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平发现ldquo六不像rdquo

滦平马营子南大山,由于地处偏远加之封山育林环境保护得当,这里是滦平野生动植物的王国。

滦平古生物化石保护协会五人组深进南大山猎石,听护林员许大哥说:前几天,他发现了一个“六不像”的怪物,脸面似狐、双眼如猫、尖嘴类鼠、耳朵像兔、脚爪若鸭、尾同松鼠。毛色灰黑,大小像半大小狗,奔跑迅速,跑快时前爪离地,能攀岩爬树。

我们协会曾在南大山发现野生猕猴,问许大哥是不是猕猴,许大哥答复:肯定不是。在森林公安工作多年的星月根据经验分析:许大哥发现的应该是消失多年的“三有动物”鼯鼠。

因为大家对鼯鼠少作为有了解,很快把话题转移到了燕山奇石——婴石上了,接下来是一整天的户外猎石。

猎石活动结束后,我随意翻开《河北动物志》啮齿目寻找鼯鼠,书中说:鼯鼠也称飞鼠或飞虎,俗称寒号鸟、寒号虫或寒搭拉虫。文学作品里的“雪山飞狐”也是以它为原型创作出的。

寒号鸟是鼯鼠!我瞬间惊呆了。四十年认知里:寒号鸟一直是一种羽毛漂亮而十分懒惰的鸟。呵呵,看来我上的是一所传说中的“假小学”,教我寓言故事《寒号鸟》的是位“假老师”。

《寒号鸟》寓言故事,最早见于元末明初文学家、史学家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卷十五。该篇记载:“五台山有鸟、名寒号虫,四足,有肉翅,不能飞。其粪即五灵脂。当盛暑时,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从文中可以看出,古人把鼯鼠归入鸟类了,因为当时没有严格科学的物种分类,有翅膀、会鸣叫的动物,想当然就该归为鸟类了!

鼯鼠靠前后腿之间宽大的翼蹼能在绝壁和大树之间滑翔,远看似乎是在像鸟一般飞行。再加上比较罕见,又昼伏夜出,人们见到它的机会少之又少,难以详实地观察其形态习性,于是在以讹传讹之下,鼯鼠就从啮齿类动物变成了“鸟”,连著名的《本草纲目》也把它列在“禽类篇”。

《荀子·劝学》、《礼记·劝学》以及东汉蔡邕《劝学篇》中都提到了“鼯鼠”。何以称之为“鼯鼠”,因为它身怀五技:飞、爬、游、跑、掘。按理说,一只小鼠身怀技能,实在是难能可贵,但情况恰好相反,蔡邕《劝学篇》中说:“鼯者,能飞不能上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泅不能渡渎,能走不能绝人,能藏不能覆身是也。”如此看来,这种“鼯鼠”虽然看似本领很多,其实没有一样绝技能拿得出手,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

其实鼯鼠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它是哺乳动物中的飞行专家,最远可以滑翔多米。

鼯鼠的粪便,是一味珍贵的中药,叫做“五灵脂”,粪呈粒状的叫灵脂米,呈不规则块状的叫灵脂块,粪尿混杂叫溏灵脂。又名药本、寒号虫粪,为活血化瘀的中药。《本草纲目》记载:“五灵脂,足厥阴肝经药也,气味俱厚,阴中之阴。故入血分。肝主血,故能治血病,散血和血而止诸痛。”目前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

鼯鼠是动物里比较讲卫生的,居住洞穴附近有专门用做卫生间的岩洞,鼯鼠有“千里觅食一处泄”的习性,从不随地大小便。据说鼯鼠“卫生间”里都有一块莹润的小石头,鼯鼠每次便后都用它擦屁股,这石头是块宝,药效强过五灵脂。

特别翻阅了一下人教版小学语文书二年级上册(秋季修订版)《寒号鸟》。课文中的插图确实是鼯鼠。看来“人教版小学课本编辑组专家上百名,小学课本比任何一个大学课本的编辑都严谨”的说法是可信的。小学课本的教参注:“寒号鸟是一种啮齿动物,学名叫复齿鼯鼠。白天呆在巢内,黄昏或夜间外出活动。因其生性怕寒冷,日夜不停号叫,而俗称“寒号鸟”。这种解释也是比较准确的。

网上又查阅了一些儿童读物关于寒号鸟的插图,许多版本的寒号鸟花花绿绿颜色各有不同,颜值也各有高低,但大都是以鸟的形象出现的。许多编辑也不过是望文生义,人云亦云罢了。寒号鸟不是鸟的常识还是需要普及的,以免误己害人。

滦平马营子发现的鼯鼠,从体型、毛色等综合判断应该是沟牙鼯鼠,沟牙鼯鼠(学名:Aeretesmelanopterus),别称黑翼鼯鼠,为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中国(北京、河北、四川、甘肃)。北京市把它列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四川省把它列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沟牙鼯鼠为中型鼯鼠,体长~mm,尾长~mm,后足长63~65mm,背毛沙灰棕色,毛基深灰色,中上段黄棕色,毛尖黑色。

沟牙鼯鼠具夜行性。以滑翔和攀爬结合交替活动。植食性,喜在高大乔木的树洞中做巢,洞口离地面5~10m不等,洞口较小约10cm,洞深50cm左右。巢内以桦树皮及羽毛等做窝。

栖息于海拔以下水源丰富的深山针阔混交林中。每年繁殖一次,每胎1~2仔。

沟牙鼯鼠仅发现于北京、河北、四川、甘肃四省市不多的几个地方,数量已经很少,已处于濒危。现已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重要的事要重复三遍:寒号鸟不是鸟!!!就像酱油不是油、蜗牛不是牛、海马不是马道理一样。另外,作为全国普通话之乡的滦平人尤其注意:寒号鸟的“号”通“嚎”,“号”的读音是:“háo”,一定不要读成“hào”。做方方正正滦平人,说字正腔圆普通话!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袁舒森于稿

资料:复齿鼯鼠(学名:Trogopterusxanthipes)也叫橙足鼯鼠、黄足鼯鼠、寒号鸟、寒号虫、寒搭拉虫,是啮齿类动物。栖息于海拔1米左右的针阔混交林。在高大乔木树上或陡峭岩壁裂隙石穴筑巢,为森林动物。中国特有种,主要分布在中国河北、吉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和青海等地。该物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hia.com/wzxs/77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