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侬
年2月生,女,汉族,广东南海人,中共党员,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师从首届国医大师、妇科专家班秀文教授,年毕业于广西中医专科学校医疗专业,担任广西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广西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中南五省区中医妇科委员会组长,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年4月被评为首批“桂派中医大师”,年被广西中医药大学授予“40年教学楷模”,年6月被光荣评为全国位“全国名中医”之一。她从医54年,以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治疗妇科不孕不育等疑难疾病,提出补肾活血法的创新思路;强调病症结合;重视因湿致瘀;采用精血同治等治疗方法,取得显著临床疗效。
月经病
月经先期气虚血瘀证
月经先期、月经过多(气虚血瘀)
覃某某,女,29岁。年10月21日。
主诉:经来先期、量多12年。
病史:患者自诉12岁月经初潮,自17岁开始出现月经周期提前,周期24~25天,经量增多,每次经行第5天经量多,需用尿不湿方可,经期6~9天。前次月经9月10日,持续10天干净。末次月经10月16日,今经期第6天,经量多,色暗,有血块,偶有腹痛,觉腰酸,口干口苦,汗多,易疲劳,纳寐可,二便调,舌淡,面色?白,脉细弱。B超示:子宫内膜18~30mm。查纸垫血量较多,质稠,有块,色暗。
西医诊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中医诊断:1.月经先期。2.月经过多。
辨证:气虚血瘀
治法:补气健脾,活血化瘀调经。
处方:当归补血汤合失笑散加减。
药方一:北黄芪20克,当归10克,桑叶10克,蒲黄炭10克,地骨皮10克,仙鹤草10克,墨旱莲10克,太子参10克,麦冬10克,藕节10克,白术10克,五灵脂10克。共5付,每日1付,水煎服。
药方二:云南白药4克×1瓶用法:1/3瓶bid
二诊(年10月26日):经治疗昨日血止,经期9天,汗多,易疲劳,腰酸,口干口苦,纳寐可,二便调,考虑出血过多伤及气阴。内膜厚为肾阳不足,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血瘀引起,故治以生脉散益气养阴,在此基础补肾壮阳、活血化瘀,可予丹参、蒲黄炭活血化瘀;急性子破血消积,软坚散结;何首乌养血滋阴;予枸杞子、覆盆子、鹿角胶补肾壮阳。药方:太子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枸杞子10克,覆盆子10克,丹参10克,急性子10克,何首乌10克,蒲黄炭10克,鹿角胶10克(烊化)。共12付,每日1付,水煎服。
三诊(年11月11日):昨日11月10日开始经行,量少,色暗,无痛经,周期25天。舌淡红,苔薄白,边有齿印,脉沉细弱。10月27日B超:Em1.8cm。10月29日B超:Em1.4cm,Lf1.2cm×1.1cm。考虑经行期,在当归补血汤补气健脾的基础上活血化瘀,补中有化,扶正而不留瘀,祛瘀而不伤正;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蒲黄炭、丹参、川芎活血化瘀;生脉散益气生津;生地黄、地骨皮清热凉血;墨旱莲补益肝肾,凉血止血。方药:北黄芪20克,当归10克,桑寄生10克,地骨皮10克,墨旱莲10克,太子参10克,麦冬10克,丹参10克,蒲黄炭10克,生地黄10克,川芎10克。共7付,每日1付,水煎服。
四诊(年11月20日):末次月经11月10日,4天干净,经量明显较前减少。自11月16日出现阴道流血至今未净,淋漓不净,现无不适,脱发量多。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考虑经期间出血为气虚血瘀所致,继续予以补气健脾、活血化瘀的当归补血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方药:北黄芪20克,当归10克,桑叶10克,蒲黄炭10克,五灵脂10克,墨旱莲10克,麦冬10克,川续断10克,桑寄生10克,淮山药10克,共7付,每日1付,水煎服。
五诊(年11月30日):月经周期第20天,现觉口干、易上火,余无明显不适。舌红,苔薄白,脉细弱。考虑失血过多耗伤阴血,在补益健脾的当归补血汤的基础上加补肾养阴的二至丸加减。方药:墨旱莲10克,女贞子10克,桑叶10克,北黄芪20克,当归10克,太子参10克,蒲黄炭10克,白术10克,桑寄生10克,川续断10克,丹参10克,石斛10克。共7付,每日1付,水煎服。
六诊(年12月16日):月经周期第7天,于12月10日经行,周期30天,经量明显减少,色淡红,现仍有少量淡红色血,纳可,夜寐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沉。予以生脉散益气养阴的基础上合失笑散加减活血化瘀。方药:太子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何首乌10克,桑寄生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蒲黄炭10克,五灵脂10克,石斛10克,麦冬10克。共7付,每日1付,水煎服。
按语:患者因月经先期、经量过多12年就诊,属于中医的月经先期、月经过多。根据患者月经量多、色淡、汗多,易疲劳,舌淡,面色?白,脉细弱,考虑为气虚所致。从患者月经有血块,B超提示内膜增厚看说明有瘀血。气虚统摄无权,血瘀气血运行不畅,血不归经,冲任不固,故出现月经先期、经量过多。气随血脱,故乏力,气虚无以摄血运血,血溢脉外,故流血不止,经量多且有血块。故诊断为月经先期、月经过多,辨证为气虚血瘀证;治法补气健脾,活血化瘀调经;以当归补血汤合失笑散、生脉散加减。方中用北黄芪补气以资化源,当归养血和营;蒲黄炭、五灵脂活血化瘀止血;太子参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麦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太子参、麦冬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敛肺止汗,生津止渴;肾虚再佐以桑寄生、川续断等滋补肝肾。诸药合用则气行血生,瘀化血止,津生热清,肝肾得以补益则经调。
该病案体现吾师在治疗月经失调出血性疾病,根据患者的舌脉,如舌淡、脉细弱考虑为气不摄血所致,多喜用《傅青主女科》治疗老妇血崩的加减当归补血汤,方中黄芪、当归益气补血,桑叶滋肾之阴止血,用蒲黄炭代三七末以活血化瘀,使得补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如舌质红、苔少多考虑气阴两伤,喜用生脉散加减以益气养阴止血。由于出血容易耗伤阴血,在上治疗的基础上喜用二至丸予以益气养阴止血;同时注意补肾养阴,如石斛、何首乌、川续断等。如内膜厚多,考虑卵泡发育不良,为肾阳不足所致,故在经后期补养肾阴,排卵后温肾壮阳。
审核:吴小红
新媒体编辑:毛凯亮
文章来源:《全国名老中医陈慧侬教授妇科医案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京看白癜风光疗费用北京看白癜风疗效好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