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溃疡,专业说法是:皮肤或黏膜表面组织的局限性缺损、溃烂。简单理解,就是烂了。「烂」在嘴巴里的是口腔溃疡,「烂」在胃里的就是胃溃疡了。
先了解一个问题:
胃痛就是胃溃疡?
非也!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神经官能症等都可以导致胃痛。要确诊是哪种情况引起的胃痛,一般西医会选择做胃镜——把一条前端装有内视镜细长管子由患者口腔伸入食道、胃、十二指肠。通过图像直观观察确诊。
做胃镜的感觉嘛
谁做谁知道
那酸爽,小编虽然没有体验过
但总是听后丧胆的那种!
医学科技进步了,现在做胃镜没那么难受了
来个麻醉,超无感
而且还有了胶囊胃镜
。。。
那,胃溃疡到底是什么呢?
胃溃疡,中医怎么说
胃溃疡是现代医学名词,属于中医的「胃脘痛」(胃痛)、「心痛」、「吞酸」等范畴。胃痛是由于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导致的以上腹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脾胃肠病证。
古典医籍中对本病的论述始见于《黄帝内经》。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谓:「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痛,食饮不下。」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也说:「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说明胃痛与木气偏胜,肝胃失和有关。
《素问·举痛论篇》说:「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阐发了寒邪入侵,引起气血壅滞不通而作胃痛的机理。
《素问·痹论篇》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后世医家的相关论述。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其中的「心中疼」,即是胃痛,此为后世辨治寒热错杂胃痛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济生方·腹痛门》对胃痛的病因作了较全面的论述:「名虽不同,而其所致皆因外感,内沮七情,或饮啖生冷果实之类,使邪气搏于正气,邪正交击,气道闭塞,郁于中焦,遂成心痛。」
《医学正传·胃脘痛》曰:「初致病之由,多因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爝,复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故胃脘疼痛。」
《丹溪心法·心脾痛》谓:「大凡心膈之痛,须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气,口吃冷物而得病者,于初得之时,当与温散或温利之药;若病之稍久则成郁,久郁则蒸热,热久必生火,……」胃痛亦有属热之说,至丹溪而畅明。
《杂病源流犀烛·胃病源流》谓:「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
有了哪些症状,要考虑胃溃疡
周期性发作,常发作期(症状明显)与缓解期(症状缓解)交替出现。胃溃疡的疼痛是一种内脏性质的疼痛,体表定位不确切,同时疼痛多不剧烈,可以忍受,表现为烧灼样痛、隐痛、不适等。
餐后痛,随着病理的发展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特点。贲门附近的溃疡还可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和左胸部疼痛。当溃疡发生穿透,表现为疼痛程度加重,向背部放射或背痛,同时有夜间痛等表现。当疼痛性质和节律性发生改变时,应警惕恶变的可能。
疼痛常因寒暖失宜、饮食失节、情志不舒、劳累等诱因而发作或加重。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吞酸嘈杂等症状。
弄清病因好治病
胃痛的病因主要为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遂、脾胃虚弱等。
1.寒邪客胃
寒属阴邪,其性凝滞收引。气候寒冷,寒邪由口吸入胃部,或脘腹受凉,寒邪直中,内客于胃,或服药苦寒太过,或寒食伤中,致使寒凝气滞,胃气失和,胃气阻滞,不通则痛。
2.饮食伤胃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和降为顺,故胃痛的发生与饮食不节关系最为密切。若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损伤脾胃,饮食停滞,致使胃气失和,胃中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或五味过极,辛辣无度,或恣食肥甘厚味,或饮酒如浆,则伤脾碍胃,蕴湿生热,阻滞气机,以致胃气阻滞,不通则痛,皆可导致胃痛。
