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文化的博大,从蝙蝠的屎夜明砂一味著

论中医文化的博大,从蝙蝠的屎

——夜明砂:一味著名的中药说起

巴塔人文

-01-:30优质原创作者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是举世有目共睹的。塞外的康熙、乾隆的痴迷就不用说了,西洋的利玛窦、汤若望的景仰就更不用说了,光是从我们自己能引用几句孔子或《尚书》的名言警句就好像学问渊博得不得了就可以看出,中华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精深博大。

蝙蝠

就说最近大家纷纷讨论的蝙蝠吧,有人说它是“移动的病毒库”,还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分析病毒的存在有着怎样的规律。

其实,没这么精妙深奥,我们老祖宗早就对蝙蝠有了深刻的认识,还是对人类大有益处的认识。

关于蝙蝠的屎

这就是蝙蝠的屎,文雅一点说,叫粪便,其实是一味很著名的中药,学名就叫——夜明砂。根据中医学家的研究,这种屎的功效是:

“具有清肝明目,散瘀消积之功效。用于青盲,雀目,目赤肿痛,白晴溢血,内外翳障,小儿疳积,瘰疬,疟疾。”

那怎么吃呢?

“内服:煎汤,布包,3-10g;或研末,每次1-3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以上资料来自百度百科,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认证,权威性不容置疑。

夜明砂

由此引申开来,中华文化的重要特色,就是兼容并包,而且能够变废为宝。

还是以中药为例。

有一味药,叫做“人中黄”,是将甘草的碎末放置在竹筒内,再将竹筒放在人类的粪坑中浸泡一定时间,吸收了人类粪便的精华后,此药便“具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天行热病,温病发斑,大热烦渴,痘疮血热,丹毒,疮疡。”

人中黄

“望月砂”,也是一种中药,是兔科兔属动物,比如东北兔、华南兔等野兔的干燥的粪便。注意,是干燥的,刚拉出来的就不要去吃了,“具有去翳明目,解毒杀虫之功效。主治目翳目暗,疳积,痔瘘。”

望月砂

还有“五灵脂”,中药材名,为鼯鼠科动物橙足鼯鼠和飞鼠等的干燥粪便。“功能主治为:生用行血止痛。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经闭,产后瘀血作痛;外治蛇、蝎、蜈蚣咬伤。炒用止血。治妇女血崩,经水过多,赤带不绝。”

“鸡矢白”,也就是家养的鸡排出的粪便上的白色部分。“性味甘咸,凉。有利水,泄热,祛风,解毒等作用。可治鼓胀积聚,黄疸,风痹等证。”有一点甘甜,又有一点咸湿。

以上中药,都是有经典出处的,绝对不是段子手的杰作。

五灵脂

而近代以来最著名的文学家——鲁迅,也对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有深刻的理解。

他在《父亲的病》一文中,提到了几种神奇的中药:

“起码是芦根,须到河边去掘;一到经霜三年的甘蔗。”

——芦苇的根,必须是河边的才有效,其它地方的不行。甘蔗呢,一定要打过三年的霜,才有用。

“‘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

——蟋蟀呢,必须是原配的夫妻才行,离过婚的就没效果了,必须是一开始就在同一个窝里同居。

“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

——这破鼓也是有用处的,这味中药就是需要敲破了的、老旧的鼓的皮才能做成。新鼓,那肯定是不行的。

鲁迅

从以上引经据典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医文化,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博大精深,持正守拙,不偏新,能怀旧,特别擅长变废为宝,为我所用,“于无声处听惊雷”,即使是屎,有时候也是良药。

周星驰的经典台词

正如周星驰所说:“就算是一张卫生纸,一条内裤都有它本身的用处。”我们的文化如此兼容并包,创新守拙,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呢?

文章来源:

论中医文化的博大,从蝙蝠的屎——夜明砂:一味著名的中药说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hia.com/wzxs/60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