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明大美甘南花木趣闻之二豺狼向

大美甘南花木趣闻(之二):

豺狼向阳狼毒花

杨旭明

神奇美丽的甘南,古属雍州之地,因在甘州(今张掖市)之南而得名,以区别于陇山之南的陇南,两地气候、风物、人文等大相径庭。大美甘南,如诗如画。盛夏时节走进甘南,繁花似锦、芳草连天。作者利用林学专业知识撰写数篇花草树木趣闻,供游人赏玩留恋,旨在促进甘南文旅首位产业蓬勃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作者题记

“天蓝云白风清月朗,地绿水碧鸟语花香。”这是我描述甘南夏季形象的一幅楹联,也是我对外介绍大美甘南的一句口头禅。夏季的甘南,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墨画卷,让摄影家、画家叹为观止。无论白昼黑夜,还是城里乡间,只要你留心,哪儿都有色彩斑驳的好风光。生机篷勃的各种花草树木,是最闪亮的景致和看点。

州府合作市,取民族团结进步之意。又名羚城,古时水草丰茂、羚羊出没,说明生态环境特别好。合作市四周的滩涂、山坡、山梁上,到处可见一大片一大片的狼毒花。狼毒,乍听起来凶巴巴的。狠上一点便是狼,仓颉造字的智慧和艺术令人吃惊。因为向光性本能使然,狼毒花会随着太阳起落而旋转。花朵呈头状,未开的像一把火柴。由四周向中间开放也是狼毒花的另一个特性,盛开的同花异色,同时可看到白色、红色和紫色。凝视良久,会有眩晕的感觉,就像做梦一般,很是奇妙。

狼毒,是瑞香科狼毒属的植物,多年生草本,高不到50厘米。根茎木质,粗壮圆柱形,有毒,可入药。茎纤细直立,丛生不分枝。叶散生,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花白色、紫色或黄色,头状花序顶生,花期4-6月,果期7-9月。别名一把香、山萝卜、断肠草、棉大戟、火柴头花、瑞香狼毒、甘遂、红狼毒等。

狼毒,顾名思义有毒,中药狼毒、甘遂是也,于十八反、十九畏有关,药用时必遵医嘱。中药的配伍禁忌在临床用药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相恶”与“相反”的药物,更属不宜相互配伍。

历史进入到金元时期,形成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歌诀。十八反是指——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具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既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十九畏是指——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具体是: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当然,事物之间的关系不是绝对的,俗话说: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十八反”、“十九畏”配伍禁忌,在临床用药时,应注意避免配合使用。但在古今配方中也有一些反、畏同用的例子,如临床上甘遂与甘草同用治疗腹水,可以更好地发挥甘遂泻水的效能。对十八反、十九畏的禁忌有待继续探索研究,故用前应采取慎重态度。

前不久偶尔听一位好友讲过,自己并未偷懒,却把家里的十几盆花都给养死了,语调很是委屈。如果养养耐干旱、抗贫瘠、喜沙壤的狼毒花,我想结果也一样----因不了解它的脾性或生物学特性,必定会勤浇水、多施肥……最终枯萎了事。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老舍在《养花》一文中写道: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这让我突然感悟到----不懂对象或知之甚少,不会思考和实践,导致不按规律办事,连棵花也养不活实属正常。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丛狼毒花可以开得娇艳美丽,一片狼毒花却可以繁花似锦。正如一亇人只能走的很快,而一群人却可以走的很远。远方,也只有走向远方,比如甘南,风景才会更美、诗意才会更浓!

狼毒就像狼一样,在十分干旱、寒冷的环境气候下能够生存,简直是植物界的王者,很像个别性格霸道、把持工作的所谓头头脑脑——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才不配位,必遭其累。《菊花与刀》这样阐述日本人的双重性格——冷峻如刀剑,柔情似菊花!狼毒还是一种警示植物或指示植物,如苔藓、蕨类一样,具有监测环境的作用。狼毒是草原蜕变成沙漠的最后一道风景线,好比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否则后果很严重。因此有人说它比狼还毒,给人带来恐惧和死亡。但是从沙漠中走出来的人们,看到它便看到了生命和胜利,知道有救了!

纵是豺狼,心向朝阳。看着眼前迷人的狼毒花海在风中摇曳、起伏,我会心的笑了----狼毒的花语,不就是恐怖和希望吗?!(年7月23日于羚城合作)

杨旭明

杨旭明,汉族,甘南州青年学者、业余作家。祖籍甘肃舟曲,兰州大学本科生,甘肃省委党校研究生,现供职于甘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爱好新闻、文学创作、摄影,从事过林业、森林公安、文秘、记者、编辑、共青团、组织、宣传、纪委、党务等工作。

多年来,其两千多篇新闻通讯、人物专访被国家级、省级、州级媒体采用。数十篇学术论文和部分散文、诗歌散见《新华网》《甘肃日报》(百花)《西部人文学》《甘肃文艺网》《丝路文博网》《甘南调研与决策》《甘南发展》《中国甘南网》、《甘南日报》。负责编辑过《甘南日报》(国际时事版)、《羚城周末》,创刊《舟林通讯》、《甘南组工》等内部杂志。曾担纲业务主编了《铭记舟曲》、《舟曲之殇》、《凤凰涅槃》、《绿色长征将生态文明推向世界》《生态甘南与绿色崛起》等数十本书籍,字数超过万。连续十余年(次)服务于甘南州人代会,执笔的《关于支持夏河县拉卜楞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成为年3月甘南州唯一进入全国“两会”的建议。历时两年执笔起草的《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于年8月正式公布实施。本人多次受到省部级、地(市)级、县级表彰。

总编:曹叒

编辑:三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hia.com/wzhq/49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