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青岛CityWalk里院行,我们记录

盖博士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与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一样,里院建筑是青岛地域性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

百年过去,那些曾经辉煌过的里院已渐渐失去光泽。

它们一部分在旧城改造中被人们摧毁、拆除,

而弥留至今的里院也大多年久年修、破败不堪,

沦落成为闹市中的“棚户区”。

图片来自仁甲看见

据了解,在胶州路、四方路、海泊路等里院建筑群

正在进行“青岛湾第二期”的老城改造,

它们正在被征收,即将经过改造,焕发新机。

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青岛书房发起了漫步青岛citywalk里院行活动。

通过一系列很有挑战性的任务设计,让高中生们探索里院的过去与未来。

亲临这样一个凝缩的历史点,参与城市发展的进程。

在游戏设计上,和第一期银海小学国际部一年级小学生的城市观察行不同。

在考虑到高中生知识量和体力等因素后,

我们把任务的难度提高了一些,也设置了采访环节。

让青岛九中的学生参与到亲历老城社会改造,调查老城区的生活这样的社会议题里。

里院的过去

像一个社会学家一样

探索老城的生活符号

在《漫步青岛》作者小妍老师的带领下。

参观《捉迷藏》的取景地黄岛路里院,简单了解里院的结构和历史。

小组领到任务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进行周密地路线规划和分工。

根据任务牌的指示,观察老城区的生活。

采访当地的居民,了解老城区的生活状态。

里院的现在

参观改造的里院客栈

在里院客栈

目睹了里院翻修后里院新生的气象与活力。

里想院望

头脑风暴

像个建筑师一样去规划里院的未来

图片来自上官慧羽

回到青岛书房,在进一步了解里院的历史之后。

同学们在头脑风暴的环节里,畅所欲言:

他们看到的问题,他们的里院构想。

她说,她在采访环节中,看到了老城里居民的生活状况。

他们来自哪里,他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他说,老城的设施太老旧了,

应该要重新进行排水设施的改造。

在这些切实可行的里院构想里,

我们看到这群高中生的社会担当。

他们不仅想到解决里院的设施

也开始思考曾在里院生活的居民,他们与里院改造的关系。

一位小组的里院改造方案

活动之后的

一个惊喜

在活动结束后,我们发现了半岛都市报的一篇报道。

我们参观的广兴里正被改造成一家博物馆,

这个项目和我们同学的博物馆建造的想法完全一致。

半岛都市报报道

头脑风暴环节中,同学们关于里院改造想法简记

正在改造的广兴里

另外更让我们惊喜的是,

青岛里院已经落户在了百度地图,

在地图上就可以找到青岛的老里院。

城市的记忆是什么呢?

冯骥才先生说“承载这些记忆的既有物质的遗产,也有口头非物质的遗产,城市的最大的物质性的遗产是一座座建筑物。

还有成片的历史街区、遗产、老街、老字号、名人故居等等。

它们纵向地记忆着城市的史脉与传衍,横向地展示着它宽广而深厚的阅历。

并在这纵横之间交织出每个城市独有的个性与身份。”

在活动后,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位高中生的里院行感悟,让我们倍受感动。

一位小市民,因一场活动,亲历一场关于老城区改造的现场。

他开始关心尚未了解的城市历史

他开始思考城市发展中,人与城市的关系、新城与旧城的平衡等这些关系。

这亦是我们发起这次活动的“里”想“院”望。

我们记录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特别感谢

里院客栈

摄影师大熊老师

《漫步青岛》作者梁妍

青岛九中老师匡文超

对于活动的支持与配合

漫步青岛citywalk计划

Citywalk是曾风靡在香港、日本、上海的小众城市体验活动。借由步行,通过专业知识背景的导游,近距离观察一座城市的细枝末节,了解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散步才是亲近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

青岛书房承接大小团体,非商用的私人定向定制城市漫步citywalk服务。

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到

1城市建筑观察学体验

皆由导游的引导下,观察城市体验青岛丘陵地形对建筑布局的影响,观察藉由民国时代中西方文化碰撞,青岛建筑体现的中德日建筑元素的综合运用。

2专业知识背景的导游

从事城市规划、历史等工作的导游,他们对老城区的建筑如数家珍,跟着他们游玩游玩会体会到海量的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历史学知识。

3定制化服务

非到此一游的打卡式游览,时间宽松。

第一期回顾青岛书房X银海小学国际部城市观察行

漫步青岛

去老城散步才是打开秋天的正确方式

如果您对老城探索感兴趣。

可以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hia.com/wzrs/71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