3.肝气犯胃
脾胃的受纳运化,中焦气机的升降,有赖于肝之疏泄。病理上会出现木旺克土,或土虚木乘之变。忧思恼怒,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横逆犯胃,以致胃气失和,胃气阻滞,即可发为胃痛。肝郁日久,又可化火生热,邪热犯胃,导致肝胃郁热而痛。
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血行瘀滞,又可形成血瘀,兼见瘀血胃痛。胆与肝相表里,皆属木。胆之通降,有助于脾之运化及胃之和降。若胆病失于疏泄,胆腑通降失常,胆气不降,逆行犯胃,致胃气失和,肝胆胃气机阻滞,也可发生胃痛。
4.脾胃虚弱
脾与胃相表里,同居中焦,共奏受纳运化水谷之功。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胃之受纳腐熟,赖脾之运化升清,所以胃病常累及于脾,脾病常累及于胃。若素体不足,或劳倦过度,或饮食所伤,或过服寒凉药物,或久病脾胃受损,均可引起脾胃虚弱,中焦虚寒,致使胃失温养,发生胃痛。
本病病因,初起多由外邪、饮食、情志不遂所致,病因多单一,病机也单纯,常见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脾胃湿热等证候,表现为实证;久则常见由实转虚,如寒邪日久损伤脾阳,热邪日久耗伤胃阴,多见脾胃虚寒、胃阴不足等证候,则属虚证。
本病的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也与胆肾有关。基本病机为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
胃溃疡的中医辨证治疗
现在对于胃溃疡的辨证分型尚无统一标准,多则七八型,少则三四型,但一般分为五型。
1.肝胃不和型
症状:症见胃脘胀痛,痛窜两胁,痛无定处,每与情志因素有关,大便不畅,苔白微腻,脉弦细。
辨证: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胃气阻滞。
治则: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药物组成:柴胡10g,陈皮10g,川楝子10g,香附10g,延胡索10g,白芍10g,枳壳9g,甘草6g,木香5g)。
配伍:疼痛较甚加延胡索6g、川楝子3g;嗳气较频者加旋覆花(包煎)6g,沉香(研末冲服)1.5g进行加减。
2.脾胃虚寒型
症状:胃痛日久,呕吐恶心,暖气吞酸,畏寒,喜温喜按,得食痛减,口淡无味,口黏,口干不欲饮,便溏或黏滞不爽,舌质淡体胖、苔白腻或滑腻,脉多滑或细缓无力。
辨证:脾虚运化无力,水湿内停。
治则:温中散寒、健脾化湿。
方药:黄芪建中汤合良附丸(药物组成:黄芪15g,白芍15g,桂枝10g,炙甘草10g,高良姜10g,香附10g,生姜3片,海螵蛸20g,饴糖30g)。
配伍:泛吐清水较多者加陈皮9g,干姜6g,法半夏6g,茯苓10g加减。
3.肝胃郁热型
症状:胃脘灼痛,痛势较急,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常伴发热,面色发红,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辨证:胃火炽热、肠腑滞阻。
治则:疏肝泄热、和胃止痛。
方药:丹栀逍遥散(药物组成:栀子10g,牡丹皮10g,白芍10g,黄连10g,陈皮10g,石斛10g,夏枯草10g,麦门冬10g)加减。
4.瘀血阻络型
症状:胃脘疼痛如针刺,痛时持久,固定不移,拒按,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呕血黑便,舌质紫暗或多见瘀斑点,苔薄黄,脉细涩。
辨证:瘀停胃络,脉络蕴滞。
治则:活血通络、理气和胃。
方药:金铃子散合失笑散(药物组成:黄芪15g,丹参15g,佛手10g,枳壳10g,紫苏梗10g,赤芍药、白芍药各10g,白术6g,砂仁6g,五灵脂10g,川楝子10g,延胡索10g,蒲黄6g)。
配伍:出血不止加白及9g,三七9g;出血兼见舌质光红,口咽干燥,脉细数加沙参12g,牡丹皮6g,麦门冬10g,阿胶(烊化)10g加减。
5.胃阴亏虚型
症状:胃脘隐痛,时剧痛,似饥而不欲饮食,口干唇燥,易泛酸水,食甘甜之品后更甚,食后作胀,便干,舌红少津,苔净,脉细数。
辨证:证属胃阴不足,虚火灼络。
治则:养阴和胃,生津润燥。
方药:麦冬汤(药物组成:麦门冬30g,人参9g,法半夏9g,粳米3g,甘草6g,大枣9g,石斛10g,白芍10g)加减。
小小一根针,治病大功效
针灸治疗胃病已经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和实验研究的验证,针灸以其简便易行、安全性高、价廉效优的独特优势在治疗此类疾病中具有明显优势。对于胃溃疡的治疗,针灸多选足三里穴,其次是中脘穴、内关穴。根据不同辨证、辨病、辨经,还可以配合胃俞、脾俞、梁门、公孙、天枢、肝俞、三阴交等穴。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为胃经合穴,也是胃腑的下合穴,具有通降腑气、扶正祛邪、培补中焦、运脾和胃、行气活血的作用。
?中脘穴?
