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自古誉为“百草之王”“滋阴补生,扶正固本”之极品,含多种皂甙和多糖类成分,浸出液可被皮肤缓慢吸收且无不良刺激,能扩张皮肤毛细血管,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增加皮肤营养,调节皮肤的水油平衡,防止皮肤脱水、硬化、起皱,人参活性物质抑制黑色素的还原性能,使皮肤洁白光滑,能增强皮肤弹性,使细胞获得新生,是护肤美容的极品。将人参直接浸入50%甘油,10日后甘油搓脸,或将人参煎成浓汁,每日往洗脸水倒一点,用含人参的甘油搓脸或人参水洗脸,能让皮肤相当滋润。人参的肉质根为著名强壮滋补药,适用于调整血压、恢复心脏功能、神经衰弱及身体虚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兴奋等功效。性味:味甘、微苦,性温、平。归脾、肺经、心经。补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1、《本经》:“味甘,微寒。”2、《别录》:“微温,无毒。”3、《本草备要》:“生,甘苦,微凉;熟,甘,温。”归经:入脾、肺经。1、《本草衍义补遗》:“入手太阴。”2、《本草汇言》:“入肺、脾二经。”3、《药品化义》:“入脾、胃、肺三经。”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主治: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用于气短喘促,心悸健忘,口渴多汗,食少无力,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血后引起的休克、虚脱。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1、《本经》:“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2、《别录》:“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肋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3、《药性论》:“主五脏气不足,五劳七伤,虚损瘦弱,吐逆不下食,止霍乱烦闷呕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主肺痿吐脓及痫疾,冷气逆上,伤寒不下食,患人虚而多梦纷纭,加而用之。”4、《日华子本草》:“调中治气,消食开胃。”5、《珍珠囊》:“养血,补胃气,泻心火。”6、《医学启源》:“治脾胃阳气不足及肺气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肺脾胃中火邪。《主治秘要》:补元气,止泻,生津液。“7、《滇南本草》:“治阴阳不足,肺气虚弱。”8、《本草蒙筌》:“定喘嗽,通畅血脉,泻阴火,滋补元阳。”9、《纲目》:“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痎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克,大剂15-50克;亦可熬膏,或入丸、散。服用人参也有误区误区一、吃人参上火很多人都认为“吃人参上火”,实际上,这种观点极其偏颇,是对人参的最大误解。很多人吃完人参后上火最大的原因就是吃的是人体的适应过程或者过量了。但人参的药力大,尤其是多年生园参和野山参,千万不能超量服用,这样的话效果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如果过量连续服用就会出现流鼻血、牙痛等现象。那吃人参每天定量多少适合呢?鲜参和干参不一样,园参和野山参不一样,体弱的和体强的不一样,老年人跟年轻人不一样,滋补和治病不一样,轻症和重症不一样,只吃一次和天天吃不一样,需要咨询中医或者中医资深养生专家。必须服用人参又容易上火怎么办,此时需要减量或者隔天服用即可。有些上火现象实际是人体适应过程。适应就好了。纯野山参的用量,比园参要少许多。成人每天用干野山参不能超过0.3克,如常吃野山参,则要更少,一般0.1克即可。一般建议体质虚寒者可以吃,但每天不要超过5克,气虚体倦者每天可以服用10克左右,保健用量2克,同时必须注意人参性热,经常口干舌燥、手脚心发热者不宜服用。误区二、夏天不能吃人参有人说,夏天不能吃人参,否则上火,这种说法非常偏面。专家认为,夏天是可以吃人参的,只要在服用人参的时候,注意种类和数量上跟冬天服用上略有区别就行。人参有以鲜参、白干参(生晒参)、红干参(红参)、参须、人参粉以及人参皂苷片为代表的人参制品。夏天可吃的人参种类比较多,例如:鲜人参、生晒参、参须、人参粉、人参皂苷片等等。红参也是可以吃的,但是一定要控制它的数量。例如:冬季吃红参的量是5克以内,夏天则控制在3克以内。这一点可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而定、不同疾病等灵活掌握。例如,南方人经常吃人参,只要不超量,一般是不会上火的;而东北人常吃人参,即便是与南方人相同的量,也会有一部分人会上火。具体讲,南方人每人每次服1.5克人参的话,东北人每人每次服1克即可。每天可服两次,冬季服三次。如果用人参泡水喝,每天可多喝几次,但夏天每人每天不超过3克,冬天每人每天不超过5克。误区三、中国人参和西洋参是一样的功效吗
