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
明人张岱乘舟去湖心亭看雪,到亭上,竟遇到两位金陵客人正对坐饮酒。船家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是赏雪之痴。“独钓寒江雪”、“风雪夜归人”、“大雪满弓刀”,在文人看来,这漫天飞舞的,是诗情与诗意。
今日,我们一起聆听亲近母语学堂总校长邱凤莲老师诵读《大雪》。
大雪
文/申赋渔
早晨起来,推开门一看,白茫茫一片,满世界都是冰雕玉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美得令人眩目。墙角的几枝绿梅,几乎全被雪压住了,然而露在外面的梅枝上,却绽放出白中透绿的花萼,在雪的映衬下,显得十分的雅丽。
雪还在下着,孩子们已经跑到了广阔的原野里。他们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狂奔不已,一点不在意打破这雪国的静美。跑得热了,摇一摇旁边树上的雪,随手就把红棉袄挂在树桠上,继续去疯。
显得有些可怜的,是缩头缩脑的小鸟。大地完全被雪盖住了,找不到一粒粮食,连小巢里也落进了雪,冷得厉害。它们要么躲在檐角避风,要么站在枝头发呆,全没有了往日的活泼劲。然而奇怪的是,最怕冷的寒号鸟倒不叫了。
大雪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大雪”节气的第一个物候就是“鹖(hé)旦不鸣”。鹖旦就是寒号鸟。《礼记》上说鹖旦是“夜鸣求旦之鸟”。半夜里就号叫着,希望天早点亮,它怕冷。这真是一种行为怪异的小东西。它睡觉时倒悬在空中。夏天身上的毛倒是很丰满,边飞边叫“凤凰不如我”。到了冬天呢,毛却掉光了,裸着身体,叫声就变成了“得过且过”。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介绍说:“寒号虫即鹖旦”,“其屎名五灵脂”。五灵脂可以治小儿蛔虫,或者被蜈蚣、蛇、蝎子等毒物咬了,用它一抹,立刻就好。虽然有这点用处,但还是很少有人会喜欢它。据说它既不是虫也不是鸟,而是一种会飞的老鼠,像蝙蝠。
我从小就不喜欢蝙蝠,有点害怕,从来不去招惹它们。但很想捕几只鸟儿来玩,下大雪正是个好机会。在四下无人的雪地里扫出一块空地,洒一把麦子,再用绳子绑住两根交叉的小棍,在空地上支起一面筛子。绳子要长,我就牵着绳子,远远地躲在一棵树的后面,等小鸟受不了诱惑,到这筛子底来吃麦粒了,就猛地一拉,罩住它。我试过好几次,可惜没有一次成功。鸟儿早就看穿了我的把戏。
捉不到鸟儿,却有意外的发现。就在这扫出的空地上,有一种小草竟在大雪天长出芽来。《周书》上说:大雪后,荔挺生。荔挺形状像菖蒲,但比它要小,而且旱生。根可以做刷子。《颜氏家训》上说:“荔挺不出,则国多火灾。”所以,看到这雪下的草芽,也是一件好事。
“独钓寒江雪”、“风雪夜归人”、“大雪满弓刀”,在文人看来,这漫天飞舞的,是诗情与诗意。大雪对于文人,有着特别的意义。他们用“冰雪”来形容女子的聪明,用“冰魂雪魄”,来表示一个人品质的高尚。东晋的王徽之,雪夜乘一条小船去访戴安道,到了半路,又掉头回来。船家觉得奇怪,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这是赏雪之风度。大雪三日,西湖中人鸟俱绝。明人张岱乘舟去湖心亭看雪,到亭上,竟遇到两位金陵客人正对坐饮酒。船家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是赏雪之痴。
张岱湖心亭赏雪
对于农家来说,大雪另有一番意义。忙了一年,终于可以收起农具,歇上一阵子了,可心里还是惦记着收成。下雪了,就好了,越大越好。“瑞雪兆丰年。”而且,他们不只想到来年的收成,他们还在考虑孩子以后的出息。所以,大雪之时,他们都会跟孩子讲“孙康映雪”的故事。他们在自家的窗前,堆一堆雪,把晚上的月光,映到屋里的书桌上,让孩子借着这光亮读书,就是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选自《光阴:中国人的节气》
申赋渔/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好书推荐
《光阴:中国人的节气》
申赋渔/著
江苏美术出版社
年6月出版
节气诵读系列
谷雨
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立夏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小满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芒种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夏至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大暑
山谷舞流萤,南塘赏莲花
立秋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白露
满庭添月色,拂水敛荷香
秋分
别有微凉处,从容不似君
寒露
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
霜降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立冬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小雪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待续·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