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猜两味中药上一期人参银柴胡

给你两张图片

你能用你的火眼金睛看出它的原型吗

相似的功效

你能从中精准判定它们的真身吗?

中药小课堂来给你讲讲中药的知识

我们每期会让你猜两味中药

并在下一期公布答案

这是一场知识盛宴

快来猜猜看吧!

现在揭晓谜底的时刻到了!

上期给大家猜的是人参、银柴胡

人参GINSENGRADIXETRHIZOMA来源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ginseng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

相关名

山参、高丽参、园参、移山参、红参、边条参、糖参、白参、生晒参、白干参、掐皮参、大力参、红参、直别参、白参、生晒参、高丽参、大力参、人葠、棒棰、朝鲜参、朝鲜人参、黄参、吉林参、神草、金井玉阑。

产地

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主为栽培品。

图片

来源教材

采收加工

多于秋季采挖,洗净;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园参除去支根,晒干或烘干,称“生晒参”,如不除去支根晒干或烘干,刚称“全须生晒参”;林下参多加工成全月须生晒参。

近来研究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加工人参,可防止有效成分总皂苷的损失,提高产品质量,其产品称“冻干参”或“活性参”。

性状鉴别

药材

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3~15cm,直径1~2cm。表面灰黄色,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下部有支根2~3条,并着生多数细长的须根,须根上常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出。根茎(芦头)长1~4cm,直径0.3~1.5cm,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艼)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芦碗)。质较硬,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纹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裂隙。香气特异,味微苦、甘。

或主根多与根茎等长或较短,呈圆柱形、菱角形或人字形,长1~6cm。表面灰黄色,具纵皱纹,上部或中下部有环纹。支根多为2~3条,须根少而细长,清晰不乱,有较明显的疣状突起。根茎细长,少数粗短,中上部具有稀疏或密集而深陷的茎痕。不定根较细,多下垂。

饮片

呈圆形或类圆形薄片。外表皮灰黄色。切面淡黄白色或类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纹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裂隙。体轻,质脆。香气特异,味微苦、甘。

性味归经

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

性能特点

本品甘而微苦,微温而不甚燥热,药力强大,为补气强身之要药。既善大补元气,治气虚欲脱;又善补脾肺之气,治脾肺气虚诸证;还能补气而生津、安神、益智,治津伤口渴、消渴、心神不安、惊悸健忘等。

功效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妙记

vv

记忆场景:电影《青蛇》

1.法海僧人生脾气废神;

法海僧人(僧人谐音人参)生脾气费神;

2.人参功效:生津补脾,大补元气,益肺,安神。

主治病证

(1)气虚欲脱证。

(2)脾气虚弱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

(3)肺气虚弱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

(4)热病津伤的口渴,消渴证。

(5)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健忘。

配伍

人参配附子

人参甘温补气,力宏固脱;附子辛热回阳,补火救逆。两药相合,大补大温,益气回阳,治亡阳气脱效佳。

人参配蛤蚧

人参甘温善补肺气,蛤蚧性平补肺益肾。两药相合,补肺益肾而定喘嗽,治肺肾两虚,动辄气喘甚效。

人参配麦冬、五味子

人参性温补气,麦冬寒凉滋阴,五味子酸收敛阴。三药相合,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为治气阴两虚之口渴、多汗,以及消渴所常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大补元气可用15~30g,文火另煎,与煎好的药液合对,或频频灌之;研粉,一次1g,一日2次;或入丸散。野生人参功效最佳,多用于挽救虚脱;生晒人参性较平和,适用于气阴不足者;红参药性偏温,多用于气阳两虚者。

使用注意

为保证人参的补气药效,服用人参时不宜饮茶水和吃白萝卜。因属补虚之品,邪实而正不虚者忌服。反藜芦,畏五灵脂,恶莱菔子、皂荚,均忌同用。

药理

本品有兴奋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学习记忆、抗休克、强心、抗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增强机体抗应激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调节糖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以及使促性腺激素释放增加等作用。

故事

从前,在东北山村,有一对兄弟,于冬天带上弓箭、皮衣和干粮,上山去打猎。上山的第二天,狂风大作、雪花纷飞,大雪下了三天三夜,山路全被大雪覆盖,迷了路的兄弟俩无法出山。他们找了棵空心大树藏身,为了节约粮食,又挖些草根充饥。偶然发现有一种大拇指粗的草根,形状像人的胳膊和腿,放到嘴里一尝,甜津津的,吃了这东西,他们感到浑身更有劲了,有时吃多了还会流鼻血。因此,他们每天就只吃一点儿。

直到第二年开春,兄弟俩才满载着猎物下山回家。村里的人以为他俩早死了,见他们又白又胖地回来,都奇怪地问他们:“吃了什么好东西,长得这么结实?”兄弟俩拿出草根给大家瞧,大伙儿都说这东西长得像人的身体,这形如“人身”的根被后人称为人参。

