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鼠养殖使李河村7户贫困群众实现增收
脱贫攻坚以来,驻板桥镇李河村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依托当地有利的自然资源优势,鼓励当地贫困群众发展飞鼠养殖产业。目前,全村已发展飞鼠养殖余只,带领7户贫困群众实现当年投资,当年增收。
今年38岁的冀岁年是板桥镇李河村的卡内贫困户,家中四口人,子女尚小,妻子要照顾上学的孩子,全家的生活只能依靠冀岁年一人的务工收入。
贫困户冀岁年:家里也比较贫困,(家里还有)妻子还有两个小孩,没办法,只能出门打打工,种点地,短工打几天就要回来经管地。
区粮食局驻板桥镇李河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上了解到冀岁年的这一情况后,因户施策鼓励他发展飞鼠养殖产业,并积极向他提供产业信贷支持。
贫困户冀岁年:包扶干部来村上宣传这贴息贷款,咱本来也就是缺技术、缺资金,经过工作队介绍,我贷了三万元的款,买了些飞鼠来养殖。
经过一年的精心管护,冀岁年的飞鼠达到80多只,它不仅享受到政府元的产业补助,而且光卖五灵脂就获利两万多元。
在李河村,像冀岁年一样,通过飞鼠养殖实现增收的贫困户共有7户。
李河村党支部书记朱书哲:李河村目前发展飞鼠养殖总共有7户只,年收入(产值)达到15万元左右,为了发展飞鼠养殖,准备后期达到一千只以上,使这一项产业达到脱贫摘帽的目的。(商州区广播电视台张琨)
庙湾村食用菌基地带动户贫困群众实现增收
今年以来,腰市镇庙湾村采取“菌包工厂化生产+农户认领分红”的模式,全力助推全村户贫困群众增产增收。家住腰市镇庙湾村的屈书生,妻子患有肝硬化治疗费用巨大,母亲高龄需要长期照顾,生活十分困难。
同期声:我妈86了一身的毛病,妻子做手术花了6.7万。庙湾村驻村工作队了解到屈书生的实际情况后,鼓励他在村中食用菌企业认领了袋食用菌。农闲时,屈书生还抽空到食用菌基地务工,增加一份工资性收入。(同期声):这(食用菌分红)香菇4年分来块钱,在家一是把我妈管了,二是在这里打零工,一天能赚块钱。据了解,今年以来,腰市镇庙湾村强力推进“三变改革”,按照“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工作思路,积极联系商洛秦绿源公司,在村中建成约万袋规模的食用菌基地,采取“菌包工厂化生产+农户认领分红”的模式,与户贫困群众签订户均袋食用菌的认领协议,确保贫困群众4年内实现分红收入00元钱。同时,基地还长期吸纳周边多名贫困群众在企业务工,获得稳定工资收入。(商州区广播电视台刘桃李)
责任编辑:阮婧编审:刘勇鸿
商州区广播电视台
指尖上的“美丽商州”商州区广播电视台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北京中医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