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医刘茂才活血祛瘀法治疗经期头痛

北京荨麻疹正规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95950.html

▲刘茂才年10月生,广东兴宁人,全国名中医、广东省名中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终身名誉主任委员等,是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擅长中医药诊治神经内科及其他内科疾病,如中风(脑梗塞、脑出血等)、眩晕、头痛、痴呆、癫痫、颤证、失眠、郁证等。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黎某某,女,36岁。

每因情绪不佳、劳累、经前期反复头痛不适3年余,以左颞侧为着,呈锥刺样疼痛,甚则伴有恶心、呕吐,持续10小时余,每月发作5~6次,经休息后缓解。医院诊为偏头痛,中西医治疗效欠佳,近日头痛又发作,遂来求中医治疗。

初诊(.10.18):近日适逢经期,因劳累后头痛又发作,以左颞侧为着,呈锥刺样,日5~6次,甚则呕吐,伴耳鸣,胸闷,乏力,纳差,月经色暗有块,少腹胀痛,舌质暗,舌底脉络怒张,苔白,脉细涩。

急则治其标,以通窍活血汤先除瘀血,处方如下:

赤芍15g,川芎10g,桃仁8g,红花12g,当归12g,北芪30g,丹参20g,葛根20g,五灵脂9g,柴胡9g,白芷12g,甘草6g。上方七剂清水煎服,日1剂。

瘀血去后,治宜固本之血源,补心脾,益气。

二诊服上药后,月经排出黑色血块,腹部胀痛明显减轻,头痛次数减为日两次,呈刺痛,纳差,全身乏力,二便尚可,舌暗红苔白,舌底脉络曲张较前好转,脉细涩。瘀血渐消,以上方加全虫6g,蜈蚣3条。上方七剂清水煎服,日1剂。

三诊

头痛未再发,自觉全身乏力,少气懒言,纳差,失眠,梦多,时心慌,大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无力。瘀血已尽,以本虚为主,证属心脾气血亏虚,治宜固本之源,补心脾,益气血。方以归脾汤加减:

北芪45g,当归12g,白芍15g,山萸肉10g,炒枣仁20g,党参20g,白术18g,茯苓15g,川芎12g,蔓荆子10g,丹参20g,合欢皮15g,炙甘草6g。十剂清水煎服,日1剂。

四诊

患者经月余治疗,现精神好转,头痛未再发作,本月月经正常,色稍暗,无腹痛,饮食、睡眠、二便均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因禀赋不足,元气亏虚,经后天调理,虽诸症未发,但应不忘培本固护正气,以防劳累过度等诱发。嘱继以上方研为细末,炼蜜为丸,长期服用,定时门诊复查。

一年后随访,患者头痛仅发作4次,较前大为减轻,持续时间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经期头痛是女性偏头痛的常见临床类型,临床多见经期前后发作或加重的头痛,伴有不同程度气滞血郁表现。因经期为女子体内阴阳转化之时,重阳必阴,若气血运行不畅,阴阳失调,气机升降不利,可加重气滞,上阻脑窍,下壅胞宫,因劳累伤气,经期瘀血内阻,经血排出不畅,故上为清灵之脑窍闭塞,不通则痛,痛如锥刺;下阻胞宫,经色暗有块,少腹胀痛。而在五脏之中,刘教授认为,尤以肝脏最为密切。

女子以肝为先天,肝又为藏血之脏,与肾同居下焦,肾之天癸赖肝血充养,若肝气不舒,升降乖戾,不能推动血行,血瘀乃成。所以治疗当以活血化瘀为主,故用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当归、丹参、五灵脂大队活血祛瘀药行血中瘀滞;佐以柴胡解郁行气;阳明又为气血之主,阳明气血充足则可上荣清窍,故辅以北芪、葛根、白芷。虫类药搜风剔骨,引药上行,以高巅之上,唯风可到,故以全虫、蜈蚣搜风通络。病后气血俱虚,故以当归补血汤为底,佐以补益肝肾、活血祛风之药味以收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hia.com/wzxs/76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