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藏医药功效,拉卜楞寺藏医学习详

藏医藏药是我国藏族人民在西藏地区这个特定环境中,长期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几个世纪,藏族人民的祖先就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有毒便有药”的道理,并且初步认识了一些植物、动物和矿物的医疗作用。如酥油能止血、青棵酒糟能治疗外伤疾病等。其后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又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

公元七世纪,唐太宗为了加强与藏族人民的联系,将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松赞干布。公元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大批书籍和百工技艺人员,其中有汉医、药材、医疗器械和医书等。这些医书后来被译成藏文,并整理成《医学大全》一书,公元年唐中宗时,金城公主进西藏,再次带去大批医药人员和医书。后来汉族医生和藏族译者根据这批医书,编辑成《月王药诊》。”公元八世纪,著名藏医家宇妥·元丹贡布与其他八名藏医学家,根据本民族医疗特点,又结合外来医学,共同编成《四部医典》,从此,藏族人民开始有了本民族的医学著作。

《四部医典》全书共l56章。分为《札据》(总则本)、《协据》(论述本)、《门阿据》(密诀本)、《亲玛据》(后续本)等四个部分。涉及的内容有生理、、病理、解剖、诊断、病因、药物、治则、方法、临床各科、方剂、预防等。全书以药王答疑的问答形式写成。成书后又经过各个时代藏医学家的不断补充、修订和注释,并多次刊行。成为后世学习藏医学的必读课本和藏医的古典著作。

一脉相承的诊疗技术

藏医作为传承完整的四大传统医学之一,形成了以脉诊、舌诊、耳诊、面诊,尿诊为主的神奇的藏医诊断技术,切中疾病要因,依据藏医经典三因五元理论,做上医、治未病之病!

藏医强调天人和一的自然观和精辟的佛学思想:藏药核心在于整体调节机体三因的内在平衡,即:“龙、赤巴、培根”,调节平衡过程就是治疗过程,而且强调药物、饮食、起居、运动、心理等方面的综合调理。藏医更严格地从藏医天文历算精确用药时刻,讲究天人合一、顺乎自然,同时融入了精辟辞的佛学思想想,藏医药完善的科学体系经历了藏民多年的临床验证,形成藏医独到的治疗养生保健观。

纯正藏药的四个标准

神秘的青藏高原蕴育了多年的传统蒇医学,藏医药界公认的纯正藏药,必须具备。

纯正的药材:青藏高原素有“地球第三极”之称,也是四大超净区之一,平均海拔米以上,具有高寒缺氧,日照时间长、蓝紫外线丰富、空气清澄、昼夜温差大、地形地貌复杂。藏药材不仅抗寒、抗旱,光合作用充分,药用有效成份积累高,生物活性强,而且这些药材的生长过程是纯自然的、没有受空气化学污染,保持了原药的纯净性,藏药所以强劲纯正、疗效显著

一脉亲传的师承秘方:藏成药大都在临床上应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是经过历代藏医药学家反复实践,证明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的药物,是藏民族智慧和经验的结晶。藏医大师亲传的师承秘方是藏医古方中最具临床效果的精华部分,对于各种急慢性疾病、疑难杂症均有意想不到的神奇功效。

严格独特的传统炮制工艺:俗语讲“真金不怕火炼”,在藏药里,黄金可以烧成灰。藏药有着严格独特的传统炮制工艺,每一味药都要严格的去毒存性,以达到临床上的安全有效。依据组方药材通过不同的炮制,会产生不同的神奇功效,如惜如?才郎大活佛发掘的“水银洗炼“佐太”法”,囊括了藏药传统加工技术的全許精华。

药王甘露加持:在藏药组方、采集、炮制、制作、临床各环节均有着严格的规定。药品制成后,还要按藏传佛教严格的宗教仪规进行加持,祝愿药物效果灵验。而生产地域在哪里并不是衡量是否是真正藏药的标准。就像不能说在中国生产的就是中药,在美国生产的就是西药的道理一样。

