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临床医案解读
常某,男,38岁,农民,年2月9号初诊。脘腹疼痛两年余,加重十余日,多痛于饥饿之际,近十余日,每至子夜为痛而醒,喜温喜压,得食可缓。纳食一般,二便正常,不嗳逆,不吞酸。
观其面色萎黄少华,舌淡微红,知其气血失充;闻其语声低微,亦系不足之候;诊其腹无所苦,六脉弦缓无力,皆一派虚寒证象。《金匮要略》云:“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而夜间疼痛者,有瘀滞也。《沈氏尊生书》云:“胃病有虚实,总以按之痛止者为虚.......按之痛甚者为实。”由是观之,本案虚实相兼,而以虚寒为主,瘀滞次之也。拟黄芪建中汤加味:黄芪30g,桂枝10g,赤、白芍各20g,炙甘草10g,五灵脂10g,香附10g,饴糖30g,生姜10片,红枣5枚。三剂。二诊:疼痛止,胃纳增,要求再服,以冀根治。与原方三剂,惟去五灵脂耳。《临证实验录》
诸家经验谈
《治病法轨》:小儿肺风疾喘,本方加半夏、茯苓,无不愈者。
《名医类案》:丹溪治一女子十余岁,因发热,咳嗽喘急,小便少,后来成肿疾,用利水药得愈,然虚羸之甚,遂用黄芪建中汤,日一服,一月余遂愈。
《方函口诀》此方,用于虚劳之证,腹皮贴于背,无热而咳者,然或有微热者,或汗出,或无汗者,俱可用之。
和久田氏:余之用黄芪,不必汗之有无,但得肌表乏正气者,即不误矣。_
诸家绪论
《丹溪心法》:黄芪建中汤桂枝改用肉桂。
《济阴纲自》:治产后诸虚不足,发热,或恶寒,腹痛,本方桂枝改用肉桂。虚甚,加附子。
《医宗金鉴》:少血,荣养衰弱者,经行后,出血过多者,用本方。
《外台秘要》:引深师,本方加人人参、半夏,治虚劳腹满,食少,小便多。
益吉东洞:建中汤缓化气血湿滞之毒,黄芪建中皆用于气血涩滞,百脉弦急而自汗盗汗者。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金匮名医验案精选---黄芪建中汤//////////#中医入门合集#十二经络白话解#东海医集#老中医经验#中医妙方#验方秘方#国医大师#伤寒名医验案#金匮名医验案精选#四君子汤#病因赋#药性赋#药性歌括味#医学三字经#跟师一日一得之医海点滴#跟师一日一得之理法方药#中医连载合集何任大师:应用温经汤的精髓到底是什么?周仲瑛:60年中医诊法之体会与技巧(都是精华)丁光迪:羌活胜湿汤治疗“五更泻”没想到,“清骨散”真的就是清骨折后发热的散!丹楂散治疗高脂血症(附高血脂验方四首)上海沈氏女科年家传秘方神奇!用古方治疗虫牙的奇妙经历!古方“三两半”,治腰肌劳损好得快!南师8个方子,治失眠、高血压、肠胃病!推荐阅读:-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