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庄子岭
杨振国
在刚刚冒出山头的晨阳中,偏城镇中心校党总支的全体党员,偏城、青塔两所小学的三好学生,优秀少年队员、崇州好少年共计70多人,列队走出校门,走进大山,去红色圣地庄子岭举行校外活动,度过有纪念意义的一天。
庄子岭是偏城镇最北头的一座小山包。一九四二年五、六月间,侵华日军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茨,纠集两个师团、四个混成旅团两万五千兵力,重重包围八路军总部。八路军主力已转移到外线作战。副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参谋长左权、野战政治部主任罗瑞卿被围。他们当时是华北敌后抗战的最高指挥,代号分别是13、14、15号首长。当时庄子岭上有八九间石屋,住着一户靠打五灵脂生活的郭姓人家。八路军后勤部长兼兵站部长杨立三派人把三部电台、三十二驮冀南银行钞票,八大箱银器,几驮子军用服装和许多药品,趁着天黑送到了庄子岭,埋藏在了这户人家的田地和驴圈里。天亮时,十来个鬼子冲上庄子岭,进入这户人家,用枪托敲打着地面,用刺刀挑开水缸的盖子,用皮靴踢倒空米瓮。把炕灶洞里,墙旮旯里都搜遍了,什么也没搜到,想放火把房子烧了,全是石头的房子怎样也点不着,只好气冲冲地远去了。
师生们列队登山,高举党旗、少先队旗,一路奔波一路高歌,翻山越岭热情高涨,艳阳高照时已经到达目的地。同学们不用老师安排,主动动手清扫了庄子岭那座小院;老师们把他们带上山来的“庄子岭简介”、“李才清简介”的牌子挂在了墙上;把“八路军母亲故居”、“偏城中心校红色教育活动基地”金匾挂上老屋的门头和墙头……。
当老师们把“偏城中心校研学旅行走进庄子岭”的红色横幅挂起来时,同学们已经在条幅前一排一排列成了方队。音乐响起,大家齐声唱响国歌,让嘹亮的国歌、少先队歌,给孤寂的红叶将红的庄子岭增加了灵动的色彩。
偏城镇中心校校长宋利兵说,组织党员和优秀学生代表走近庄子岭,就是亲临八路军母亲的故居,现场感受家乡的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师生爱家乡、爱涉县的情感,全面增强师生们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着力提升师生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情操。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庆国庆,喜迎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庄子岭上这户郭姓人家,不仅冒险替八路保护了大量钞票、银器、电台、服装和药品,还把《新华日报》社管委会会计董玉馨全家,杨文明、杨复兴、史纪言、王默馨等五十多位八路军战士,分别藏在他们打五灵脂发现的十八个隐密山洞里。利用夜晚给他们送小米粥。粮食吃完后,就送炒面。炒面吃光了,就送野菜。这户人家的三儿子就是在挖野菜时被搜山的日军打死的。从5月24日开始,到6月10日山洞中的八路军完全撤走,这户人家准备度荒年用的半缸玉米面、两缸小米和糠炒面全部供给了八路军。这户人家的女主人李才清,人称郭二嫂,解放后荣获“太行女杰”和“八路军母亲”等光荣称号。
在这里,涉县作协、《清漳》编辑杨振国,还结合现场场景给同学们了当年李才清一家救助八路军伤员的故事;偏城中心校的全体党员在这里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少年先锋队员们面对队旗宣誓。
活动结束,宋校长宣布返校,孩子们却又不约而同,不由自主地唱起了少先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勇敢前进……”
歌声久久不息,在十万大山间回荡、回荡。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