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痛经怎么防治与调理

白癜风擦什么药膏 http://m.39.net/pf/a_4639937.html

作者王明惠

北京市丰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医师

月经是女同胞的“老朋友”。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时候这位“老朋友”一点儿也不友善。每当月经来临做客时,会让不少女性朋友腹痛不已,饱受折磨。这种“经行腹痛”的痛苦,就是临床上常见的痛经。痛经,属月经病范畴,是妇科常见病症。指月经来潮及行经前后出现的下腹部疼痛,或伴腹胀、乳房胀痛,或胸胁胀痛等特征。对于痛经,如何防治与调理,本文分别从中医、西医的角度来谈一谈。

中医对痛经的认识从中医学来看,引起痛经的病因病理可以概括为一虚一实两大类型。一般来说,月经前痛,多属寒凝气滞;月经期痛,多属气滞血瘀;月经后痛,多属气血虚损。一“不通则痛”属实

多因于感受寒凉,寒凝气滞及情绪抑郁,肝气不舒,气机不畅而引起。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有些女性为了显示自己的姣好身材,会将小蛮腰毫无保留地展露出来,表面上看起来热辣非凡,实则体内正在逐渐被“冰山”占据;部分人甚至在经期仍然毫无顾忌地吃一些寒凉食物、冰镇饮料,这就容易造成寒湿之邪乘机入侵人体。也有部分女同胞由于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郁闷,心情经常处于抑郁状态,日久就会使肝气疏泄不利,气机郁滞。气为血之帅,是推动血液运行的,气推不动了,血液流动也就变慢,逐渐形成瘀血。瘀血停留在子宫里,就会引发经痛。

二“不荣则痛”属虚

多由气血亏虚,胞宫(子宫)失于营养而导致。这类女性往往脾胃功能不佳,吃进去的东西不能正常消化吸收,或者为了保持身材而长时间过度减肥,引起营养不良,日久导致气血亏损。而来月经的时候,气血会更加亏虚,导致痛经。由此引发的痛经,用手按着会稍有缓解,中医所谓“虚则喜按”。还有的女同胞先天气血不足,体质素虚,或因房事过于频繁,损及肝肾,伤精耗血。来月经的时候,更是气血亏虚,以致小腹作痛。肝肾亏损导致的痛经,往往还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

西医对痛经的认识西医把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大类。一

原发性痛经指盆腔不伴有器质性病变者,又称“功能性痛经”。

多见于青春期,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以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日后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或伴腰骶部疼痛及其他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呕吐、面色苍白、手足厥冷等,影响工作及生活。

继发性痛经系指因盆腔器质性病变而致的痛经,如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炎、宫内异物等。

一般认为与精神神经性、内分泌因素及子宫因素引起子宫过度收缩、子宫缺血、缺氧有关。

痛经的防治与调护预防调护

痛经患者首先要注意经期保暖,避免受寒。来月经前及经期尽量不吃生冷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有营养的健康食物。避免淋雨受风,经期不要用手沾凉水,更不能冲冷水澡。月经期间,宫颈口微张,在洗热水澡时候要注意防护,内裤贴身物品要整洁。在办公室工作者,要适当活动,或散步,或慢跑,以助气血流通。夏日则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空调房间停留。

其次,可选择温水袋小腹热敷,热毛巾、盐水袋也可。以此温通经脉,调节气血,减轻疼痛。此外还可以通过精神调节来缓解疼痛。痛经女性情绪容易激动,而且易怒,此时可以多到外面散散心,消除紧张和顾虑的情绪,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尤其不要生闷气。缓解痛经的有效方法还可以通过适当的休息以及饮食治疗来调节。

西医治疗

如果采用日常调护措施仍无法有效缓解痛经,这就需要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需特别强调的是,采用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病情表现,酌情选择如下药物(见表1)。

此外,月经期应尽量避免做不必要的妇科检查及各种手术,防止细菌上行感染。如果是继发性痛经,要积极正确地治疗原发病,以祛除引起痛经的隐患。表1调理女性痛经的常用西药及用法药物类型药品名称服用方法解痉止痛阿托品1次0.3~0.5mg,每日3次;或-2片口服,1次5~10mg(1~2片),每日3次。镇静药苯巴比妥(鲁米那)1次30mg,每日1~3次。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布洛芬缓释片口服,一次1片,早晚各一次。性激素乙烯雌酚1次0.25~0.5mg,每日1次,于月经第五日开始连服22日,连续应用3个周期。中医治疗

