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糖尿病日十二类糖尿病高危人群,

尿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据估计,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中,约有1.亿名糖尿病患者及4.亿糖尿病前期人群。中国实际糖尿病患病人群绝不仅仅这个数据。据调查发现,中国糖尿病知晓率仅为30.1%,这意味着,有七成的糖尿病患者甚至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

为何有如此高的糖尿病发病率?哪些人群是糖尿病应当重点筛查的高危人群?今天世界糖尿病日,一起来   人类经过数万年的进化,在食物匮乏的年代,脂肪细胞参与能量的储存,而在营养过剩的情况下,脂肪细胞过度储存能量却反而对身体极为不利,比如肥胖就是II型糖尿病的致病因素,而肥胖带来的高血压、高血脂、代谢异常等疾病更是与糖尿病互为诱因,相互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虽然物资充足,生活方式却越来越不健康,张莹主任补充道:“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我国是全球第一,这与国人体质的总体下降有关,我们已经注意到这个现象。早在年的全国性调查报告指出,糖尿病的发病率为9.7%,其实远远不止这个数字”。

这十二类人群是糖尿病重点筛查高危人群

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12种情况:

1.年龄≥40岁;

2.葡萄糖调节受损史;

3.超重,肥胖,中心型肥胖;

4.久坐;

5.II型糖尿病家族史;

6.巨大儿生产史或妊娠期糖尿病病史;

7.高血压;

8.血脂异常;

9.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

10.一过性的类固醇性糖尿病病史;

11.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12.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抗抑郁症药物治疗者。

  张莹主任介绍,对于成年糖尿病高危人群,不论年龄大小,宜及早开始糖尿病筛查。空腹血糖筛查就是简单易行的糖尿病筛查方法,可以作为常规筛查方法。然而,单独检查空腹血糖容易漏诊,正常不能排除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还应该做口服糖耐量试验(75gOGTT)。“我国目前体检普及率尚不高,但是对于糖尿病重点防控对象,一年至少做一次糖尿病筛查,高危人群应该重点防控”,张莹解释道。

  对于除年龄外无其他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宜在年龄≥40岁时开始筛查,首次筛查结果正常者,宜每3年至少重复筛查一次。

糖尿病早期筛查有新进展

基因和免疫方法已在科研

从基因的角度出发进行糖尿病筛查并非不可能,然而,糖尿病作为多基因疾病,并非由单一基因主导,因此目前这种方法还处在科研阶段。尽管如此,许多科学家仍对基因疗法信心满满,基因治疗是目前医学科研的总体方向,可以实现彻底治疗疾病的可能。对于糖尿病的早期筛查,有助于达到精准定位的目的。

正如张莹主任介绍,“按目前的情况来说,运用基因以及免疫的方法进行糖尿病筛查尚未在临床实现,主要是在科研阶段”,而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发展,良好的生活方式始终是预防以及治疗糖尿病的有效途径。

本文来源:39健康网

专家介绍:

张莹,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山大学内分泌代谢病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对内分泌系统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性腺疾病、继发性高血压、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生长发育异常、骨质疏松、高脂血症、痛风等疾病诊治,尤对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方面有较深造诣。

曾作为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访问学者,美国哈佛大学joslin糖尿病中心高级访问医师。兼任广东省糖尿病学会常委,广东省内分泌学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委员等社会职务。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四全天

想了解更多健康保健知识,请长按下方







































偏方制白癜风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hia.com/wzhq/27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