人参与西洋参,都是常用的名贵中药材,因为补虚治病效果非常显著,从而蜚声世界。西洋参原产于北美洲,人参产于中国,近年来,西洋参在我国引种成功之后,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但两者在应用时还应有所区别。 人参的功效是补气、固脱、回阳、生津、益智、安神,临床上多用来治疗脾气虚弱所致的神疲食少,腹胀便溏;肺气虚弱引起的短气喘促;心气虚弱引起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及气虚欲脱、气短神疲、汗出肢冷、脉微欲绝所致的危重证候。 西洋参具有补气阴、生津液、养心益肺滋肾,清热除烦的作用,临床上多用来治疗气虚津亏伴有阴虚内热的各种证候,如肺脏虚热引起的久咳短气;肺肾虚热所致的咽干口噪、咳嗽气短、短气不足以息;心阴亏虚引起的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脾胃津亏引起的口干口渴、大便微结、舌红苔少等。误区四、儿童和青年人不用吃人参儿童能不能吃人参,要因人而宜。体质好、发育健全的儿童,是不用吃人参的。但是如果体质弱、发育迟缓存的儿童就可以吃人参。年轻人出现气虚、血虚、易惊悸、记忆力减退是可以服用人参的。南方地区,秋冬季的时候,大人往往会主动给孩子服用一些人参汤之类,这样就会起到了抗潮湿、抗寒冷的作用,效果不错。人参的禁忌 1、人参、萝卜可同煎服 “服用人参后吃萝卜,会将人参的补益效能消除”。这个民间的传统观念是错误的。最近,我国医学专家研究证实,人参与萝卜同服,不会影响人参的功效。民间流传“人参忌萝卜”的理由是:“人参补气”,“萝卜破气”。其实这两种气是不同的。人参补的是元气,是人身的真气,用现代医学来讲就是指的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功能。而萝卜所破的“气”,是胃肠化不良所产生的胃肠胀气。两种“气”不可混淆。前者(元气)对人体有益,后者(胀气)则有害需破。 2、加工人参忌用铁器 人参忌铁,所以人们在采挖它时用的是竹签,修理时用的是竹刀,加工时从不接触铁制器皿,研磨时采用的石碾,煎煮时也只是使用铜或锡锅(当然砂锅最好)。那么,人参为啥要忌铁呢?原来,人参的化学成分中含有挥发性油类物质,其主要成分是“人参油”,它是人参特有的未饱和脂肪酸,遇铁则生成脂肪酸铁而沉淀,“人参油”经分解后,则会失掉人参的效能,降低其药用价值。 3、人参虽好,切莫与五灵脂、藜芦同服 忌与五灵脂、黎芦同服,人参中毒时,一般可给予甘草水、蔗糖水口服以缓解毒性,严重者可静脉注射或口服葡萄糖。藜芦是一位不常用的草药,其性寒,味苦、辛,有毒。入肝、肺、胃经。药用最早见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载有:“主蛊毒,咳逆,泄,头疡,疥癣,恶疮,杀诸虫毒。去死肌。”《本草纲目》谓其“哕逆用吐药。反胃亦用吐法去痰积之义。 人参的吃法 (1)煎汤饮用 将人参切成薄片,放入洗净的砂罐中,然后加冷水将参片浸泡,盖好砂罐盖子,放在炉火上煎熬40~60分钟,即可倒参汗饮用。 (2)泡茶饮服 取人参片5~10片,置于保温瓶中,冲入沸水,闷盖20分钟,代茶饮服,可以连泡数次,待汤汁变淡,再连汤带渣一起吃完。 (3)隔水蒸服 将6克参片,放入带盖的瓷杯或碗中,加入适量的水,盖上盖,放入加好冷水的锅内,用文火蒸煮60分钟,稍冷却后即可服用。亦可在参汤中加入冰糖、桂元肉、红枣等同时蒸服。 (4)研末吞服 将人参研成粉末,将入空心胶囊或糯米纸内,第次服2~3克,温开水送下。 (5)细嚼噙化 每次把人参片1~2片放入口中慢慢噙化嚼服,每日4~6次。 (6)浸酒饮服 取整支人参10~20克,浸入克白酒中,盖紧瓶塞,每天将容器振摇一次,两周后即可服用。每次取10毫升饮服。 结语:由文章可以看出人参的吃法有很多,泡茶、咀嚼、煎汤饮用都是很不错的养生吃法。对于儿童不能食用人参的说法,文章也给出了不同的看法,体质弱的儿童可以按量食用人参,对身体还是有好处的。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