1.辩证论治(见表2)

表2辨证论治女性痛经的处方及用法类型痛症服用方法气滞血瘀型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量少或行经不畅,经色紫暗有块,块下痛减,经净疼痛消失;或伴胸胁乳房作胀,舌质暗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治宜理气化瘀止痛。药用当归、赤芍、桃仁、枳壳、延胡索、五灵脂、牡丹皮、乌药各9g,红花、川芎、甘草各6g。每日1剂,水煎服。寒凝血瘀型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拒按,经量少,色暗有块;畏寒肢冷,恶心呕吐,舌暗,苔白腻,脉沉紧。治宜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药用延胡索15g,茯苓12g,小当归、苍术、川芎、蒲黄、五灵脂、赤芍各9g,茴香、干姜、没药、甘草各6g,肉桂3g。每日1剂,水煎服。

气血虚弱型经期或经净后,小腹隐痛、喜揉按,月经色淡量少,质稀,伴神疲乏力,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苔薄,脉沉细。治宜益气养血,调经止痛。药用党参、黄芪各15g,乌药、白芍、熟地黄、当归、延胡索各12g,川芎、香附各6g。每日1剂,水煎服。脾肾阳虚型性激素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而喜按,得热则舒,经行后期,量少、色淡而质稀;腰膝酸冷,小便清长或夜尿多,舌淡红,苔白润,脉沉。治宜温经散寒,暖宫止痛。药用芍药、党参各15g,当归、狗脊、桑寄生、续断、阿胶各12g,桂枝、吴茱萸、川芎、干姜、甘草各6g。每日1剂,水煎服。

2.中成药治疗(见表3)

表3调理女性痛经的常用中成药及用法

药品名称适应类型服用方法延胡索止痛片适用于各型痛经每日3次,每次5片。益母膏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

每日3次,每日10ml。

艾附暖宫丸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每日2次,每次9g。十全大补丸适用于气血虚弱型痛经每日2次,每次10g。

3.中药药膳治疗

(1)三花止痛粥/茶

玫瑰花、月季花各9克,红花3克,粳米两小把。先将三花研成粗末,粳米淘洗干净后倒进锅中,加入适量水煮粥,粥沸后,放入三花研成的末,搅拌均匀,煮至粥成,温热服用。

也可以将三花研成粗末泡茶,倒入沸水焖泡上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一般连用3~5个月经周期,痛经就能得到有效缓解甚至完全根除。需要强调的是,不论熬粥,还是泡茶,仅适合在月经前服用。

因此,一定要算准自己的月经周期,在月经前几日服用。若月经已经到来,就无需再服用。

(2)姜艾薏苡仁粥

干姜、艾叶各10克,薏苡仁30克。将干姜、艾叶水煎取汁,将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药汁同煮至熟。

本方具有温经、化瘀、散寒、除湿及润肤功效,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3)红花暖宫蛋

取鸡蛋1枚,打开个口,放入红花3克,搅匀蒸熟即成。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开始吃,1天吃1个,连吃9天,然后等下个月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再开始服用,持续服3~4个月经周期,可以疏散瘀血、温暖子宫。适合气虚血瘀型痛经。

(4)楂葵散

山楂30g,向日葵子15g,红糖60g。将山楂、向日葵子烤焦后研末,加红糖拌匀,分2次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于经前1~2天开始服或经来即服。每次月经周期服2剂,连用1~2个月。功效活血化瘀,收敛镇痛,补中益气。主治气血虚弱型痛经。

(5)马鞭草汤。马鞭草60g,山楂、红糖各30g,黄酒30ml。将马鞭草、山楂加水煎2遍,两次煎汁混合,加入红糖,黄酒,早、晚分服。通经止痛,活血化瘀。主治气滞血瘀型痛经。

最后,还是要提醒各位女性,要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特别是经期一定要注意保暖,且保持心情放松愉快。

责任编辑:陈涓

新媒体编辑:裴玥

校对:吴叶凡

审核:段西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hia.com/wzrs/5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