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超实用篇,简单好用有效的自我调理

前言

上篇子宫肌瘤,这个妇科第一『瘤』并不恶(上)(点击即可回顾)中介绍了子宫肌瘤的中西医病因、治疗大概、饮食禁忌等,并没有详细说明具体的治法、方药以及外治法,本篇即是大家期待已久的纯干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即能进一步了解中医是怎么治疗子宫肌瘤的,又能有一些实用、好用的调理身体小妙招。

 一、子宫肌瘤的病因病机 

1.『阳化气,阴成形』

子宫肌瘤的问题首先在于阳气不足或阴气过剩,气血痰瘀阻滞时间久。我们说凡是有实体的东西,相对而言,都是阴性的,例如人体的皮、筋、肌等,而阳气一般都是无形的,看不见的。

子宫肌瘤是一种实性肿瘤,是有形之疾,多是由于阳气不足、阴邪聚集而成(身体的其他包块如乳腺结节等都是同样的道理)。

子宫肌瘤的形成与子宫内血脉瘀阻有很大关系,而血脉的运行要靠阳气来推动,所以一般肌瘤的形成,要么是阳气不足,要么是阴气过剩,导致阳不化阴,阳不运阴,从而出现阴邪聚集,自然就形成了有形之疾。

2.本虚标实,冲任失调

子宫肌瘤以气滞血瘀,痰湿瘀阻为标;肝气不舒,脾气不运,肾气不温为本。那么我们说子宫肌瘤往往以阴道不规则出血为主要症状,时间久了以后,往往会导致失血性贫血。

中医认为出血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久病伤及阴血,阴虚血热逼迫血液外溢出血脉(血管),导致出血,我们说『迫血妄行』;二是气虚不能统摄血液,使血液外溢出血脉,导致出血,即『气虚不摄而血不归经,血虚不荣而贫血』,就像我们平时的月经过多,其中的一个证型就是气虚证,气不摄血,也是同样的道理。

气滞者,主要与我们的七情有关,《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中说『百病皆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其中怒、思、恐最容易导致肝气郁结,气机阻滞,导致血分的病变,瘀血内停。

血瘀者,由经期、产后瘀血未完全排出;房室不节(行房事没有节制),或外邪侵袭,凝滞气血;或暴怒伤肝,导致气逆血留,或忧思伤脾;还有就是气虚,气无法推动血行,使瘀血留滞,瘀血内停所致。

痰湿者,有偏寒偏热之分,一般由于脾虚,或饮食不节制,暴饮暴食,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无法运化水液,湿浊内停,聚而为痰,下注冲任二脉,痰血搏结成瘀所致。

总的来说,子宫肌瘤的发病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女子以肝为先天』、『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后天之本』,那么我们的治法也紧紧与三脏、与病因病机联系在一起。

又由于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为月经不调,不管是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不规则出血等,流血时间过长、流血量过多都会导致气血两虚。所以子宫肌瘤总的治法应为扶正祛邪

一要补虚;

二要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化瘀;

三要化痰祛湿,消癥散结。

即以『通』为主,理气、祛湿、化痰、散结的同时,以养血、补气、温阳为基础。

下面我们简要地介绍子宫肌瘤的证型、治法以及方药

▼▼▼

我们要说明的是,这些都不是固定的,都要随证加减,而且临床上每个人的身体情况、疾病发展情况都不一样,我们目前很难在网络上给出明确的、个性化的指导。若是子宫肌瘤的患者,还请找专业中医师面诊,四诊合参。而本文的后半部分,则有适用性很广的外治法,可以作为日常调护的妙招,请大家耐心看完哦。

 二、辨证论治 

(一)瘀血化热证

下腹部包块比较坚硬,推不动,疼痛一般也有固定的位置,而且一按痛感就会加重,所以抗拒按它;同时由于瘀血堵住了血脉,迫血妄行,经量一般会比较多,经色紫黯,并夹有血块;或月经周期紊乱,化热以后迫血妄行,经期延长,甚至久漏不止,失血过多以后面色晦暗,阴血不足,容易有口干、大便干结等血虚证,因为有瘀血存在,虽口干却没有特别想喝水,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脉沉涩或沉弦。

活血化瘀、消癥散结

少腹逐瘀汤加减

桃仁10g当归12g红花10g赤芍12g

地龙10g五灵脂12g台乌药10g延胡索12g

川芎10g皂角刺12g香附10g牡丹皮12g

枳壳10g夏枯草15g

(二)寒凝血瘀证

下腹部包块胀硬疼痛,伴有冷感,一般喜热,得热则疼痛减轻。有寒一般会引起月经周期延后,寒凝血脉引起经量少,甚或闭经,经色黯淡,身体比较寒冷,尤其是下肢,同时白带量多,色白质稀,舌质紫黯,舌苔白、润、腻,脉沉涩或沉迟。

温经散寒,活血消癥

桂枝茯苓丸加减

桂枝10g茯苓12g川芎10g赤芍12g

桃仁10g肉桂5g延胡索12g吴茱萸5g

当归12g苍术10g牡丹皮12g艾叶5g

丹参12g小茴香10g

(三)气滞血瘀证

因有气滞,一般有下腹部胀满,包块不是很硬,可以推动,疼痛没有定处,月经或提前或延后,经量或多或少,经色黯红,常常夹有血块,或经行不畅,淋漓不尽,不能按时干净,经前有乳房胀痛,心烦易怒,或口苦口干等,舌质红,有瘀斑、瘀点,舌苔薄,脉弦细涩。

