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兰科植物濒危兰科植物曲茎石斛野

全国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建有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库,保存了野生兰科植物种质1,余种,保育万余株,为濒危兰科植物保护和种群恢复奠定了基础;同时保存了腊叶标本4,余份,收集记录标本信息3万余份,图片10万余张。为扩大兰科植物野外种群数量,依托科研实力,在广东、云南、广西、江西、湖北等地多次开展濒危兰科物种野外回归,同时将在西南、华中、西北地区分别建立监测中心,开展恢复兰科植物野生种群的科学研究。

曲茎石斛(Dendrobiumflexicaule)为兰科石斛属(Dendrobium)附生植物。茎圆柱形,稍回折状弯曲,不分枝,具数节干后淡棕黄色。叶2-4枚,花开1-2朵,唇瓣的唇盘具斑块和胼胝体,药帽深裂成尖齿状。花期5-6月。主要分布于我国河南、湖北、湖南东部、四川南部。生长于海拔约-2米的山谷岩石上。年在《中国高等植物红色名录》中濒危等级被评定为濒危(EN)。

曲茎石斛Dendrobiumflexicaule

曲茎石斛弯曲的茎,由此得名

曲茎石斛在湖北保康等地俗称“金钗石斛”,在《保康县志(-)》中这样记载:“金钗又名吊兰花,为中草药中的稀世之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茎直立,黄绿色,多生长于深山幽谷的岩石缝隙,或附生于古树干上。珍稀动物中华鼯鼠(又名飞鼠、催生子、寒号鸟)喜食金钗茎叶,金钗又靠其粪便维持生长,两者形影相投。中华鼯鼠的粪便中医入药谓‘五灵脂’,采集金钗者必采‘五灵脂’。保康金钗主要产于龙坪、后坪、马桥、两峪等地,现已少有采集”。时至今日,在保康民间仍流传小孩三岁前必服“金钗水”防治小儿惊风等习俗,极大的市场需求和疯涨的价格,进一步加速了曲茎石斛毁灭性地采集,野生资源受到极大的威胁。

中药五灵脂

年,全国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简称“国家兰科保护中心”)在湖北省保康县境内野外调查发现曲茎石斛野生植株。为尽快保护这一濒危物种,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给予国家兰科保护中心《珍稀濒危物种曲茎石斛回归监测和保育研究》项目立项支持。

曲茎石斛野生植株

国家兰科保护中心科研人员通过组培配方优化(1/2MS)、栽培基质改良以及控温控湿等实验,经过近两年的人工繁育、监测,成功培育性状稳定的原生种苗7余株,达到回归自然技术指标。

曲茎石斛试管苗

曲茎石斛幼苗温室栽培

为妥善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国家兰科保护中心率先探索濒危物种迁地保护与就地保护相结合、科研项目实施与普及植物科学知识提高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意识相结合、科研成果转化与支持物种原产地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年7月20日,国家兰科保护中心与保康县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设立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保康监测站,对该县辖区野生兰科植物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实施濒危物种曲茎石斛人工繁育种苗回归自然、开展种群复壮监测等科研活动,通过种群恢复,为当地今后实施人工繁育栽培产业发展创造新动能。

签订合作协议

年6月20日,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国家兰科保护中心、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总站、保康县人民政府联合为“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保康监测站”揭牌。

揭牌仪式

6月21日至23日,首批曲茎石斛人工繁育原生种苗在保康县马桥镇原生境地成功回归山林。

回归点选择和整理

回归种植

曲茎石斛回归苗

稿源

图片

全国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

责任编辑

李姗姗

张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hia.com/wzzf/49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