中脘穴为胃经募穴,是脏腑经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可提高人体正气。中脘穴可用于治疗一切腑病,尤以治疗胃疾效果最好。
?内关穴?
内关穴胃心包经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联络三焦,通于阴维脉,可调畅三焦气机,和胃止痛,常与公孙穴合用调理脾胃,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更多穴位,请搜索答摩
土豆配蜂蜜胃溃疡的「良药」
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教授介绍了一个对付胃溃疡、胃炎的小妙招——土豆配蜂蜜进行食疗。
蜂蜜和土豆更配哦~做法:先将土豆皮削净,切成丝状,置于火上烧煮。待土豆煮到半熟时,放入适量蜂蜜搅拌,再用文火煮一会,待蜂蜜味道浸入土豆,土豆变软时,即可起锅。
生土豆外用具有消炎、消肿的功效;熟土豆具有益气强身、和胃调中、健脾胃的作用。蜂蜜有润肠、通便、润肺止咳的作用,对于治疗便秘、胃溃疡等疾病都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注意事项:选新鲜土豆,不要用发芽的土豆(含有大量龙葵碱,对人体有害)。土豆不要煮得太烂,否则会降低治疗功效;也不能太硬,否则不适合胃溃疡患者。
食用时,比较科学的方法是早晚各一次。空腹吃可直接覆盖胃黏膜,能提升治疗效果。服用过程中忌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酒类等。血糖不稳定、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蜂蜜。健康人适量食用,也能健脾胃、益气、强身。
得了胃溃疡,生活调适很重要
1.情志直接影响胃溃疡的发生和疗效,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多参加社交活动,多听音乐,广交朋友,多聊天,有不快之事及时与亲朋好友倾诉交流。
2.饮食不节和不洁是引起胃溃疡最直接因素,应饮食规律,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避免进食辛辣、酸冷、过烫、过甜、过咸、粗硬的食物,不食腌制、霉烂的食品,进食细软清淡易消化的食品。进食应细嚼慢咽,以八分饱为宜。注重营养摄入,不挑食,不偏食,戒烟戒酒。
3.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均有助于机体气血的运行和流通,能促进胃肠病的康复;反之,过度劳累则耗气伤血,影响胃肠病的康复,所以患有胃肠病者要做到劳逸结合,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需注意的是,胃溃疡患者不宜进行较剧烈的体育活动,以免加重病情。
4.不少病友患病后喜欢去药店购药服用,要知道阿司匹林、芬必得,扶他林等药物对胃肠道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破坏胃黏膜屏障,降低胃黏膜对有害物刺激的抵抗力,因此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服药,预防对胃部的损害。
▼
▽
用按摩和艾灸的方法能够有效调理胃痛。详情戳视频??
参考资料
[1]陈伟良,伍振峰,邓中银,等.中医药在抗胃溃疡研究应用中的现状与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8):-.
[2]徐小茹,刘畅,韩明娟,等.针灸治疗胃溃疡取穴及配伍规律分析.中华针灸电子杂志,,3(6):32-36.
[3]中医世家网站·中医内科学(中科国庆助力白癜风康复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