疏肝行气,活血化瘀

血府逐淤汤合失笑散加减

生地黄12g当归10g牛膝12g香附10g

五灵脂12g川芎10g蒲黄12g桔梗10g

延胡索12g郁金10g赤芍12g制乳香10g

制没药10g

(四)痰瘀互结证

下腹部包块胀满疼痛,月经量少或闭经,白带量多,色白或黄,质稀,或月经干净以后阴道排液,或血水交融,胸闷,容易烦躁,恶心呕吐,痰多,全身症状可有头晕困倦,形体肥胖,腰酸腿沉,舌苔白腻,脉沉滑或弦滑。

化痰理气,活血消癥

开郁二陈汤合消瘰丸加减

茯苓12g陈皮10g苍术12g法半夏10g

浙贝母12g香附10g牡蛎20g川芎10g

槟榔12g青皮10g莪术10g玄参12g

木香3g

(五)气虚血瘀证

经量多,或崩漏,经色浅淡,经质清稀,小腹坠胀疼痛,有气虚的一般症状如没有精神、乏力、气短、懒言(不想说话)等,舌质浅淡,夹有瘀斑、瘀点,舌苔薄白,脉细无力。

益气固冲,化瘀止血

举元煎合失笑散加减

黄芪18g当归12g党参30g白术10g

炒蒲黄12g炒升麻10g茯苓12g生牡蛎20g

炒五灵脂12g仙鹤草15g

三、外治法

我们着重介绍一下穴位的治疗,主要包括特种刮痧法和艾灸,都比较适合自己在家调理。那么在介绍之前,我们想跟大家普及两个概念:

一、病是自己自愈的,我们只是促进它自愈,『治疗』疾病不要被『疾病』这个概念固化我们的思维,辨证论治才是根本;

二、刮痧不单纯是一种保健手法,也是可以治病的,而且把多种治病方法综合起来用,取长补短,能达到更快速、有效的治疗效果。

上篇我们讲了通过月经、白带、某些穴位反应、下半身循环不好等方面去初步判断自己有无子宫方面的问题,那么在下篇的话,我们想着重从身体的反射区去判断自己有无子宫方面的问题:

1.足底反射区脚内踝下(粉色区域)

这是子宫的反射区,对应十二经脉的话,属于我们的肾经,尤其要重视肾经的太溪穴。平常我们按压太溪穴上下有酸胀感是正常的,但如果有剧烈痛感,而且细按有颗粒感,则表明子宫有问题了。

2.八髎穴

八髎穴即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分别位于第1~4骶骨后孔中,一共八个,属于膀胱经的穴位。八髎穴是治疗妇科问题的大穴,也是诊断妇科问题的重要穴位,如果这个区域皮肤肥厚、或冰凉、或有瘀络都是有妇科问题的表现。

刮痧治病,以通为补,力度以轻柔为主

1.培元刮、天元刮:

子宫位于下焦,特种刮痧的培元刮、天元刮,也是对应下焦。

培元刮里面很关键的一个穴位是志室穴,志室穴是膀胱经的穴位,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我们知道肾藏志,所以『志室』这个穴位的肾气特别足,是治疗肾虚病证的重要穴位,这个地方一定要重点去把它刮开。

天元刮有一个穴位也很关键,就是我们的关元穴,有一个手法是从天枢穴刮向关元穴,所以简称天元刮。关元穴是任脉的穴位,位于肚脐下3寸,天枢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位于肚脐旁开2寸。

明代医家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曾经提到关元穴『主治积冷,诸虚百损』,治疗脐下的绞痛效果非常好,所以我们在刮关元的时候一定是从上往下刮一次关元穴,然后两边从天枢向关元刮算刮了两次关元穴,我们一般进行30个来回,相当于一共刮90下关元穴。

2.项丛刮、骶丛刮:

特种刮痧里面有一个灵魂刮法叫做项丛刮。特种刮痧有一个口诀叫『刮痧先刮头,刮头要致密,刮头必刮项丛刮』,也就是说不管治疗任何身体的疾病都必须刮项丛刮。在刮头的时候有一个要求,也是技巧,一定要先把眼睛闭起来再刮,把眼睛闭起来以后,把后枕部这一块好好的刮一刮,再睁眼感受整个气血的变化。头为元神之府,中医治病先调神,刮头(特别是项丛刮)是非常重要的。

骶丛刮是治疗任何妇科毛病最关键的刮法,对应我们的八髎穴,针灸治疗子宫肌瘤的关键的就是在月经期的时候扎八髎穴,扎八髎穴以后,针感都会放射到子宫,刺激子宫把里面郁结东西化开后脱落下来,然后顺势跟着月经排出去。

八髎这个区域,按道理应该是皮包骨的,不应该有肉,但很多人在这个位置很丰厚,其实就是对应的垃圾很多,还有如果我们用手背摸这个地方感到明显的冰凉,那表明宫寒很严重了。如果还有明显的瘀络,一般我们会建议在经期第一天就把瘀络直接刺穿,把瘀血放掉,这就是《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说的:『宛陈则除之』。

骶丛刮除了要刮骶丛,还有一个地方需要我们重点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专业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hia.com/wzxs/7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