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疯的头7二7都已到货,土豪们努力地在朋友圈秀镜头。
然而,也许你并不了解,早在今年四月,华为与徕卡合作推出的P9手机已经是双镜头了。但是笔者并不认为苹果抄袭了华为。就如同你不能认为正面只有一个按钮的手机都抄袭了苹果一般道理。
只是历史就是这么一个必然规律,谁也逃不掉,苹果只是与华为想一块儿去而己。(华粉不要以为这是一个果粉在洗地,事实上笔者显然肯定不是一个果粉。)
我们知道,事物的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细。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来都是如此。所以以后一定会有三镜头四镜头,直接拍出个3d效果都是有可能的。
如果你不相信,我们来谈谈历史:
在神农尝百草的时代,先民们对药物的认知与应用往往较为简单。这一时期的处方常常是单味药应用。比如:内经十三方中的“生铁洛饮”。
《素问?病能论》说:
“帝曰:有病怒狂者,……治之奈何?岐伯曰:……使之服以生铁洛为饮。夫生铁洛者,下气疾也。”
生铁洛,即是铁匠煅打铁器时落下的铁屑。
其有两象:一象为金;一象为重坠。
狂怒为肝气上逆,肝应木气,以金气平之。肝气上冲,以重坠之性降之,所以生铁落为的对药物。现在临床上也常以生铁落入药平镇肝气。
随着医学知识的累积,先人发现,单味的药物远远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于是,复方产生了。
《内经》说
“奇之不去则偶之”
就是说——
一个药搞不定时,
咱就上两个。。。
男神张仲景被后人称为医圣,是因为他将中药方剂用得出神入化。咱们可以举两个例子证明男神的伟大。
半夏配生姜半夏是止呕的圣药,但是半夏有小毒。半夏的毒性会使人产生锁喉感,如果不慎吃下没有经过炮制的生半夏,你会发现你瞬间哑掉了。
这时,解毒的良药就是生姜。拿两片生姜嚼着吃下,你会发现喉咙慢慢打开了,很神奇。
仲景男神在治呕时,将同样具有止呕能力的生姜与半夏一起煮汤服下。这时半夏的毒性被生姜抵消,止呕力却被生姜加强。这个处方,就叫“小半夏汤”,直到今天都是中医止呕的代表方剂。
乌头配蜂蜜乌头是有大毒的中药,过量服用可以致人死亡。而乌头破寒积,祛风湿的力量极其雄烈。
怎么样可以既保持乌头的药性,又不使人中毒呢?
男神想到了用蜂蜜与乌头同煮。蜂蜜很常见,但是它却能解乌头的毒性。这个处方就叫“大乌头煎”,属于攻逐寒积的代表方剂之一。
男神好厉害
有木有?
(Bi~前方高能广告预警)
这么厉害的男神的书
不拿来读一读吗?
爱疯7先别买了
过来方寸山
参加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课程学习吧!
具体课程招生请看
今日方寸山推文第二条
经常有人问我,“吃中药伤胃,可是我又想治xx病,怎么办呢?”其实这时候我内心是崩溃的。为什么捏?因为复方不就是为了解决这个两难而诞生的吗?那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觉得吃中药伤胃呢?那些大夫们脑子们都在想什么?我想把他们拖下去打屁股,打,打,打!
中药本来就是有毒(偏性)的,没有毒(偏性)怎么治病呢?毒性正是中药的药力所在之处。而有人不懂这个道理,滥用中药,并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黑锅却要用中医来背。中医委曲啊,菜刀砍了人,有一群脑子不好使的在指责菜刀。。。
中医药有十九畏十八反,一些特殊药物通常情况下不同用,因为同用时会导致毒性增加。但有些大夫就是不信邪,偏要用反药的相反冲击之性来治病。
比如以下这第二位男神的病例:
这位男神名叫李中梓,明晚期时上海南汇名医。
他当时治邑侯张孟端的夫人,因为忧愤加交患了噎嗝之症。吃不下东西,吃一点就想呕出来,胸中隐隐作痛。
李中梓看她脉滑而搏,认为是痰血积在体内。于是开处方二陈汤化痰,再加当归尾、桃仁、郁金、五灵脂活血化瘀。
处方看上去很精准。但是吃了四剂,没有明显的变化。
李中梓沉思良久,忽然想起五灵脂与人参是相反之药,一般不会同用。这个病人用活血药不见效,可能是因为瘀血积滞太甚造成,所以就在原方里加入了人参。利用药物相反冲激产生的力量,将瘀血攻出来。
结果效果很满意。吃了加人参后的处方两天,病人的瘀血就从大便里排了出来,吃满十剂,噎嗝的现象也消失了。
所谓的现代药物研究,往往去寻找唯一的那个有效成份。但是唯一的有效成份往往毒副作用也很大。
中药从单方到复方,是一种完全相反的用药思路。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
有了双镜头,
单镜头的爱疯,
你还能回得去吗?
回得去吗?
得去吗?
去吗?
吗……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方寸山纯中医·向道之心
我叫你一声你敢扫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