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妊娠流产,膏方调理助孕
冬季的一天,诊室里来了母女俩。女儿已经三十岁了,可是妈妈还是很着急地代为陈述了病史,原来痛经多年,今年怀孕两次,然而都是生化妊娠,妈妈非常着急,听说膏方调养好,想来开点膏方。
案例回放.12.8,初诊。
王某,女30岁,末次月经12.3,时值第7天,痛经多年,生化妊娠两次(6月、8月),甲减病史,未服药。欲予膏方调治,先予理气和血清热。刻下:口腔溃疡。脉象弱无力,舌淡苔薄白。
处方:柴胡,当归,炒白芍,茯苓,生白术,丹皮,炒栀子,川芎,生地,藿香,石膏,炙甘草。(7付)
.12.15,二诊。
口腔溃疡已愈,刻下脉象沉弱无力,舌淡苔薄白,以膏方补益肝肾以调冲任,嘱29号来诊调痛经。
处方:山药,党参,生黄芪,茯苓,生白术,炙甘草,川芎,生地,当归,炒白芍,枸杞子,杜仲,续断,寄生,黄精,女贞子,旱莲草,乌贼骨,紫石英,鸡血藤,香橼,佛手。
阿胶,黄酒,蜂蜜,收膏。
.12.29,三诊
经将期,自觉少腹坠胀不适,手足不温,脉细弦,苔薄白,舌淡。
处方:桃仁,红花,川芎,生地,赤芍,当归,炒元胡,炒川楝子,蒲黄,五灵脂,小茴香,肉桂,川断,炙甘草,鸡血藤。(7付)
1.10随访,本月痛经好转。
6.14日随访,已怀孕三月。
医家点按生化妊娠是指血HCG一过性升高后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超声检查无妊娠的形态学证据,提示受精卵着床失败,常发生在妊娠5周以内,也被称为亚临床流产、隐匿性流产。能够引起生化妊娠的因素包括胚胎、母体、父亲以及环境,患者主要可表现为腹痛、阴道流血。若患者出现3次以上的生化妊娠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予以治疗。引起生化妊娠的因素并不完全明确,通常认为可能与环境因素、胚胎因素、母体因素及男方因素、遗传因素有关,本病好发于存在妇科炎症、孕前或者孕期有用药史的女性。一般患者没有太明显的身体症状,其主要的常见表现为阴道出血、月经稍延迟、经量稍增多。常常被患者认为是月经而忽视,部分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腹痛、腰酸痛等症状。
本案患者初诊时还有口腔溃疡存在,因此需要先理气和血清热,以逍遥散和泻黄散加减合方而取效。二诊时热象已去,处以膏方。取薯蓣丸之义,重用山药平补,四君四物益气养血,枸杞子、杜仲、续断、寄生、黄精、女贞子、旱莲草,补益肝肾。乌贼骨、紫石英为奇经用药。叶天士倡奇经辨证,又立奇经用药法则,如“冲脉为病用紫石英以为镇逆,任脉为病用龟板以为静摄,督脉为病用鹿角以为温煦,带脉为病用当归以为宣补”等;并有“八脉隶于肝肾”之说。叶氏经验独到又别出心裁,为中医妇科中别开生面者。本案中用了乌贼骨和紫石英,《神农本草经》记载如下:“乌贼骨,味咸,微温。主治女子漏下赤白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癥瘕无子。紫石英,味甘温,主心腹咳逆,邪气,补不足,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久服,温中,轻身延年。生山谷。”三诊时,月经前期,使用少腹逐瘀汤活血逐瘀,祛寒止痛,痛经好转。后以膏方调理而受孕。
关于膏方的那些事膏方,又叫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方一般由20味左右的中药组成,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1、膏方具有补虚和治病两大特点一些春夏易发之病,如哮喘等,如果能在冬季将身体调养好,就不易发作,正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中国民间素有冬令进补的习惯,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长期以来,人们就讲究"冬令进补",在冬天,内服滋补膏方,强壮身体,到了来年春天,精神抖擞,步行矫捷,思维灵敏,在民间也有"冬令一进补,春天可打虎"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冬天气温低,热量耗散多,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其他季节强,生理机能的旺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可以更多地转化为自身物质。人体在冬季新陈代谢速度减慢,此时适当补养,可调解和改善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2、“阴平阳秘,以衡为补",完全体现了传统医学的整体观念中医理论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以阴阳脏腑气血为依据,阴阳脏腑气血平衡则能健康无恙,延年益寿,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病邪有阴邪、阳邪,人体正气也有阴阳之气,疾病的发生就是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出现阴阳偏盛或阴阳偏衰的结果。因此,利用药物的偏胜之性,来纠正人体阴阳气血的不平衡,"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中医养生和治病的基本思想,也是制订膏方的主要原则。
女性由于生理病理特点易致气血不足、阴阳失调,平时工作、家务繁忙,无暇顾及身体,很少服药。所以服用膏方更为适宜。选用合理的膏滋药,既可以治疗其疾病,又能调理其体质。再配合合理饮食,平和心态,适当锻炼,才能保证女性充沛的精力,健康的体魄,红润弹性的肤色,由内而外的美丽。
贴心小提示服用膏方要取得好的效果,能充分消化吸收是关键。有些人脾胃运化功能较差,临床常见舌苔厚腻、没有食欲,同时感觉胸胁痞闷等,此时服用膏方,不但影响到对膏方的消化吸收,反而加重脾胃负担,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因此,在此类人群正式服用膏方前,医生一般会因人而异开出一些能运脾健胃、理气化湿的中药,以改善其脾胃功能,为膏方的消化吸收创造有利的条件。这些中药先膏方而行,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开路药"。"开路药"一般以医生根据症状开出的汤剂最有针对性,通常提前2~3周服用。除汤剂外,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中成药作为"开路药"。
医生简介:
郜峦
教授中医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其各类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从事临床十余年。
擅长主治:消化道疾病(胃痛、腹痛、泛酸、腹胀、腹泻、便秘、胃炎、结肠炎、消化性溃疡等);妇科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乳腺增生、附件炎等)。门诊时间:
时间:周二上午8.3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