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女性,不论社会还是家庭,都扮演者和男性同等甚至更重要的角色,承担着同等甚至更多的责任,加之残酷的生存竞争,女性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由此引发的女性健康问题愈发凸显,月经不调、妇科炎症、妇科肿瘤等患病群体越来越多!
中医讲:女子以七为周期,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女子二七(14)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依时下,故有子;······至七七(49),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
论平均寿命,女性比男性要长,但从生理的角度看,女性区别于男性最重要的年龄阶段是二七至七七之间(35年),几乎临床所有的妇科疾病,都发生于这个阶段。任脉通(月经初潮)到任脉虚(绝经)。
任脉主血,是人体至阴的一条脉。所以,中医说女人有一句话“女子以血为用”,气血,对女人的健康相对于男性尤为重要。按中医理论,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均与气血相关。
分析现代女性气血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二方面:
1.
虚(气血不足):
现代女性,应对较高的生存压力,普遍存在“透支”的问题,过度劳作的同时,气血过度消耗,以致气血不足,临床可出现胸闷、气短、乏力、月经量少等症。因此,补气血也成了女性一种健康保健的时尚,如阿胶、乌鸡白凤丸、益气养血口服液等等,都是女性常用的滋补品。
但现实中,又有很多人,虽然“虚”,但补完以后又出现“上火”的问题(虚不受补),既然虚,为什么又不受补?
封建社会女性也有气血虚的问题,但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良,现在的人,男女老幼营养方面都没有不良之说,相反,营养过剩,营养过剩怎没气血又虚呢?这才是问题症结所在,现代女性“虚”原因是营养转化成气血这个环节出了问题,中医的角度说就是“脾”!,脾的运化失利,营养物质不能转化,这才是问题的根本,现实中,很多女同胞补气血就像有些家长给孩子请家教类似,那个清华北大的学子都不是家教教出来的,孩子学习成绩不佳,根本的原因是自身努力不够。所以说,我们中国女性把阿胶吃出了一种“尊严”,善补气血者,必先补脾!
2.瘀(气滞血瘀)
气血,生化于脾(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主于心(心主血脉,动则血行于脉),藏于肝(肝藏血,静则血归于肝)。健康的人,血液要在血管理不停的流动,人体细胞正是靠血液的流动,获取营养,排出废物,所谓“瘀”,指血液在某些部位、不同程度上流动受阻,由此,直接影响细胞的新陈代谢。
从中医的角度讲,引起血瘀的原因很多,主要讲以下方面:
2.1气虚血瘀:血能够流动,需要“力”的推动,这个力,就是中医之气,气虚则动力不足,容易导致淤堵;
2.2寒凝血瘀:寒则凝,凝则瘀,瘀则不通,不通则痛,很多女孩子痛经都与此有关;
2.3肝郁-气滞-血瘀:肝为五脏之一,主疏泄,肝脏通过疏泄的作用调节人体气机的升降、气血的运行。肝郁,则肝脏疏泄不畅,进而影响气血运行而致血瘀。
影响肝脏疏泄作用最主要的因素是人的情志,现代人应对严酷的竞争压力,对现状不满足,对所谓金钱、尊严欲求过度,为所谓“动力”过度自我加压,情志不舒是非常普遍的问题,而人的情志的疏泄也需要肝脏实现,情志不舒实际正是肝郁的表现。肝郁则气滞,气滞则血瘀。
中医讲:气滞血瘀,百病之源,临床很多疾病均与此相关,最常见的妇科肿瘤(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增生)的患者,多不同程度存在气滞血瘀的问题。
北京同仁堂妇科回生丸,是专门针对以上问题,全面调理女性气血的一个方剂,方名“回生”两字,寓“起死回生”之意。
:人参、白术(麸炒)、苍术、茯苓、甘草、青皮(醋炙)、陈皮、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桃仁(去皮)、红花、木香、香附(醋炙)、乌药、延胡索(醋炙)、三棱(麸炒)、蒲黄、五灵脂(醋炙)、苏木、乳香(醋炙)、没药(醋炙)、牛膝、大黄、地榆炭、米醋、山萸肉(酒炙)、黑豆、高良姜、羌活、木瓜。
:本方重用大黄,突出破血祛瘀之功效,活血同时,疏肝行气,使肝气得舒,淤血得除,破血同时又兼益气养血(八珍汤)、收敛止血之功,诸药配伍,活血不伤血,养血不留瘀。
:养血通经、化瘀止痛。用于瘀血凝滞、气虚血亏引起的经期不准、经闭、肌瘕血块、腹部痞胀、产后恶露不尽等症。
:经血色暗、有块(瘀),乏力、气短(虚)者。
:
1.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增生者;
2.子宫内膜异位症属气虚血瘀者;
3.盆腔炎、附件炎属气虚血瘀者;
4.血瘀型痛经;
5.产后恶露不尽等。
注:由于本品组方中含生大黄,部分患者(脾虚胃寒者)服用后会出现大便溏泄的症状,一般几天后逐渐缓解,在服用过程中,如腹泻不严重,不必减量,严重者可合用温脾固肠散等温脾、涩肠的药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