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权医院中心实验室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相关性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机体胰岛素分泌障碍或相关受体缺陷引起,由于血液中长期存在高浓度的葡萄糖,易导致各种器官如眼、肾、心血管、神经及肝脏等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
而细菌性肝脓肿是指化脓性细菌通过各种途径侵入肝脏,并在肝内定居形成化脓性病灶,因为肝脏内有丰富的血供,所以一旦发生感染,大量的细菌内毒素就会进入全身血循环,引起脓毒症,最终因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死亡。然而对于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人群,常合并神经血管及其他器官的病变,痛阈升高,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下降,肝脓肿疾病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不典型,掩盖了病情,使得此类疾病在临床上常发生漏诊。另外,糖尿病患者长期在高血糖状态下,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细胞的趋化吞噬作用和杀菌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更易于发生感染,菌血症导致的肝脓肿也被认为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因此,能够正确认识和掌握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征变得尤为重要。
糖尿病合并肝脓肿常见的诱因及伴随疾病为肺炎、胆道疾病和泌尿系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入侵途径包括胆道疾病、血行感染和直接蔓延三种,以血行感染最为常见。
糖尿病合并肝脓肿常见发生于中年男性人群,好发于肝脏右叶,临床表现有寒战、发热(>39℃)、上腹部胀痛、恶心及呕吐、食欲差、乏力等,查体有肝脏肿大、肝区叩击痛和黄疸。伴有反应性肺炎患者,会有咳嗽咳痰等症状,查体可发现右下肺有湿罗音。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严重者白细胞和血小板将降低;肝功指标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升高,血清白蛋白下降。
影像学检查:最简便最经济的检查手段是肝胆胰脾B超,典型的征象为肝内可见不规则弱回声或无回声包膜内有不规则的暗区包块;上腹部CT平扫表现为靶征,即病灶中央有明显的低密度坏死区,周围有新鲜的纤维肉芽组织增生形成脓肿壁,强化CT周边显示外周肝组织有明显的充血带,有时会出现肝内积气。对于疾病早期患者,影像学表现可能不够明显,难以与肝血管瘤等疾病鉴别,但在疾病中后期就会出现上述典型的影像学特征,所以在此期间,要定期复查B超和(或)CT。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应该早发现、早治疗。一旦高度怀疑此病,应立即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遏制疾病进一步发展,否则任其自由发展的话,会造成全身多处迁徙病灶,如肺脓肿、脑脓肿或眼内炎等,轻者致残,重者死亡。因此,对于中老年糖尿病人群,尤其是平时血糖控制不理想者,一旦出现寒颤发热,检查发现肝脏占位,那么一定要考虑并发肝脓肿可能。
对于不同病情阶段的患者,我们应该采取治疗的个体化:
治疗原则1.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严格控制血糖,加强营养;
2.脓肿尚未液化之前,可经验用药,采取强有力的抗感染治疗,如三代头孢+甲硝唑联合治疗,必要时给予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定期复查B超或CT;
3.脓肿较小时,可保守行消炎、保肝及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
4.脓腔较大伴有液化时,可行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置管引流术,脓液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待结果汇报时更改敏感性的抗生素;
5.当脓腔位于肝脏表面且破溃到腹腔或脓肿位置较深时,为避免穿刺到肝内大血管或进入胸腔引起气胸,可考虑开腹行手术治疗。
对于糖尿病和并细菌性肝脓肿的预防,前提是控制血糖,合理饮食,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少吃一些油腻煎炸及辛辣刺激的食品,不抽烟,少喝酒,早睡早起,运动身体。
更多人在看慢性乙型肝炎母亲可以哺乳吗?
伤肝杀手:熬夜发脾气,爱肝护肝四步走!
警惕!很多人都用过这些不靠谱的肝炎治疗法!
肝癌三部曲肝炎一不小心就会变肝癌
给乙肝患者的7个运动建议
↓↓↓点击"阅读原文"和下方广告栏
汇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