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某,男,30岁。
胃脘痛延及月余。近日脘痛如针刺、火灼感,胃中嘈杂吐酸,痞闷嗳气,昨日发现大便色黑,舌苔薄黄。
药用:制乳香、没药各6g,延胡索、五灵脂、蒲黄、木香、郁金各10g,黄连、甘草各4.5g,吴茱萸3g,川楝子、白芍、川贝母各12g,海螵蛸15g。每日1剂,水煎服。
3剂后黑便转黄,痛渐止,原方去乳香、没药,加九香虫10g,更进3剂,痛止,大便隐血试验(-),嘈杂泛酸亦除。用归芍六君子汤合乌贝散更进5剂而痊愈。
医案出处:张德喜
中医有“久痛入络”、“久病入血”之说。凡胃脘痛久治不愈,相应方中加入失笑散,痛甚而有黑便加乳香、没药,一般可加九香虫和血化瘀、通络止痛,效果良好。
对于久痛不已,伴有脘中嘈杂泛酸者,每用越鞠丸为基本方,加入左金丸、乌贝散、煅瓦楞子等制酸药,疗效亦佳。
胃粘膜一旦受损,想要完全修复,彻底恢复正常,通常来说这是很难的,因此,对于胃病的治疗原则,我们一般都是以消除病因,缓解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和避免并发症维持治疗目标。
还有些患者轻信偏方,不找医师诊治,自作主张应用偏方,因应用偏方出现的失误临床中常有发生。
除了“十人九胃”这句话,还有一句话,胃病要靠“三分治,七分养”。因此对于胃部的治疗,不单单是用药那么简单,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
避免熬夜,避免焦虑,戒烟酒,适度运动,避免过度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吃过咸的食物和浓茶、浓咖啡等饮料,尽可能不使用刺激胃黏膜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类的药物。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