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火牛水牛泥牛,青岛这些村,牛

再过7天,就迎来了农历牛年。牛和青岛也有不解之缘。很多青岛人都不知道,青岛市有很多名字中带着“牛”字的村庄,他们不仅村名带“牛”,村民生活、村庄发展这些年也是鼓足牛劲、一天比一天牛!   1赭红洋房写欧韵山村搬迁骑金牛据了解,牛齐前村原址位于灵雀山和牛齐山之间,两面环山,一面环岭,旧村占地约亩,地处山区洼地。据有关记载,清道光至新中国成立前,坐落在山前的人家被称为牛齐前,山后的人家被称为牛齐后。直到年走合作化道路时,两村合二为一,总称牛齐前村。 “你看这两座楼中间的远处,隐约还能看到一个圆鼓鼓的山头,那就是牛齐山。”牛齐前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邹德胜指着被高楼挡住的一处远山,介绍说:牛齐山位于村后,海拔米,面积亩,为土山,只有山顶有石头,有两块不过百吨重的大石头,其中一块像牛肚脐,被称为“牛肚脐石”,此山因此被叫做“牛脐山”,后来慢慢简化演变成“牛齐山”。牛村故事   “十多年前我们村是有名的光棍村,村里地处山洼,连条像样的硬化路都没有。”邹德胜书记回忆说:“你听过‘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吧,说的就是我们村,下雨天路上的泥土粘在自行车的轮子上,车子陷在泥里走不动,你得用棍子一边刮泥巴,一边推着自行车走。”

 

年,随着中德生态园的开发建设,红石崖街道牛齐前社区和另外的1个村居陆续开始旧村改造拆迁,一同搬进了集中安置社区——福莱社区。“旧村的一间屋可以换0平方米的楼房,楼房里还有地暖,农民们再也不用生炉子过冬了,避免了每年冬天一氧化碳中毒的隐患。”邹德胜书记自豪地介绍说:“以前旧村在山洼里,有体力有能力的年轻人都迁走了,村子里剩的绝大多数都是老人,最少的时候整个村子只有多口人。搬进新楼房后,随着周边企业的开发建设,有很多的用工需求,家门口就业吸引很多人又迁回来了,拆迁后牛齐前社区增加了多口人。”社区一角村民住进了地暖房

村民住进了地暖房

 “旧村改造后,我们就不靠种地生活了,牛齐前社区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社统一投资了很多处商铺、房产,农民们可以享受到投资分成,生活有了保障。”邹德胜书记介绍说。   截至目前,福莱社区年集体收入达到余万元。社区居民的剪纸作品社区活动中心2田单昔摆火牛阵双村今奔甜生活即墨牛齐埠村有多年的历史了,齐国田单曾在此摆过“火牛阵”。当时田单收集大量牛后,在五里地外的兰家庄圈养起来,训练时先捆扎一些草人,外边套上燕国军队衣服,草人里面装上牛饲料,牛用角拱开草人肚子就能吃到饲料。等到真正打仗的时候,齐国将士先把牛饿上一顿,然后牛角绑上刀,牛尾巴上点着火,让牛群猛冲向对手,所以叫“火牛阵”,最终大破燕军。东牛齐埠村和西牛齐埠村原来是一个村,在上世纪60年代以一条路为界,分成东西牛齐埠两个村。东牛齐埠村村容村貌牛村故事   1月28日,东牛齐埠村党支部书记董良军向记者介绍,以前东牛齐埠叫“围子外”,西牛齐埠叫“围子里"。当时西牛齐埠有城墙,经济条件比较好的老住户们都在“围子里”住,东牛齐埠条件要差些。随着改革开放,东牛齐埠的村民生活条件也好了起来。董良军年上任以后,就在村南划出一块区域,改革原有耕种基础形式,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发展蔬菜瓜果大棚,搞附加值高的特色种植养殖,村民日子越来越好。随着人口增加,为了减少新建房屋对土地的占用,也改善村民们的居住条件,年村里也搞起了住宅小区,已经开发了6个楼座,每座楼五层,让村民们也享受到了集中供暖供气的城里人生活。现在主要街道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东牛齐埠村党支部书记董良军   牛齐埠村,北靠万华山,据说齐国田单就在万华山旁大破燕军,让牛撞死的燕军的血都流成了河,叫龙华河,据说上世纪70年代老百姓还在此挖出了“龙骨”。西牛齐埠村党支部书记董全福说,东、西牛齐埠两村里出过很多文人名士和传说。其中有位高大先生,县官走到高大先生家门前都要落轿进去与其坐坐。还有位高二先生,传说半夜起来开了门自己走了,结果一夜进了京城。身无分文,遇到一个白胡子老人,老人问高二先生干什么,高二先生说他不知道怎么就出来了,这个人看到高二先生说:“你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于是老人把高二先生带到家里去教书,六年之后,高二先生挣了钱又回到了即墨家乡。村民说,目前村里有位考入清华大学的就是高二先生的后代。东牛齐埠村村容村貌西牛齐埠村村容村貌   目前,西牛齐埠村有居民户,因为该村有很多政府引进项目落地,所以发展很快,像正在打造的综合保税区等将为这片区域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西牛齐埠村党支部书记董全福说:“目前村里的地除了基本农田,几乎都用于项目开发建设,80%以上的村民都做小买卖,靠街的房子基本都是成了网点房,老百姓日子还是很可以的!”西牛齐埠村党支部书记董全福介绍村里上百年的老屋青岛即墨综合保税区   东牛齐埠村党支部书记董良军介绍,齐国当时在牛齐埠这打败了燕军,攻打下城池,城池就位于现在平度的古岘镇,犒赏三军的时候就用的即墨老酒。所以即墨老酒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它是用大黄米放锅里闷成干饭,然后加上曲发酵以后,挤出来的液体就是老酒。如今,即墨老酒也成了即墨的一张闪亮的名片。两位董书记说,董姓是明朝永乐年间从贵州搬到牛齐埠村的,至今已有年的历史了。牛齐埠村有点遗憾的是有一些古文化和老屋等文化遗产没有留存下来,唯一留下来的一处老房子是一位董姓村民家的百年老宅,否则这些文化元素在开展乡村旅游等方面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百年老房东牛齐埠村董氏族谱   3

