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学高频考点总结,建议收藏

执业医药师临考在即,以下是小编整理出来的关于中药学必考、必会知识点,记起来,考场中会遇到“他们”。

1、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黎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2、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3、紫苏与生姜二者均为发汗解表药,有解表散寒、止呕之功,可用于风寒感冒、呕吐,并且均可用于解鱼蟹毒。

4、荆芥与防风二者皆性微温,温而不燥,长于祛风解表,既可用于风寒表证,也可用于风热表证,常相须为用。

5、藁本主治病证:风寒感冒;巅顶头痛;风寒湿痹。

6、苍耳子主治病证:风寒感冒,鼻渊头痛;风湿痹痛。

7、辛夷主治病证:风寒感冒;头痛鼻塞,鼻渊。入汤剂宜用纱布包煎。

8、薄荷、牛蒡子、蝉蜕三药均可疏散风热,透疹,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及温病初起,麻疹不透,风疹瘙痒,咽喉肿痛。

9、柴胡、升麻、葛根三药皆能发表、升阳,均可治风热感冒、发热、头痛,以及清阳不升等证。

10、石膏与知母二者均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常用于温病气分实热证及肺热咳嗽。

11、黄芩、黄连、黄柏三药均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常用于多种湿热与热毒病证。

12、金银花与连翘二者均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常相须为用,治疗痈肿疮毒、外感风热与温病初起。

13、牡丹皮与赤芍二者均微寒,均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具有止血不留瘀、活血不动血的特点。

14、牡丹皮与地骨皮二者均能清热凉血,退虚热,均可治血热吐衄、阴虚发热证。

15、大黄与芒硝二者均能泻热通便,外用均能清热消肿,常相须为用治疗肠燥便秘,并可治痈疮肿毒。

16、甘遂与大戟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不宜与甘草同用。

17、秦艽与防己二者均具祛风湿、止痹痛功效,治疗风湿痹证,寒热均可。

18、茯苓与猪苓二者均能利水消肿,渗湿,常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执业)

19、半夏与天南星二者均辛温有毒,均熊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主治湿痰、寒痰证,炮制后又能治疗热痰、风痰;外用均能消肿止痛,用治疮疡肿毒以及毒蛇咬伤。

20、钩藤与天麻二者均能息风止痉、平肝潜阳,常用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以及肝阳上亢的头痛、头晕、目眩等证。

21、人参与党参二者均能补脾气、补肺气、益气生津、益气生血和扶正祛邪,常用于肺、脾气虚证,气津两伤证,以及正虚邪实病证。

22、杜仲与桑寄生二者均具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

23、龟甲与鳖甲二者均能滋阴清热,潜阳息风,常相须为用,治疗阴虚发热、阴虚阳亢、阴虚风动等证。

24、五味子与乌梅二者均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生津止渴的作用。均可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泻及津伤口渴之证。

25、杜仲与续断二者均归肝肾经,药性偏温,均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肾虚腰痛脚弱、筋骨无力、胎动不安常相须为用。

-END-

中医诊断学丨黄金考点汇总

中医针灸学高频考点,学霸是这么学的!

中医内科学重点精华汇总,帮你抓分!(上篇)

中医内科学重点精华汇总,帮你抓分!(下篇)

干货收藏丨学中医把脉超实用脉歌全总结!

中西医内科学黄金考点!(附配套网课)

中西医丨诊断学基础必考点梳理

网课、教材咨询购买渠道

购买渠道

1、请就近咨询安卓教育各地分校!如不清楚联系方式可联系安卓教育总部!安卓总校--。

2、点击左下角“阅读全文”可直接网上订购课程及教材。

3、淘宝搜“世纪安卓教育官方店铺”,网上下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hia.com/wzcz/101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