,是寒号鸟独家制造吗?当然不可能。大自然如此多彩,五灵脂除了是寒号鸟的粪便,也是其它近缘动物的粪便。
比如在湖北神农架地区,有一种叫“催生子”的兽类,以植物和昆虫为食,面似狐,眼如猫,嘴如鼠,耳像兔,爪像鸭,身长和尾长各半米左右,重达10千克。尾巴飞行时可作方向舵,到刮风下雨时又可将尾巴当伞,盖在身上挡风遮雨。前后四肢间有蹼,能在高山、大树间滑翔飞行,一般可滑翔飞行米左右,飞行时尾巴略上翘,格外漂亮。70年代被发现后,被命名为“神龙飞鼠”。
它拉出来的粪便呈银灰色,也是五灵脂的一种。
寒号鸟和神龙飞鼠的栖息地,都在海拔米左右的针阔混交林,在高大乔木树上或陡峭岩壁裂隙或树洞等营造巢穴。
而中药材界有一种名贵中药,金钗石斛,喜生长峭壁,喜附生在一些高大植物根部,还喜阴暗湿润的环境,要求空气湿度较大且有阔叶疏林遮荫,每天的光照时间大约2到3小时,环境温度要求稳定,基本维持在17摄氏度左右。
和寒号鸟类的生存地是一样的。所以它们可以生活在同一片森林,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为什么这样说呢?寒号鸟类动物拉出来的粪便五灵脂,落在金钗石斛的脚下,成了它们生长的肥料。滋养了金钗石斛,金钗石斛长大后又成为这类动物的美食,组成了一道食物链。
被五灵脂滋养出来的野生金钗石斛,药用价值自然不同凡响,又名救命仙草,还魂草、扁黄草等。是中华九大仙草之一石斛的一种,石斛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铁皮石斛,或其多种同属植物的茎。其中,金钗石斛和铁皮石斛质地最为优良,为药中上品。主产贵州、四川、广西、云南、河南伏牛山。贵州省赤水市的金钗石斛药效最好。不过这种纯粹野生的,数量可想而知。
金钗石斛性寒,味甘,淡,微咸。以茎入药。因形如古代头上的发钗而得名。是降火良药,具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等功效,用于治疗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舌光少苔、食少干呕、目暗不明等症。
附方
1、治肾阴亏损,腰膝软弱:配伍熟地、枸杞子、牛膝等药。
2、治咽喉疼痛:配伍玉蝴蝶煎水代茶饮。如遇嗓干咽痛,加入玄麦甘桔冲剂,嘶哑则加枸杞子。
3、治视力减退:中成药石斛夜光丸。以石斛配伍菊花,菟丝子、枸杞子、熟地等药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