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冰糕冷食的种类越来越多,口味也越来越丰富,但我们却怎么也抹不去童年的凉爽回忆。那时,每当耳边传来“冰糕、冰糕”的叫卖声,每当表现不错拿着父母奖励的五分钱,兴高采烈的买回一支花生冰糕或是奶油雪糕时,那就是我们童年夏季最美的期待、那就是我们童年最幸福的记忆。
说起青岛冷食业的历史,可谓是历史悠久,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德、日侵占青岛时期,那时一些外商开设西点店,销售西式糖果,并时常自制少量冰淇淋出售。日本二次侵占青岛以后,日本的制冷设备进入青岛,冷食店也逐渐增多,冷食品以冰棍和刨冰为大宗。据统计,至青岛解放前夕,市内冷食店仍约有30个。民国时期的青岛冰糕,“兹美冰糕厂出品”(朱卫东收藏)民国时期的青岛冰糕,青岛冷制店出品(朱卫东收藏)青岛解放后,年由仁聚、大中华、新中国、滋重、新新、三立成等10个糖果作坊公私合营,组成糖果厂;由生产冷食的汇大、龙源、兴华、新源等12个商号组成冷食厂,两厂于年合并为青岛糖果冷食厂。青岛蛋厂“雪糕”
青岛蛋厂“蛋奶冰砖”(年4月青岛蛋厂改名为青岛罐头食品厂)我们最熟悉的的冰糕最初叫冰棍,主要成分是糖精、白开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随着青岛糖果冷食厂的建立,冰糕应运而生。冰糕的个头较冰棍稍大,原料由红白糖取代了糖精,冰糕摊贩们肩背的冰糕箱,大都被一种带有瓶胆的手提保温筒取而代之,这种保温桶储存冰糕的方式持续了很多年。对很多老青岛来说,记忆里的老冰糕是绝对难忘的。稍年轻点难忘的应该是娃娃头、玉兔等口味,这些都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冰糕品种。计划经济时期的冰糕只有三种,3分钱一支普通口味的,4分钱一支花生的,5分钱一支是雪糕(含奶),后来出了冰砖,好像是八分还是一毛钱,但因为家庭条件的原因,我们小时候是很少能吃到的。这是网友提供的一张“青岛市台东区会堂”的奶油冰糕商标纸国营青岛罐头食品厂“红菱牌”冰糕
国营青岛罐头食品厂“红菱牌”变形金刚大冰糕
青岛四方豆制品厂生产的冰糕记忆里的夏日,撕开那简陋的包装纸,迫不及待地把整根冰糕往嘴里塞,直到把整个嘴都冻得麻麻的。那种回味绝对太爽了。但冰糕是舍不得一口一口咬的,就得含着、吮着吃,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冰糕是少数的零食之一,能吃一根冰糕对我们小孩子来说已是非常奢侈了。
年,青岛糖果冷食厂引进了3条全自动冷食生产线,加快了发展步伐。传统名产“佛桃牌”冰激凌、双色雪糕、果酱夹心雪糕、果味冰棒、双色冰砖质量均高于全省水平。新生产的奇形冰激凌系列冷食品荣获年山东省儿童生活用品新产品一等奖。资料统计,~年,青岛糖果冷食厂生产各类冷食品万支(杯)。以其为主力,加之青岛罐头食品厂和四方豆制品厂附属冷食生产,市商业系统冷食生产年加工能力已达吨以上,上市品种40多个。这张照片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太平路上。地上的保温瓶是那时专门卖冰糕用的,现在的孩子已经见不到这个了。那时候冰箱很少见,卖冷饮的都是推一个箱子,里面放点冰块,外面用棉被盖着保温,或是提着一个保温瓶。“佛桃牌”咪咪雪糕(国营青岛糖果冷食厂)“佛桃牌”玉兔大雪糕(国营青岛糖果冷食厂)
“佛桃牌”奇形冰淇淋(国营青岛糖果冷食厂)
年,栈桥上的“佛桃”冷食广告。(王挺摄影)青岛糖果冷食厂生产的“佛桃牌”冷食,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青岛人民最受欢迎的冷食制品之一,成了青岛人夏日里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