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医案分享一

10.26初诊,

刘某,女,65岁,以“间断胃痛十余年,加重3天”为主诉。

现病史:十余年前患者饮食不慎后出现胃痛、纳差、胃胀,口服药物缓解后,未做规律治疗,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2年前,医院行胃肠镜检查,结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管状腺瘤(内镜下已切除)。平素易生气。

现症见:胃胀痛,偶尔打嗝,乏力、头晕,血压低,口干,偶尔口苦,入睡困难,大便干,日一次,小腹部隐痛,舌淡红苔白腻,左脉弦细,右脉弦细数寸关重按不足。

既往史:高脂血症、胆囊炎、早搏。无糖尿病、冠心病。

辨证为:脾虚痰湿兼血瘀。予以香砂六君子汤合丹参饮合失笑散。

党参15,炒白术20,茯苓15,甘草9,木香6,砂仁6,丹参30,檀香3,焦三仙各15,炒枳实12,清半夏12,陈皮15,厚朴12,五灵脂15,蒲黄12.三付。见下图

11.8二诊,

服上方后,胃胀痛症状基本消失,仍头晕,乏力,纳差,大便干,入睡可,多梦易醒。舌淡红苔薄白腻。上方加黄芪30,当归15.五付。

12.1三诊

服上方后,纳差、乏力好转,其他症状也有减轻,故患者自己停药未继续喝中药治疗。近几日又因为饮食不慎,近几日出现胃胀、胃痛好转,右下腹闷痛,(回盲部管状腺瘤术后)。大便正常。妇科彩超检查正常。右脉弦细寸关虚,左脉弦细。

辨证:气滞血瘀,肝脾不调。予以当归芍药散合六磨汤加减。

大血藤20,薏苡仁30,丹参30,砂仁6,檀香3,当归15,生白芍20,茯苓15,炒白术15,川芎12,泽泻10,乌药12,党参20,槟榔15,木香9,炒枳壳15,炒麦芽30,甘草9,败酱草20。三付。

12.14四诊,

服上方右下腹闷痛症状好转,停药一周有余,近日又因饮生冷油腻之品,出现浑身窜痛,胸胁部窜痛,后背酸痛,胃脘痛,打嗝,胸闷心慌,纳差,反酸,入睡困难,乏力,纳差。

辨证:疏肝健脾,益气养血安神。予以逍遥散和生脉饮加减。

当归15,生白芍30,北柴胡12,茯苓15,炒白术15,炒枳壳15,香附15,川芎10,丹参30,砂仁6,麦冬15,五味子15,党参15,牡蛎30,夜交藤30,枸杞子15,酒女贞子30,炒山药20,甘草9.五付。

医案分析:患者胃病十余年,以胃痛、胃胀、纳差、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乏力、纳差为脾胃气虚的表现,久病必虚,胃痛为胃失所养,不荣则痛,胃胀为胃气失于通降所致,故予以香砂六君子汤以益气健脾、理气燥湿。又因久病必瘀,久病入络,脾胃经络不通,尤其是胃络不通,不通则痛,故予以丹参饮、失笑散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结合现代医学(西医)检查结果分析,患者胃肠镜检查结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管状腺瘤(内镜下已切除)。萎缩性胃炎为胃粘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简单点说就是失去血液和水分的濡养,胃粘膜细胞脱水萎缩凋亡,导致胃蛋白酶等消化酶分泌减少,蠕动减慢,故而导致胃痛胃胀、消化不良、纳差,这和中医的脾胃气血津液亏虚、气滞血瘀等理论相似。

二诊患者胃痛胃胀基本消失,因为患者初诊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看我太年轻,年轻医生的劣势),所以只开了三付药,且三付药喝11天。二诊患者主要不适症状好转,心中对我的信任倍增,所以二诊又开了五付。后来断断续续就诊几次,均是症状好转后停药,没有进一步巩固治疗。

慢性胃病本就容易反反复复发作,尤其是中老年患者,体质差,气血亏虚,基础病多,饮食稍微不慎则胃病发作。俗话说祛病如抽丝,慢性病更应该缓缓图之,好转后继续巩固治疗,方可痊愈。但是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患者难以坚持服药治疗,导致医生临床治愈率下降。这是医生和患者都面临的一大难题,期待大家共同努力解决这个难题。

杨明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hia.com/wzds/100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