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最权威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
上篇中我们以现代医学对“粪便”药用价值的研究破除了对粪便入药的讥讽和偏见。本篇中我们将看看中医是如何使用粪便类药物的。
中医对人粪便的主要使用形式是金汁和人中黄,二者均为粪便处理后得到的,无异味(可放心食用)。金汁“系取粪入镡,埋于土内,三年取出,莹清如水者是耳”。目前认为其大致类似肠道菌群移植。
上图:《延禧攻略》中金汁成了杀人的武器
人中黄,是用甘草末入于竹筒,塞孔,冬月置于粪缸之内,经春取出,悬挂风处,阴干取用。人中黄的主要成分是甘草酸、甘草素、异甘草素等6种“甘草”成分,但其成分和治疗作用均与甘草显著不同。这些成分有类似激素的抗炎作用。
上图:制备好的人中黄
此外,中医尚将老鼠(五灵脂)、鸡、马(马通汁)、蚕(蚕矢)、麻雀(白丁香)、蝙蝠(夜明砂)、兔(望月砂)、鲸鱼(龙涎香)、鸽(左盘龙)等动物粪便入药。古代人类与动物、自然的距离很近,今天常常连人与人的距离都很疏远了。
中医对粪便类药物的使用目的与适应症,跟现代医学目前的研究不完全一致,但其价值不应轻易否定,因其背后饱含相关临床经验,或许目前现代医学没有认识到的地方会随着研究的深入得到阐释。由于经典方剂是在长期临床过程中千锤百炼、历经验证流传下来的,我们将以经典方剂中的粪便药物为例,看看中医是如何使用粪便药物的。
上图:中医学四大经典,我们就以这里面的方剂为例探讨问题。
上图:Superficies
上图:Depth,将与Superficies探讨中医问题
1、鸡矢醴(岐伯·黄帝内经素问)
组成:鸡矢白干者八合,无灰好酒三碗。
用法:将鸡矢白炒香,加无灰好酒,共煎至一半许,用布滤出其汁。五更(3A-5A)热饮则腹鸣,辰巳时(7A-11A)行2~3次,皆黑水;次日觉足部渐有皱纹,又饮1次,则渐皱至膝上而收效。
主治:臌胀,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之证。
上图:肝硬化腹水,中医称为臌胀
Superficies:臌胀是以腹大如“鼓”,四肢瘦削或下肢肿胀,腹胀不能食为主要表现,大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肝硬化腹水。方中鸡矢白是鸡粪的白色部分,可“消积下气,通利大小便,盖攻伐实邪之剂也”(张景岳)、“万金不传之宝也”(黄宫绣);无灰酒通畅血脉、御寒行药。两药配合,有利尿通便、消除胀满作用。其无灰酒当为甜醴,才符合方名。
上图:鸡屎白,鸡屎上的白色部分,可通过特殊方法养育大量获得
Depth:鸡屎白的药理研究不多,但在中国的临床实践是有一些的,因此其价值不应轻易否定。鸡屎白常出现在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处方中(蒲宗煦.“鸡七散”治肝硬化.四川中医,),可能是利用其消食、理气、利尿之功效,改善臌胀的症状,未必对“硬化的肝”有改善作用。例如民间仍有用其作为小儿食积偏方者,兽医亦有用鸡屎白治疗牲畜的食积病,这些病本质上没有肝硬化那么严重,但症状上有类似之处。虽然肝硬化患者的肠道菌群的构成和移位与肝硬化的关系已得到证实,但各种改善肠道菌群的措施(可能包括鸡屎白)能否对肝硬化有改善尚不得知。
鸡屎白因其乃“消积下气,通利大小便,盖攻伐实邪之剂也”(张景岳),亦常用于水肿病,甚至被用于尿路结石的治疗。临床实践中并未发现其有显著的通大便作用。
2、鸡屎白散(张仲景·金匮要略)
组成:鸡屎白
用法:右一味,为散,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温服。
主治: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
S:鸡矢白为鸡粪的灰白色部分,中医认为鸡属巽而动风,外应乎木,内通乎肝。鸡鸣于五更,日至巽位,感动其气然也,鸣必鼓翅,火动风生之象。肝-木-风在中医看来是一套的,因此中医认为鸡屎白具有息风止痉作用。
