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老酒,游古村,追寻乡村振兴之路半岛都

怎样治白癜风 http://www.baidianfeng51.cn/m/

年初,即墨正式启动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培育创建工作,以3年为周期,探索打造美丽乡村的同时促进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如今,3年之期将至,即墨的美丽乡村建设如何?乡村振兴成果怎样?10月26—27日,半岛都市报和青岛市作家协会联合举办“古城新区印象即墨,一壶老酒喜相逢”知名作家乡村振兴采风笔会活动,游览即墨古城风韵,感受即墨千载文化,体验乡村振兴之力。

乡村振兴采风行在妙府老酒博物馆前留念

秋高气爽,秋色斑斓。在农民欢喜庆丰收的季节,由省市知名作家组成的20余人的采风团踏上了即墨这片传承千载历史的土地。他们当中,有青岛市作家协会主席高建刚,齐鲁石化作家协会主席周蓬桦,知名散文诗作家何敬君、韩嘉川,首届“泰山文学奖”获得者刘涛,青岛市作协副主席戴升尧、高伟,市作协秘书长章芳,市文联签约作家张金凤、阿占,以及来自媒体与期刊的知名作家刘君、崔均鸣、张祚臣、刘宜庆、韩松礼等。

参观妙府老酒公司的万吨酒窖

采风首站,作家们来到妙府老酒博物馆了解即墨四千余年黄酒文化。“即墨黄酒的特别,在于它在千百年历史中酿酒师们探索总结出的‘古遗六法’,分别指黍米必齐、曲蘖必时、水泉必香、陶器必良、湛炽必洁、火剂必得,如今,我们依然坚持使用这种古老的工艺……”随着山东即墨妙府老酒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渊超的介绍,作家们了解了即墨黄酒的酿造历史、营养价值,并现场观看了“煪糜、糖化、发酵、压榨、陈储、勾兑”六个酿酒程序。

作家们“围观”即墨黄酒手工制作工艺

用相机记录即墨黄酒制作工艺

年,妙府黄酒传统酿造技艺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年1月,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大型文化体验纪实类节目《非常传奇》(第二季)前来妙府老酒公司,拍摄山东省非遗项目——“即墨黄酒传统酿造工艺”专题纪录片,并于同年6月在央视播出;年6月,妙府老酒被定为“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指定产品”。

泥塑展示酿酒工艺

有感而发,现场挥毫泼墨

在妙府老酒万吨酒窖中,作家们闻着从酒坛中溢出的浓郁酒香,有感而发,还有的现场挥毫泼墨,留下“诗酒庄生梦,文章老杜心”“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妙府老酒天下飘香”等墨宝。“有幸来到此处,精神层面的感悟良多,得到许多灵感,相信大家一定会写出很不错的作品。”青岛市作家协会主席高建刚感慨地说。

随后,作家们前往温泉街道皋虞村,参观王吉古墓群。东皋虞村党支部书记王仕尧介绍,王吉是“书圣”王羲之的三世祖,琅琊王氏便是发源于即墨皋虞村,后迁居临沂。王吉古墓群年被列为青岛市政府文物保护单位,年被列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未来,皋虞村计划将王吉古墓群及王氏文化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重点打造文化旅游村,发掘和传播琅琊王氏文化。

温泉街道西杻河头村“升级”美丽乡村建设,作家选角度拍照

在“全国文明村”温泉街道西杻河头村,作家们经过巍峨的牌坊,走过村里笔直整洁的柏油路,看到了绿竹和鲜花相映成辉的美景,参观了“一门三秀才”“秀才桥”等景观。恋恋不舍之际,随着夕阳西下,炊烟袅袅,作家们纷纷感叹新农村的美丽活力与悠闲生活。

在雄崖所古城里参观遗留的老建筑等

采风活动第二日,作家们来到田横镇雄崖所村和里栲栳村。望着经历了余年风吹雨打的雄崖所古城,作家们表示被雄崖所古城的历史厚重感深深击中。“曾经来过一次,再次来仍然深受触动。”国家一级作家韩嘉川感慨道。

参观老县衙

据悉,雄崖所村在年入选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年3月被选为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试点首批村落。为更好地保护和展现雄崖所悠久的历史文化,田横镇对雄崖所古城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缮,并修建了雄崖所海防文化博物馆,这也是青岛市首座海防文化博物馆,通过出土文物、明清海防武器、雄崖所村民生产生活等物品,较为全面地向游客展示雄崖地区各时期各方面的情况。

雄崖所古城内的老房子

在里栲栳村,作家们则游览了60余亩荷花池和清末民初因“栲栳帮”海运船队富足起来而遗留下来的四合院等。据介绍,里栲栳村依托浓厚的古村落意境,正致力于打造乡村旅游和民宿体验产业,以此实现乡村产业振兴。采风活动结束时,作家们流连忘返,纷纷感叹不枉此行,收获良多。

文/图半岛记者高晓飞

半岛都市报《墨城新闻》

新闻线索/广告合作

--

优质线索一经采用给予重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hia.com/wzzf/64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