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茂学攀崖

攀崖文/陈茂学

那年我十一岁,十一岁孩子的天空都是无尽的新鲜事。鸿蒙初开,正是刚刚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时候,掌握的知识却只是一鳞半爪。山那边还是山,总想跑到山的那边去看看。精力充沛,性格浮躁。总想干一些离经叛道的事引起别人的注目。我们上学时必须经过龙潭湾,这是寨子河七十二道锁口山的一道。民间有传,七十二道锁口山全部完美无暇,此地必出一个草头王(流寇),可惜天公不做美,最后一个锁口山出现了一个穿心洞,河水裹着泥沙一泄而出,风水尽失,从此林泉只能出些武生酸儒罢了。

传言湮没在风花雪月里。我们上学时经过龙潭湾,时常会看到百丈危崖上生活着一种奇怪的生物,以悬崖峭壁为家,似鼠似鸟,会飞会走。大人们把它们叫毛老鼠,问了老师说叫“寒号鸟”。它们把巢筑在崖缝里,粪便便排在附近的石凹里。有的殷红如血,远远都能看到红红的颜色。这就是名贵的中药材五灵脂了。(五灵脂红的叫血脂,黑褐色的叫草脂)。它们有行血止血,疗心腹冷气之效。危崖百丈,许多人有心,也只能望崖兴叹了。

朱太兵是我的邻居,住在马家沟口。三间草庐依山而建,屋前屋后星星散散地长着几棵核桃树,由于土地薄瘠,核桃树空自高大却挂果不多。他的几个哥哥初中没有上完就辍了学。在社会上晃荡几年,除了染了几分匪气,钱却挣的不多。穷困潦倒,脸一黑,心一横,铤而走险,竟干起了高危的行当——打五灵脂。买了几盘结实的绳索,攀上千仞峭壁,两兄弟一人结绳,一人悬绳下崖,采集五灵脂。崖壁上罡风呼啸,云蒸霞蔚,崖下烟遮雾罩。虚无缥缈。稍有不慎,便会融化在蓝天里,粉身碎骨。行业有云:挖煤的是埋了没有死,打五灵脂的是死了没有埋。都是危中之危,以性命搏生活的苦焦活计。

朱太兵高我一级。长得黝黑墩实。满肚子的鬼点子。课堂上,上学路上出了什么坏事,刨根问底,最后查出都少不了他的导演和策划。但他也是个敢做敢为务实的人。常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能做的事。下学路上,他对我嘀咕:“星期天早上到我家来……”,我不知道他又有什么新花招,第二天一早赶到他家,他早已打听好了两个哥哥要出门几天,父母也早早干起了农活,正是他为非作歹的好时候。这时白露已过,地里的玉米老嫩都有,他拿起砍刀咔咔斩下几棵嫩玉米,加上猪油食盐放进茶罐里熬煮(实际是一种熬煮食物的肚大颈长的陶器),急火猛攻,不一会美味香甜的苞谷籽儿便装进了我们的肚皮。吃饱喝足,两个半拉孩子扛起大小几盘绳索,为了掩人耳目,偷偷从河里溜出村庄,他这才告诉我,我们要去打五灵脂了。

寒号鸟(鼯鼠)喜静不喜动。一般栖息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上,一早一晚才出来觅食。喜食柏叶和柏果。狒儿崖,扑鸽洞,响水凹都是他两个哥哥常常光顾的地方。每次都有不小的收获。龙潭湾这种濒临大路的地方也就只有数十只鸟儿在这里安居,产出不多,难入大人的法眼。我们顺着野生竹林手足并用,背着绳索攀援而上,气喘吁吁,到了崖头稳住心跳往下一看,不由得头晕目眩,只听山风行过林捎,树叶纷飞,势如惊涛骇浪,脚下的悬崖像鷹嘴一样探出头去,下面虚虚荡荡,路上的行人霎时小了一半。头上白云翻滚,脚下烟雾弥漫,真是险之又险的地方。

朱太兵随着哥哥出过几次崖,见过比这更险峻的山势。故而从容淡定。他先为我结好保险绳(就是把绳子一头栓牢在上首的树上,一头牢牢地系在腰里)。然后找到一棵坚固的铁橡树,结好两条大绳。这是攀崖的绳子,一条叫腰绳,用卡扣固定在腰部胯下,一条叫手绳,掌握方向。肩上斜披绵制口袋,采集收获,背上砍刀防身,传说凡是有宝贝的地方都有灵物看守,五灵脂虽算不上奇珍异宝,但马蜂,蝎子,毒蛇经常出没在崖缝间,带上有备无患,以策万全。一切就绪,大绳在铁橡树上缠绕一匝,绳索缓缓下行,伴随着“放”、“停”的指令反反复复,我知道下面有了收获。

寒号鸟的粪便不是排在一处。缝缝凹凹都要搜寻,朱太兵下着口令,像蛛蛛人一样悠悠荡荡在危崖上来回寻觅,忙活了一个多钟头,上来时叫我猛拉腰绳,他也在手绳上发力,弹弹闪闪,终于凯旋而归。收绳回到山顶安全处,我虚汗逬流,霎时瘫做一团。乐得朱太兵南腔北调地揶揄我一番。

我们现炒现卖。马上拿到三岔谢大忠的代销点售卖:血脂只有几两,草脂却有六斤之多。共得六元五角整——这在当时可算一笔巨款,把零头买了糖枣犒劳犒劳自己,我分得两元,朱太兵四元——他的工具又下崖冒险,我只是个助手。欢天喜地,两个人一路回去哇里哇啦吼着不着调的歌词,回到家晚上做梦都在腾云驾雾飞檐走壁,噩梦醒时汗水浸湿了被褥……

冒险所得被我用来买了书。有《敌后武工队》,《英雄的汽车兵》、《黄继光》、《卖鱼送信》。它们构成了我个人图书馆的最初班底。时至今日,幸存者早已被摩挲的残缺不全,发霉发漬。偶尔在结满蛛网布满尘土的角落里翻到它们,少年往事,便一齐浮上心头。

这段经历,我没告诉父母,也没让任何人知晓。岁月荏苒,记忆的底片一年年不断刷新,新的记忆层层叠叠不断湮没着前尘往事。攀崖,下河洗澡、踩高跷。这在家长和老师视为叛经离道的事,走到人生的中年暮然回首,不禁哑然失笑:有时午夜梦回,看着梦中走出的少年,不禁浩叹,这就是童年的自己?这就是曾经从天边走来的小小的我?……

(图片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陈茂学,年生,陕西省商南县赵川镇人。广东谋生,南漂一族。工作之余眷恋家乡,思念亲人,于是有了写作的冲动,流水的日子便从指缝间恬然滑落了。

投稿须知

一、平台已开通原创保护、留言、赞赏功能;本平台只接受原创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及杂文、美食和摄影体裁均可,要求原创首发,请勿一稿多投。

二、诗歌要求字以上,散文、小说及杂文和美食须在字以上;文责自负,凡是因抄袭、剽窃所产生的纠纷均由作者本人承担。

三、本平台纯属公益事业,所有来稿均无稿酬。

四、赞赏金额分配比例与结算统计周期:自年4月1日起,60%归作者所有,40%留作平台运营费用;赞赏统计周期为每月1号至次月2号,即每月3号以后的赞赏金额不再计入上月个人账户,剩余款项用于补充平台运营费用;当月累计金额不足5元不予返还。

五、来稿可附作者照片一张及字以内的简介一则,连同作品一并发送到邮箱或小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hia.com/wzds/52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