D:鸡屎白用于解痉亦缺乏科学研究,但山西的任化天医生用此方治愈破伤风数十例,疗效据称满意(曲恒瑞.鸡矢白治疗破伤风的观察.中医杂志,),举例如下:
3、独胜散(吴鞠通·温病条辨)
组成:马粪(年久弥佳)
用法:不拘分两,瓦上焙干为末。老酒冲服二、三钱,不知,再作服。
主治:绞肠痧痛急,指甲唇俱青,危在顷刻。
S:绞肠痧,中医认为乃由猝中天地邪恶秽污之气导致的以心腹绞痛为主证的疾病。中医对这个秽浊之气,大多从阴浊性质考虑。吴鞠通言“此方妙在以浊攻浊。马性刚善走,在卦为乾,粪乃浊阴所结,其象圆,其性通,故能摩荡浊阴之邪,仍出下窍”。
D: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有一个绞肠痧案例,发病仓促无马粪时用驴粪代替亦有效,可见虽然从中医理论上说了一通“马”的特殊性,其实用驴粪并非“驴唇不对马嘴”,甚至根据上文中《金匮要略》的记载,鸡屎白也可以治疗“转筋入腹”,可见这些粪便药物均有缓解肠道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上图:蚕沙
4、蚕矢汤(王孟英·霍乱论)
组成:晚蚕沙9生米仁12大豆黄卷12通草3川连6酒黄芩3炒山栀6木瓜9吴茱萸1.8醋半夏3
主治:热性霍乱转筋,热性吐泻。
S:中医霍乱的概念不可与现代医学说所的霍乱弧形杆菌感染划等号,而是以剧烈呕吐、泄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范围可能要比西医所说的霍乱更广。中医常从湿热角度认识这类疾病,蚕矢汤就是代表性方剂之一。方中晚蚕砂为君药,引浊下趋,化浊归清,主治湿热内蕴之吐泻转筋。
D:蚕矢汤中的蚕沙或许也跟之前的马粉、驴粪类似,在这张方剂中发挥解除胃肠道痉挛的作用。这张经典方剂中医用的不算太多,除了霍乱吐泻,现代更多用于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病表现为湿热证者,在缓解痛风急性期症状的有效率上与秋水仙碱相似,如中西药联用效果能进一步提高,除此之外,蚕矢汤治疗的不良反应更小,复发率更低(谷慧敏,等.蚕矢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临床观察.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蚕矢汤的抗炎作用得到实验验证(谷慧敏,等.蚕矢汤加减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及关节液中TNF-α、IL-6、NO、PGE2的影响.中药材,),虽然蚕矢在历代本草文献中均有祛风除湿,治疗痹症的记载,但蚕矢在蚕矢汤的抗炎作用中的重要性有待拆方研究证实。
5、柏叶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寒热孰为主,争论不休)组成:柏叶干姜各三两艾三把(可取炭)用法:右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童便代,张伯臾以黄连代)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主治: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
S:白马通“”性善摄血,其诸主治,专止吐衄崩漏诸血”(黄元御)。但由于现实原因,目前中医使用柏叶汤时用其他药物代替或删此药而为三味之方。传统上认为此方偏温,治疗虚寒出血,阳气虚不能固摄阴血而出血不止,实则颇有争议。如果说是虚寒性出血,为何要用寒药侧柏叶?说是热证就更不对了,这么多热药用在里面。
D:有研究者在脾胃虚寒证胃溃疡出血大鼠模型中做了拆方研究,发现干姜配艾叶无明显促止血、愈溃疡作用,加上侧柏叶后效果大好(梁振钰,等.侧柏叶在柏叶汤中的配伍意义探讨.中华中医药杂志,)。起码提示了侧柏叶的重要作用,可不只是“反佐"那么无关痛痒。可能这张方的作用不在调节寒热,而在止血,主要寒热不太突出者均可使用。
