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西医实践技能第一站16号题

什么原因得白癜风的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5989991.html

简要病史:男性,55岁,上腹隐痛不适2个月,呕吐咖啡色物1天。

要求:围绕以上主诉,口述应如何询问该患者的现病史及相关病史的内容。

分值:10分

评分标准5月29日16号题

总分:10分

一:问诊内容(9分)

(一)现病史(7分)

1.根据主诉进行问诊

(1)有无发病诱因?呕吐物的颜色、量、次数?上腹隐痛性质、程度、放射,是否与进食有关?

0.5分

(2)是否伴有头晕、心悸、乏力、出汗、手足发冷及黑便等?

1分

(3)呕吐前后上腹疼痛是否有变化?有无便秘、口苦、心烦、易怒、胁痛?

1分

(4)结合中医十问了解目前疾病的情况。

1.5分

2.诊疗经过(2分)

(1)医院诊治?是否做过心电图等检查?

1分

(2)用过何种药物治疗?效果如何?

1分

3.一般情况(1分)

发病以来精神状况、饮食、睡眠及大小便情况。

1分

(二)其他相关病史(3分)

1、既往类似病史、家族史、药物、食物及其它物质过敏史。

0.5分

2、既往有无肝炎、肝硬化病史及酗酒史?有无血吸虫病史、胃病史、胆道疾病史等?

1.5分

二:问诊技巧(1分)

弘图教育安卓医考老师警示:禁止把问诊技巧回答,这是考官印象分!

(一)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0.5分

(二)能够围绕免病情询问。

0.5分

中医病案摘要31:

王某,女,65岁,已婚,农民。年4月1日初诊。

患者15年前因阑尾穿孔曾行腹部手术,术后5年开始反复出现腹部疼痛,按之疼痛加剧。现症:腹部疼痛较剧,痛如针刺,痛处固定,经久不愈,舌质紫黯,脉细涩。

请与胃痛相鉴别。

时间:25分钟分值:20分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中医疾病诊断

腹痛

中医证候诊断

淤血内停证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以腹部疼痛为主症,诊断为腹痛。(1分)

2.有腹部手术史,腹部疼痛较剧,痛如针刺,痛处固定,经久不愈,舌质紫黯,脉细涩,辨证为瘀血内停证。(1分

3.腹部术后,血络受损,瘀血内停,气机阻滞,脉络不通而引发本病。(2分)

中医类证鉴别

(助理无需掌握)

1.胃处腹中,与肠相连,腹痛常伴有胃痛的症状,胃痛亦时有腹痛的表现,常需鉴别。

2.胃痛部位在心下胃脘之处,常伴有恶心、嗳气等胃病见症。

3.腹痛部位在胃脘以下,上述症状在腹痛中较少见。

中医治法

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方剂名称

少腹逐瘀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

及煎服法

川芎9g赤芍15g当归12g蒲黄9g(包煎)五灵脂6g(包煎)没药6g延胡索15g肉桂3g(后下)干姜6g茴香6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中医病案摘要32:

闫某,男,46岁,已婚,干部,年7月20日初诊。

患者大便稀溏1年余,病情时轻时重,每因抑郁恼怒而加重。现症:腹痛而泄,腹中雷鸣攻窜作痛,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请与痢疾相鉴别。

时间:25分钟分值:20分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中医疾病诊断

泄泻

中医证候诊断

肝气乘脾证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以便次增多,大便稀溏为主症,诊断为泄泻。(1分)

2.腹痛而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而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辨证为肝气乘脾证。(1分)

3.情志不遂,肝气不舒,横逆犯脾,脾失健运,而引发本病。(2分)

中医类证鉴别

(助理无需掌握)

1.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的病证。

2.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便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大便不带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无腹痛。

3.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

中医治法

抑肝扶脾

方剂名称

痛泻要方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

及煎服法

防风9g陈皮9g白术12g白芍12g柴胡9g香附9g

木香6g茯苓12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中西医病案摘要31:

古某,男,48岁。年2月28日初诊。

患者1周前与人争执后出现胸闷不适。近日夜间每因胸痛而醒,胸痛较剧,呈刺痛,持续10分钟左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现症:胸痛较剧,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加重,伴有胸闷。有吸烟史10年,既往有“血脂异常”3年。

查体:T36.8℃,P78次/分,R18次/分,心界不大,心率78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舌质紫暗,脉弦涩。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1~V4导联ST段压低O.1mV,T波低平。肌钙蛋白I(-)。

时间:25分钟分值:20分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中医疾病诊断

胸痹

中医证候诊断

心血瘀阻证

西医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

西医诊断依据

①患者有血脂异常、吸烟史。

②情绪激动后胸闷不适。胸痛呈刺痛,持续10分钟左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

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1—V4导联ST段压低0.1mV,T波低平。肌钙蛋白I(-)。

中医治法

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方剂名称

血府逐瘀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

及煎服法

桃仁12g,红花9g,当归9g,生地黄9g,川芎4.5g,赤芍6g,牛膝9g,桔梗4.5g,柴胡3g,枳壳6g,甘草6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和方法

①立刻休息。

②药物治疗:硝酸甘油可用0.5mg,置于舌下含化;硝酸异山梨酯可用5~10mg,舌下含化。

中西医病案摘要32:

高某,女,45岁,已婚,工人。年2月8日初诊。

患者双侧乳房肿块伴胀痛6个月。肿块和胀痛月经前明显,经后肿块稍有缩小,疼减轻,乳头有时有白色溢液,月经量少色淡,腰酸乏力。月经史无异常。

查体:双侧乳房有结节样及片块样肿块,按之疼痛,肿块质韧不硬,表面不规则,

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辅助检查:B超提示双侧乳房内散在多个不均匀的低回声区。

时间:25分钟分值:20分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中医疾病诊断

乳癖

中医证候诊断

冲任失调证

西医诊断

乳腺增生病

西医诊断依据

①双侧乳房肿块伴胀痛,月经前明显,经后肿块稍有缩小,疼痛减轻,乳头时有溢液。

②双侧乳房有结节样及片块样肿块,按之疼痛,肿块质韧不硬,表面不规则,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③B超提示双侧乳房内散在多个不均匀的低回声区。

中医治法

调理冲任,温阳化痰,活血散结

方剂名称

二仙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

及煎服法

仙茅9g,淫羊藿9g,巴戟天9g,当归9g,黄柏4.5g,知母4.5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和方法

①疏导情志,配合药物局部外敷、针灸、激光照射、磁疗等。

②药物治疗:维生素类药物(口服维生素B6、维生素E、维生素A)、激素类药物(黄体酮、达那唑、丙酸睾丸素等)。

未完待续......

每日一练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hia.com/wzrs/81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