水牛不知何处去

千亩秋桃笑春风

水牛村建于明朝初年,坊间传说此处古代原有一个大湾,牧童常在此饮牛洗澡。有一个牧童带着九十九头水牛下水,下到湾里却成了一百头,人们把牛涂以记号,结果发现多出一头水牛无记号。村民认为其必是一头神牛,但是大家想要抓住这头神牛却毫无办法。后来大家把这头神牛赶走了,不料村里的其他水牛也跟着走了,后来便以水牛村当做村名。鸟瞰水牛村牛村故事   1月25日,记者驱车来到水牛村,在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一个气派的门楼上书“水牛欢迎您”,左侧写“幹清日月明”,右侧写“政勤村庄美”。从村口到村里大概有一分钟的车程,道路两侧的土地被围了起来,里面种植不少小树,这是什么宝贝?律家庄水牛村联合支部党总支书记蔡启雷告诉记者,这是村里专门引进的秋雪蜜桃树苗,这个桃园面积有多亩。水牛村入口水牛村街道   在村里转一圈下来,记者感觉最深的是整洁,整个村里的街道都十分干净,可以说都没有卫生死角。街道上划有停车线,各家的车都在线内整齐停放,配上各家墙上的宣传画和标语,干净利落又有韵味。水牛村党支部书记赵立余告诉记者,村里在年以前,也曾经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年村里进行了土地确权,老百姓的种田积极性更高了,收入也提高了,以前的人均收入多元,现在能超过元。村中设有划线车位   为了集多方力量增加村民收入,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水牛村在胶北街道党工委的指导帮助下,还成立了三个合作社:水牛金岭果蔬合作社、水牛金岭旅游合作社、水牛金岭种植合作社。村民刘学先检查农机

伏地泥牛化古丘

瓜果梨桃说丰年

在莱西南墅镇的东南部,坐落着西泥牛庄村和东泥牛庄村。以前村里有一土丘,形状如牛,故名泥牛庄。泥牛庄是明代王氏从四川迁来建村,不久刘氏从南墅、刘建迁入定居,已有多年的历史。现在这两个村以一条路划分,路东面叫东泥牛庄村,路西面叫西泥牛庄村。如今土丘部分位置已经开垦种上了庄稼,成为良田的一部分,也很难再辨出牛的形状。这条路把泥牛村分为东泥牛庄村、西泥牛庄村牛村故事   1月28日,记者来到西泥牛庄村。走在村子里,家家户户的门前、平房上、院墙外都堆了最少五六个玉米堆垛,金黄金黄很是漂亮。街道也硬化了,在村庄主路的一处墙面上还绘制了垃圾分类的示意图。村口墙面上的垃圾分类示意图村民家里的玉米堆西泥牛村党支部书记刘希贵   西泥牛庄党支部书记刘希贵说:“自年以来,村建办公楼1栋,修拦河闸1座,挖平塘7个,8年上了自来水工程,结束了祖祖辈辈缺水吃、挑水吃的历史。年以来对全村大街小巷全部整修绿化硬化,轿车、电动车已成为主要交通工具。”村图书室西泥牛村委大院里的活动场所西泥牛村扬水站旁的储水池村民刘晓庆家的大棚刘晓庆大棚里的甜瓜苗-------------------------------------------------●来源:半岛全媒体记者高芳谷朝明朱佳鑫滕镜淑毛梓权张婧朱佳鑫李皎实习生贾萍●责任编辑:金金审核:小新

◆半岛-(线索采用后,有奖励哦)

◆联系我们:(手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hia.com/wzxs/69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