上图:侧柏叶,止血,疗溃疡
6、犀连承气汤(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神昏谵语
组成:水牛角(磨汁)20金汁30生地黄18黄连3枳实5生大黄10
先煮生地、枳实、黄连,后下大黄,汤成去渣,与水牛角汁、金汁和匀,分3次,微温服。
主治:伤寒实热而闭,身热口渴,烦躁而动,揭去衣被,扬手掷足,循衣摸床,便闭尿赤,舌质红绛,苔焦黄或黑糙,脉沉实而数。
S:温病学派对金汁、人中黄的使用颇多,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中医从法象药理学解释其为以浊攻浊,驱邪外出。犀连承气汤证以阳明腑实证而起,入了血分、扰了心神,因此用药时泄热通便、解毒凉血合为一方,打破了温病学说分阶段用药的纸上谈兵式的隔阂,更切合临床实际。
D:从现代医学看,温病是包括鼠疫在内的传染病。如S说所,温病学有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等不同于伤寒学的辨证体系,二者孰是孰非争论了几百年,特别无聊。伤寒学是在以流行性出血热为主要病种的传染病的治疗中建立的,温病则是在鼠疫为主要病种的传染病的治疗中建立的,流行性出血热和鼠疫两种病的起病、发展、结局必然不同,但中医治疗都是辨证论治,并不对因治疗(既不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也不抗鼠疫杆菌,其实受限于科学发展水平,想抗也抗不了,连病原体都搞不清楚呢)。辨证论治,类似于一种支持治疗,调节人体过激的免疫反应,提高人体抗病能力。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伤寒论和温病条辨可以作为中医学临床经典,即使是在流行性出血热和鼠疫很难看到的今天,即使是对许多内伤杂病都有使用价值。犀连承气汤证的表现很有温病高峰期的典型性,各种大热的实证表现,横跨伤寒和温病学说对疾病所分的多个阶段,甚至包含了一些从中医角度认识有些争议的用药,比如一定会有中医师认为这里用黄连太”燥“了,温病要保护阴液。这些纸上谈兵的认识在临床上是得不到印证的。
7、清燥汤方(甘凉法)
组成:麦冬(五钱)知母(二钱)人中黄(一钱五分)细生地(五钱)元参(三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主治:下后无汗,脉不浮而数,清燥汤主之。
S:吴鞠通自己解释道:无汗而脉数,邪之未解可知,但不浮,无领邪外出之路,既下之后,又无连下之理,故以清燥法增水敌火,使不致为灾,一半日后相机易法,即吴又可下后间服缓剂之法也。但又可清燥汤中用陈皮之燥,柴胡之升,当归之辛窜,津液何堪?以燥清燥,有是理乎?此条乃用其法而不用其方。
D:这是一例温病后期邪热伤阴后虚脱,甚至有些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案例。四味经典的养阴药针对性极强。不同于金汁,人中黄的有效成分类似甾体类激素,可能在这种时候更加合适。很可惜,目前无相关研究证实上述论说。
写在最后
中医粪便疗法里仍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除了对于上述经典方剂中粪便药物的作用尚欠缺深入阐述外,例如现代医学用新鲜粪便制备移植物,而中医传统使用陈旧粪便的加工品,其间的差异是什么?现代医学采用灌肠方法避免了胃酸对移植菌群的杀伤,而中医传统采用直接口服,是否疗效受到影响?不同动物(人、马、鸡、驴、老鼠、蝙蝠、蚕等)的粪便菌群是否有差异,是否针对不同的疾病?待相关研究报道后我们再做更新与分享。
《表观的深度》将写成系列中医科普文章,边写边修改。欢迎在留言中表达您的支持与反对,困惑和建议,让更多的人以正确的立场认识我们热爱的中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