银柴胡YinchaihuSTELLARIAERADIX来源

本品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dichotomaL.var.lanceolataBge.的干燥根。

相关名

银胡、银州柴胡、鳖血制银柴胡。

图片

图片点击可放大

产地

主产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等地。

采收加工

春、夏间植株萌发或秋后茎叶枯萎时采挖;栽培品于种植后第三年9月中旬或第四年4月中旬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鉴别

本品呈类圆柱形,偶有分枝,长15~40cm,直径0.5~2.5cm。表面浅棕黄色至浅棕色,有扭曲的纵皱纹和支根痕,多具孔穴状或盘状凹陷,习称“砂眼”,从砂眼处折断可见棕色裂隙中有细砂散出。根头部略膨大,有密集的呈疣状突起的芽苞、茎或根茎的残基,习称“珍珠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较疏松,有裂隙,皮部甚薄,木部有黄、白色相间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甘。

栽培品有分枝,下部多扭曲,直径0.6~1.2cm。表面浅棕黄色或浅黄棕色,纵皱纹细腻明显,细支根痕多呈点状凹陷。几无砂眼。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折断面质地较紧密,几无裂隙,略显粉性,木部放射状纹理不甚明显。味微甜。

性味归经

甘,微寒。归肝、胃经。

性能特点

本品甘而微寒,主以清泄,略兼益养,入肝、胃经。善退虚热、清疳热。有退热而不苦泄、理阴而不升腾之长,为治虚热骨蒸之专药。

功效

退虚热,清疳热。

主治病证

(1)阴虚发热,骨蒸劳热。

(2)小儿疳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本品微寒,故外感风寒及血虚无热者忌服。

故事

柴胡和银柴胡均有祛邪退热的功能。但是在古代,柴胡和银柴胡并没有区分,而是混淆用的。                         

直到有一次,有一个叫刘翰的商人,他经过银州,听说银州这里盛产柴胡。他心想,自己家乡的柴胡产量比较少,供不应求,这不正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于是购进了大量的柴胡带回去。回去后,再高价卖给人们,由于当地的药店柴胡不足,所以有很多病人前来求购他的柴胡。 

但好景不长,正当他生意红火的时候,村里的张老五把他告到了衙门,他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仔细一想,近来也没有得罪什么人啊。到了衙门才知道,前些日子,张老五因为发热,去药店抓药,可是不巧,药店里的柴胡缺药了,于是想到了刘翰,就来他这里购买了一些柴胡。奇怪的是,连服用了好几天的药,病情也不见好转。以前得这个病时也是这个方子,并且很快就好了,是不是柴胡的问题,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老五再去找其他药店,终于买了一些本地的柴胡,这回去才吃一天,病就好得差不多了。所以,老五怀疑刘翰卖的是假药,将他告上了衙门。 

刘翰直喊冤枉,他在银州购进药柴的时候,都是通过正规渠道,并且还专门请了大夫验了货。正在这时,张老四来到衙门,说是要感谢商人,说他的药好,药到病除。原来张老四,长期发热,吃了不少本地的柴胡都不见好,前些日子,听说商人在外地购进了一些好的柴胡,就买了试试,没想到,试了之后,发现这药效果真的是好,身体一天天在好转。适才听邻居说刘翰因卖假药被弟弟告了,都不敢相信,这才赶过来跟县长大人说明。

正当县长大人左右为难的时候,门外有一鹤发童颜的老者求见。老者自称是一个云游四海的大夫,刚才在外面听说了事情的原委,心里已经有了数,于是毛遂自荐。县长大人看了看老者,觉得他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便应允了他。老者要求看看刘翰从外地购进的柴胡和本地产的柴胡,过了一会儿,衙门的人就送来了两个不同产的的柴胡。老者看了看后,更加肯定了自己心里所想的,于是侃侃道来:“大家仔细看这两个柴胡,虽然外貌相似,并且也都有退热的功能,但是刘翰从银州购进的柴胡根是白色的,这种柴胡善于清虚热,除疳热,而你们本地柴胡却长于解表退热。张老五新病,感受了表邪而导致的发热,所以用刘翰的柴胡效果不好,而用本地的柴胡效果很好。张老四是久病,阴虚发热,所以用本地的柴胡效果不好,而用刘翰的柴胡却有奇效”。    

听了老者的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后来,因为银子为白色,并且那种根为白色的柴胡也是在银州盛产,所以称之为“银柴胡”,以示区分其它柴胡。 

下面是今天的题目

留言告诉我它是什么,

答案将在下期公布哦!

编辑/丁杰审核/何自慧







































白癜风的原因
白癜风的症状及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hia.com/wzxs/39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