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效验系列之五食管癌方剂及兼论十八反

经方效验系列之五:食管癌方剂及兼论十八反

(经方效验系列陆续更新中,均属原创系列,系近几年坐诊心得,未经允许,严禁盗用版权,违者必究)

食管癌是我国第五大高发肿瘤,在肿瘤致死中位居第四位,而且我国食管癌有自己独特之处:一是鳞癌和中上段发病率高,占90%二是能手术治疗的不足40%三是治疗手段有限,放化疗敏感性差,还容易穿孔,形成气管食管瘘,使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生存期严重缩短。

针对这种情况,选择中医药治疗就有了一定优势(中医药只在人家西医不好用时才显优势,还处在没办法找中医的尴尬局面)经方推荐:小青龙去麻黄加附子汤加减。组成:清半夏12g,五味子12g,桂枝9g,细辛9g,炙甘草9,炒白芍18g,干姜9g,附子12g,威灵仙30g。

用法:附子先煎1小时,再同煎其他药物,煎汤取汁ml后加ml上等蜂蜜再浓缩到ml,一天内分3-5次服下。

分析:食管癌古中医没有记载,但都属于噎膈,反胃范畴,现在医学认为其发病多由于食管局部反复损伤有关,常见原因有喝酒,嗜食辛辣烧烤,抽烟,嗜食烫食,反流性食管炎胃酸刺激,亚硝酸盐刺激有关,这些因素导致食管局部粘膜屏障作用被破坏,食管上皮细胞突变形成恶性肿瘤,中医也同意这方面的认识,治疗就是恢复食管局部的这层保护粘膜,中医称这层保护为津液,那为什么选这个方子那,一是食管,肺等上部津液的运化不正常,古人通过大小青龙汤来处理,即在上之水由青龙统治,用青龙汤;在下之水由真武统治,用真武汤。再上之水需要化为津液而使得口不渴,口腔食管,肺等高位器官得到滋润,下不水液得到渗利而使得水走水道而不注谷道,从而不出现下利腹痛,下肢肿等等症状。

食管癌早期主要表现就是噎膈,吃硬东西阻挡感,难以下咽感,后期随着肿瘤长大,环绕整圈食管壁,水都下不去,还不断的往上泛吐清水或清洗痰涎,现代医学认识食管有腺体自分泌功能,一天可分泌ml液体,这些液体下不去只能吐出来,呕吐清洗痰涎的机理在中医看来就是水不化津,符合中医心下有水气的病机,小青龙汤条文明确记载: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其中或噎的方后注去麻黄加附子一枚,正合食管癌病机。症见:进食梗阻感,进食固体食物尤甚,有的水谷均难下咽,同时伴泛吐大量清水或清稀痰涎,舌淡有白苔的食管癌患者,其中半夏配附子属于十八反的用药范畴,类似海藻配甘草,通过药性的相反相激,以毒攻毒,方能治疗大病,重病,而且十八反,十九畏都是后世提出来的,伤寒论的经方记载中存在大量这种应用的方剂,如:小青龙加附子汤中附子配半夏可治疗食管癌,附子粳米汤中附子配半夏可治疗癌性腹痛,瓜蒌瞿麦丸中附子配天花粉可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癌症,还有常用的人参配五灵脂,都是用的这种有毒相反的十八反或十九畏药对,起到非常方治非常病的作用,但在具体应用时一定要向有经验的药师咨询,不可自行服用,以防中毒。

注:附子有毒,附子和半夏属于十八反,需要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应用本方剂。所出推荐方剂多为经方,都是本人临床验证过简便廉验之方,但仅供交流、学习、探讨之用。如欲应用,请附近就医,正规诊疗。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欢迎转载交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hia.com/wzrs/47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