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前门大街大江胡同里,有一所古色古香、闹中取静的宅院,这就是广誉远中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誉远”)北京总部的所在地。
广誉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合影
这个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中药企业之一,曾与广州陈李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并称为“四大药店”。广誉远旗下的种中药古方,皆属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国人养生智慧的结晶。
如今,这家百年老店启动了向“千年老店”进军的步伐。带着五百年积淀下的传世宝贝们,下一个五百年里,注入着更新的理念和强大的推动力。
宝贝一:从广盛药铺到广誉远龟龄集始终都是镇店之宝
明朝嘉靖年间,山西襄垣县的一位名老中医——石立生,行医到了太古县城,他经常出入于官宦富户之间。
公元年,为了适应太古当地对医药的需求,石立生在太古城的钱市巷开设了一家民间的家庭药铺——广盛药铺,悬壶济世的同时,兼售自行配置的各种物。
由于医术高明,又有配药的方便,广盛号药铺盛名日益传播。广盛号药铺创立之前,道家方士邵元节、陶仲文根据《云笈七签》中的“老君益寿散”,加减化裁,为嘉靖皇帝量身定做的御用圣药——龟龄集,一直是在皇宫秘密升炼。
后来,为嘉靖皇帝监制龟龄集的医药总管(陶仲文的义子,原籍在山西太古),告老还乡时,将龟龄集的处方悄悄带回了太古,在自家升炼享用,也偷偷馈赠亲友……
后来,龟龄集的处方便辗转传入了石立生创立的广盛号药铺。拿到龟龄集的升炼处方时,石立生老医生已经年近八旬,且无儿无女,自感后继无人,当时,为了炼制龟龄集,并在广盛号药铺销售,他也需要筹集更多的资金,以准备原料和升炼用的一些设备,当时太谷县有名望的官僚绅士,太谷阳邑旺族杜振海,与老医生的关系甚密,石立生便将经营了数十年的药铺以三百两白银转让给了阳邑杜氏。
不久后,石立生老中医去世,接手广盛号药铺的杜氏扩充资本,改进经营……广誉远余年的历史也由此拉开,而龟龄集在广誉远的历史发展中,始终都是镇店之宝。
宝贝二:产品上乘,赢得数百年皇室的公信力背书
而于广誉远,镇店之宝不胜枚举。
年,应《对话》节目组邀请,广誉远掌门人郭家学参加了CCTV2《对话》节目,带上了几个广誉远的宝贝,讲述了许多广誉远传承悠久的历史故事。
第一件宝贝来自雍正年间的奏折。当时的龟龄集是专供皇家的药方。
当时的河南巡抚田文镜,因病经年不治,雍正把太医派过去给他治病,看病的太医开的配方就是龟龄集,于是呈奏折给雍正求下赐龟龄集以救治其性命,一直被广誉远传承至今。
除了数百年来各位皇帝的倾情“代言”,广誉远一直以来恪守的传统炮制工艺才是药效发挥到极致的根本所在,这一点表现在郭家学先的第二件宝贝——纯银升炼锅。
上面提到的龟龄集,其制作十分讲究火候。广誉远采用银锅升炼药粉,每一批药品从药材选材、炮制到成品需经历四年的时间。传统的炮制工艺搭配传承于古的药方,才是高品质中药的必备条件。
第三件宝贝是广誉远清末年间定坤丹的药方原件。定坤丹创制自乾隆年间,专治女子气血两虚、气滞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行经腹痛。
慈禧太后就曾经被妇科顽疾所困扰,后来还是定坤丹帮助她减轻了痛苦。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西逃。恶劣的生活环境使得慈禧的妇科病复发,逃到山西时就病倒了。她服用定坤丹后,症状全消,很快康复并留下了御笔亲书的“平安富贵”牌匾。
广誉远在药材选择上非常的严谨考究。比如碧伟蜓,它是所有动物中唯一一个在空中交配的,在温补壮阳方面有奇效。而广誉远也是唯一一家使用碧伟蜓入药的中药店。
除此之外,广誉远所选用的枸杞产自宁夏唯一一处没有农药重金属污染的地区,人参则是选择六年生人参。郭家学先生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广誉远总是用产品和疗效在说话。
宝贝三:四条古训深入人心
“济生拔萃,志在活人”;
“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
“非义而为,一介不取;合情之道,九百何辞”;
“炮制虽繁,必不敢减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
这些古训,都是贯穿广誉远许多年的传世瑰宝。
广誉远制药古训
悬挂于公司门首的匾额“济生拔萃”,是广誉远的立企之本,体现了博大的人文情怀。“吉盛拔萃”的意思是可以养生,可以济世者,惟医药为最”。
广誉远的历代掌门人,将济世活人作为一种服务大众、效力于社会的高尚事业来做。在现代社会环境中不再仅仅指代对生命的关爱,更是对产业、商业及全社会的正能量的激发和引领。
历代广誉远人奉为圭臬的堂规“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准确地体现了几百年来企业诚信自律、精益求精的制药精神。
作为传承多年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广誉远的经营之道,是晋商诚信和义的良好体现。几百年来,广誉远为了保证药品质量,坚持严把选料关。
