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朱紫国国王因病出黄榜找医生为其救治,孙悟空揭榜入宫看病,装模作样地悬丝诊脉、夜制丸药乌金丹治好了国王的病。其中乌金丹的主要成分就是由沙僧刮来的锅底灰,即中药百草霜。
“锅底灰”出自农村的土灶大锅下,由于长期采用天然草木为柴而留下的一层粉末状灰迹。因为各种草木皆可为柴,而许多草木同时也是中药材,所以这种不起眼的“锅底灰”集百草精华于一身,故名“百草霜”。
百草霜,又名灶突墨(《千金方》),灶突中尘(《外台秘要方》),灶额上墨(《本草图经》),灶烟煤、灶煤(《中国医学大辞典》)。为杂草经燃烧后附于灶突或烟囱内的烟灰,久经烧熏,在炉灶、锅底上结成的烟墨,因其质轻细,故谓之“霜”。
百草霜是黑色粉末,或结成小颗粒状,手捻之即为细粉。质轻,入水则飘浮分散,无油腻感,无臭。以乌黑色、质轻、无杂质者为上品。用时取下铁锅,用刀刮下黑灰,随用随取。
从前,农村有收集锅底灰的习惯,一旦遇到出血不止的患者就用百草霜研细末吹之,有很好的止血效果。由于本品外观乌黑似墨而令人生畏,而城市又很难真正得到经杂草燃烧的百草霜,药店常鲜有本品,所以受到冷落。故很少有人用及,其药效功能难得施展,其不仅是血中圣药,而又是外用良药。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采用百草霜来治病的人越来越少,但因其止血效果明确,且随手可得,现代农村常用来治疗牲畜的出血性疾病。
百草霜是临床常用中药之一,为百草之精华,百草之精灵之气,其性味辛温,无毒,归脾、肺、胃经,其主要作用有止血、止泻、消肿、消积的功效。
《本草纲目》日其能“止上下诸血,妇人崩中带下、胎欠产后诸病,伤寒阳毒发狂,黄疸,疟痢,噎膈,咽喉口舌一切诸疮”。
此外,百草霜还对血虚内热,血不归源导致的崩漏、肠出血及子宫出血等各种出血症有效。
1百草霜止血圣药
吐血:百草霜4克,槐花8克(研末)。分2次,白茅根30克水煎送服。
咯血:百草霜5克,蜂蜜25克。调服,日服1次。
鼻出血或齿缝出血:以百草霜末吹之,立止。
功能性子宫出血(属血虚内热者):百草霜15克,陈槐花30克,共研细末。每服6克,烧红铁器,淬酒送服。
产后出血不止:百草霜10克,热黄酒冲服。
肛瘘,脓血不止:百草霜、川黄连、地榆炭、乌梅肉各30克。将前3味研末,乌梅肉蒸烂捣烂,再入药末捣为丸,干燥。每次10克,每日2次,空腹服。
刀伤出血(小伤口):百草霜适量研细末,撒于伤口,压迫包扎多能即刻止血。
2百草霜外用良药——治疗诸疮
口腔溃疡:百草霜、五倍子各10克,细辛1克,冰片3克。先将细辛、五倍子研末,再加入百草霜、冰片,共研为极细末,装瓶备用。同时,先用淡盐水漱口,然后将药末撒于疮口。每日3次,一般连用3天可愈。
头疮:百草霜与猪油调匀,外搽患处。
小儿湿疹、黄水流溢、瘙痒不止:百草霜、陈石灰各15克,密陀僧9克,松花粉10克,酒曲45克,桐油适量。将前5味研细末,桐油调涂。
小儿马牙:百草霜适量,先将齿龈上白点用针挑破,轻轻刮去,然后用百草霜涂患处。
臁疮:百草霜50g,地龙30g,熟石膏30g,共研细末,用蜂蜜调敷患处,1d1换,一周一疗程。
疥疮:百草霜10g,研面外涂患处,1天1次,1天1换。
带状疱疹:百草霜10g,地龙5g,共为细末,用茶油调匀,1天外涂患处2次。
3百草霜内服——止泻、治虚脱
治小儿食积疳膨:百草霜三钱,巴豆霜一分。研匀,以飞罗面打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一丸,白汤化下。
泻痢:百草霜6克,米汤送服,1日2次。
治血痢,不问远近:黄连一两(去须,微炒),灶突墨二两,木香半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治一切痢下初起:百草霜三钱,金墨一钱,半夏七分,巴豆(煮)十四粒(研匀),黄蜡三钱。同香油化开,和成剂,量大小,每服三、五丸,或四、五十丸,姜汤下。(《灊江切要》铁刷丸)
崩漏日久虚脱:百草霜9克,炮姜炭(将干姜切段,油沙炒起泡,则成炮姜;去沙子后,再将炮姜清炒,使80%炭化,则成炮姜炭)10克。共研末,分2次,鸡汤送服。
治妇人白带:百草霜一两,香金墨半两。研末,每服三钱,猪肝一叶,批开入药在内,纸裹煨熟,细嚼,温酒送之。(《永类钤方》)
4方剂制剂
小黑丸
组成:白蔹,白及,南星,芍药,当归,细辛,赤小豆,百草霜。主治:折伤。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酒送下。
黑丸子
处方:白蔹(焙)、白及(焙)、南星(焙)、芍药(焙)、土当归(焙)、骨碎补(焙)、川乌(焙)、牛膝(焙)、百草霜、赤小豆。功能主治:和血定痛。治打扑伤损,骨断筋碎,百节疼痛,瘀血不散,浮肿结毒;风疾四肢疼痛,筋痿乏力,浑身倦怠,手足缓弱,行步不前。
杏霜丸
组成:杏仁(去皮尖),百草霜,巴豆(三棱者,去皮,取油尽为度)。主治:泻痢。用法用量:每服2丸,赤痢,甘草汤送下;白痢,煎艾汤送下;水泻,新汲井花水送下。
治臁疮膏
拼音:zhìliánchuānggāo《普济方》卷二七六:方名:治臁疮膏组成:百草霜不拘多少,黄蜡1小块。主治:臁疮。用法用量:先以醋水洗净,贴上,以片帛裹之。制备方法:将黄蜡熔开,与百草霜和匀,制成饼。...
