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针对“痰瘀”,治疗上,“心下痞满,宜理脾胃,以血治之,若全用气药通利,则痞益甚”《古今医统大全》。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炎合剂中在“运通”的基础上加入活血通络、清热祛湿之功效的中药,如当归、蒲黄、五灵脂、红花、桃仁、杏仁、橘红、黄芩等。取桃红四物中当归、桃仁、红花活血化瘀之效;杏仁、橘红醒脾化痰;用蒲黄合五灵脂之失笑散,达到祛瘀止痛之功;用黄芩、黄连、龙胆草、苦参等清热祛湿之品,祛除湿邪阻滞、日久蕴藉之化热反酸、烧心等症,与通降之品合奏疏肝健脾、活血化瘀、清热祛湿之效,诸药合用补而不滞、补中寓通、通不伤正、攻补兼施。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中常见有肠上皮化生、假幽门腺化生,肠上皮化生临床定义为癌前状态。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病程多迁延,常入血入络,导致瘀血停聚,阻滞新生,脾胃虚弱日益加重反复,患处日益萎弱加重而发生变化。因此有效地控制病理上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反应,阻断或逆转癌前状态尤为重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加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以逆转癌前病变的中药,如冬凌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薏苡仁等。其作用机理为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基因表达平衡、抑制异常细胞生长、增殖,促进分化,增加血流量促进细胞凋亡,促进逆转以达到使萎缩的黏膜、腺体长期处于不变或缓变状态。出处:环球中医药年7月第9卷第7期赵卫国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任何肠胃疾病疑问,可咨询张老师()▼手指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