在过去,广誉远利用自身分庄分号的采购优势,总是把质量最好的人参、鹿茸留下作为制作龟龄集、定坤丹的原料。此外,所有药物均采用分庄从当地收购的道地药材,如山东济南的阿胶、四川的黄连、贝母、麝香,陕西的当归、大黄,宁夏的枸杞等。从而建立了严格选料用药的制作标准和传统,保持了良好的药效和信誉。
建国后,广誉远除严格按照国家明确规定的质量用药标准外,对特殊药材还采用特殊标准以保证其上乘的品质。例如,人参一定用高丽参或老山参,其他不用。鹿茸一定要用黄毛茸、青茸,不用西茸,因为前者毛细、皮红、味好;后者毛长、瘦老、气味不纯。年改制以后,广誉远更是在原有标准基础上建立了高于国家药典的更为严格的内控标准,如鹿茸均采用三岔(二等)以上,人参80支以上(二等)等。
近几年原药材价格不断上涨,如牛黄半年之内由一公斤9.2万元涨到近20万,如今已高达一公斤40万元。蜻蜓由5年前的不到1万元涨到7万多元,西红花涨幅更是惊人,在此情况下,广誉远依然本着“炮制虽繁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不敢减物力”的古训,顶住涨价压力,始终不降低原料的等级与品质,从源头上保住制药人的良心。广誉远作为业界的诚信企业连续多年被评为山西省质量信誉AAA级企业。
这些,都来源于古训里蕴含的“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中医药文化理念,渗入骨髓的“诚信和义”的晋商精神,“利以义制,开拓进取”的经营理念,这些传统文化和美德,熔铸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并化为员工的言行,形成了具有中药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系统,成为中药老字号企业得以长存和永续发展的秘密,是一笔珍贵的精神遗产,也是企业基业长青,走向未来的文化之根,智慧之源,精神之本,活力之泉。
皇室传奇与养生圣品龟龄集
自嘉靖皇帝,龟龄集开始了它传奇的“皇室生涯”,它迷于万历、珍于康熙、兴于雍正、盛于乾隆,是明清两代十余位帝王秘享的养生至宝。尤其是乾隆皇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他密不外传的养生方法,就是服用龟龄集。
据中国科学院陈可冀院士《清宫医案研究》记载,乾隆“不可一日不服”龟龄集,将之奉为御用六大补品之首。乾隆皇帝如此珍视龟龄集,源于龟龄集神奇的功效。
在龟龄集清代说明书上,能看到这样的说明:“久服此品大能强助精神,老当益壮。有阴生阳长之功,填精益髓之妙,非寻常补养之药所能比也”。深谙帝王心术的乾隆皇帝,更将龟龄集用做极为珍贵的赏赐,奖励给王公近臣,以示恩宠。
宫帷圣药定坤丹
定坤丹是“古方所未备,珍秘而不传”的宫帷圣药,慈禧曾感念定坤丹奇效,御笔亲书“平安富贵”,年成为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唯一指定专用的妇科中成药。
广誉远出品的定坤丹由红参、鹿茸、西红花、当熟地等30余味药物组成,并打破中药“十九畏”金科玉律,以人参配伍五灵脂,扶正兼祛邪。
在炮制上,至今保留着“打百锤”、“圈百日”等独特的古法炮制技术,使定坤丹药质细腻,气味长久,因此其处方和工艺技术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广誉远独家拥有。定坤丹可温补脾肾之阳,使气血生长,同时配以养血柔肝之品,功效精准,预防改善脾肾阳虚兼有瘀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不孕各种妇科疾病,被誉为中国古代医学宝库中妇科良药的最高总结。
宫廷秘方牛黄清心丸
牛黄清心丸源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医院调整,定为宫廷秘方,是一个历久弥新的效验名方。其组方选材周全,清补结合,寒温协调,泻实补虚,标本兼顾,涵盖清补调,既可治病疗疾,亦可养生保健。
中药急救圣药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丸是最负盛名的中医急救圣药,由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创制,主治温热之邪内陷心包引起的高热、神昏、谵语等。现代研究发现安宫牛黄丸可以保护和修复脑神经,活化大脑皮层神经元,改善脑缺血缺氧状态,减轻脑组织损伤,缩小梗死面积,对于中风、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脑病、脑损伤、不明原因的高热、精神意识障碍等皆可“救急症于即时,挽垂危于顷刻”。
广誉远安宫牛黄丸为安宫鼻祖,其精选高标准进口天然牛黄,胆红素含量高达50%,老药工监制,遵循古法,入口即化,再现古法安宫之灵魂。对于中老年人群,尤其工作压力大、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者,应该常备。急救时,可用温开水化开,滴入舌面或鼻腔,也可以在清明、惊蛰、夏至和冬至之日,遵循阴阳变化规律,服用一丸。
我们的世界
时尚是一种态度
圈层是一种力量
极致是一种信仰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