八宝黑虎散
处方:冰片,水银,宫粉,明雄,麝香,铅,轻粉,百草霜。功能主治一切无名肿毒、疔疮。用法用量用时以少许置膏药上,贴患处。
六神丸
组成:人工牛黄、麝香、蟾酥、珍珠粉、冰片、百草霜。具有清凉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用于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痈,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
香煎丸
组成:乳香,沉香,肉豆蔻(煨),百草霜,木香,丁香,巴豆(出油如霜)。主治:小儿虫动,腹痛啼叫,口吐涎沫。用法用量:每服3-5丸,淡生姜汤送下。常服以通为度。
止血黑绒絮
组成:元参、茜草、寄奴、大黄、黄芩、黄柏、乌梅、五倍等分。功效:止血。主治:金疮。初伤时,血流不止。用法用量:煎3次,去滓,留净汁。
小沉香煎丸
组成:乳香,沉香,肉豆蔻(煨),杏仁(炒),百草霜,木香,丁香,巴豆(出油如霜)。主治:蛔虫胀。冷积、癥积、疳积、食积、乳积、盘肠虫痛。用法用量:每服3-5丸,淡生姜汤送下。
五积丸
钱肉豆蔻(面煨),大曲饼(生),三棱(煨),莪茂(煨),白茯苓(去皮),腻粉(炒),人参(去芦头),白术3,代赭石(火烧醋淬),白姜(炮),麦芽(生),百草霜(炒),巴豆(去壳,纸捶去油)。主治:一切食积,乳积,积痢。用法用量:空心白汤吞下,五更服。如取积未动,早晨再1服,乳饭放迟,温食,免药食相忤,吐逆恶心。如止痢,食白粥即止。
立应丸
处方:干姜(炮,另末)、百草霜、巴豆(连皮,炒用)、杏仁(同巴豆和皮炒黑色,杵为泥后,入霜研用)。功能主治:治脏腑泄痢,脓血不止,腹中疼痛。用法用量:每服3~5丸,甘草汤下;白痢用干姜汤下,空腹时服。若水泻,温水下。
催生如意散
处方:官桂、甘草、川芎、白芷、陈皮、赤芍、当归、木香、厚朴、南星、车前、葵子、百草霜、枳壳、麻黄、益母草。功能主治:催生保产。
脾积丸
处方:蓬莪术、京三棱、良姜、青皮(去白)、南木香、不蛀皂角(烧存性)、百草霜。功能主治:治饮食停滞,腹胀痛闷,呕恶吞酸,大便秘结者。用法用量:每服5丸,加至10丸,用橘皮汤送下。
调经健胃丸
也称之为毛氏黑虎丸(《妇科良方首》):本品、百草霜、红花、五灵脂。主治活血调经,消积化滞,用于月经不调,瘀血积聚(积液),行经腹痛(痛经),赤白带下(炎症),经血闭止(闭经),症瘕痞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房肿块,输卵管不通、不孕症),鼓胀膨闭(腹胀便秘),气滞食积(消化不良),红白痢疾(结肠炎),胃气痛疼(胃病)。日服每次7.5克;一日1次。每丸重30克。
黑圣散
处方:当归川芎茯苓地榆槐花(焙)败棕艾叶(烧存性)百草霜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肠风脏毒,痔瘘及诸下血。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陈米饮调下。
水膏药
组成:好松香(研末),蓖麻肉,百草霜。主治:诸毒痈疽。用法用量:不可放在火上,须用汤炖化摊贴。
利窍催生散
处方:白芷1两,滑石2两,伏龙肝1两,甘草1两,百草霜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产难胞阻,脉浮数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芎归汤入酒、童便煎,去滓温服。
膏子药
膏滋药组成:薄荷、玉丹、川贝母、灯草灰、甘草、冰片、百草霜。主治:喉痈、喉癣、喉菌。用法用量:白蜜调服,频频咽之。症重,兼服煎药及用吹药。
补养心脾汤
处方:人参黄耆(蜜炒)白术茯神当归枣仁(炒)柏子仁(去油)白芍(酒炒)阿胶(炒)山药(炒)炙草,制法:上药水煎,另用发灰、棕灰、百草霜、蒲黄(炒黑)等分研匀。功能主治:主产后劳役惊恐,致伤心脾,不能统血,以致血崩者。用法用量:用煎药调服散剂4.5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朋友们!分享智慧,好运常伴您!
同时也欢迎您说出自己服用毛氏黑虎丸的病例、感受或者背后的故事,最下方留言或者发送至邮箱:
qq.中国白癜风专家北京一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