藏药八大突出的优势

历史悠久:藏医药学是藏民族同自然界和各种疾病斗争过程中不断总结积累和发展,最终形成独特的医学体系,据现有史料记载己有年以上历史。

独特理论:医以三因学说为核心内容,为“隆”、“赤巴”、“培根”这三因是构成人体并进行生命话动的物质及其能量基础。由内外环境变化致使三因失衡,人体随之出现病态。治疗上要恢复三因平衡、协调关系,从而达到人体的健康康。实践证明,其理论是非常科学的。

神奇的藏医:从《四部医典》中可看出,藏医在古代有发达的外科手术,能傲复杂的眼科.骨科手术,一些手术器械与现代相差无几。也发明了最早的雾化疗法,书中描述的人体骨骼、腑、神经经,动静脉和对胎儿发育周期的计算,与现代医学基本一致,也提出了生物进化论:水生一一两栖一一陆地地。藏医不见病人也可根据尿液来诊治病人,准确性很高。

纯天然的原药:藏药都是纯天然、野生的植物、动物、矿物药材,这些药的生长过程是纯自然的、没有受空气、化学污染,保持了原药的纯净性。

独特的环境:青藏高原素有“地球第三极”之称,也是四大超净区之ー,平均海拔4千米,具有高寒缺氧,日照时间长、蓝紫外线丰富、空气清澄、昼夜温差大大、地形地貌复杂。藏药植物不仅抗寒、抗旱,光合作用充分,药用有效成份积累高,生物活性强,是藏药之所以强劲纯正、疗效显著的重要原因。

独特的制方法:俗语讲“真金不怕火炼”,在藏药里,黄金可以烧成灰。藏药有独特制方法,每一味药春都要严格的去毒,以达到临床上安全。如有些慢性病,吃一年的藏药不会有副作用,而且有根治的功效,有些药材通过不同的炮制,会产生不同的功效,以达到临床上有效。

藏成药大都在临床上应用上百年甚至千年:是经过历代藏医药学家反复实践,证明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的药物,是藏民族智能和经验的结晶。实践证明:藏药是最符合人体自然需求、纯天然绿色药物、具有治疗预防保健三位一体的功效,是您健康最可靠的选择。

内地人服用效果更佳:久服中西药的内地患者体内病毒、病菌都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而藏药在内地人的体内不管留有痕迹,体内没有抗药性,药物作用更快、疗效更好、服用效更佳。

源于西藏的藏医藏药

是何时传入甘南的呢?

自古以来,生息在甘南这片神奇土地上的藏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在与大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应用藏医药这门有力武器,同疾病进行了顽强的斗争,积累了许多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形成于西藏的藏医药学,最早传入甘南的渠道,是和医疗实践活动分不开的。早在公元七、八世纪吐蕃强盛时期,甘南地区作为吐蕃囤粮驻军的基地,藏医药学随着军队的流动而传入。甘南地区的地理位置,使其形成了历史上藏、汉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随着人才的大量流动,藏医药及其他民族的医学也随之得以广泛的流传。从那时起,藏医药也在这片土地上扎下根来,逐渐形成了以民间藏医为主流,以师传徒、父传子为主要形式的传统,相传至今。

甘南地区藏传佛教特别是格鲁派的兴起,给藏医药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西藏等地的医学高僧来甘南传播藏医,甘南地区的学者去西藏求学,也进一步深化了甘南民间藏医药的传播和发展。

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年),在甘肃省夏河县大夏河畔,建起了由五十座大型古建筑组成的具有藏族风格的喇嘛寺院——拉卜楞寺。寺内设有六大学院(闻思学院、续部上学院、时伦学院、续部下学院、喜金刚学院、医学院)拉卜楞寺医学院便是六大学院之一。收藏了大量的藏文医书,是藏族人民培养本民族医生的医学教育机构。

拉卜楞寺医学院的医学教育制度,有其民族特点。学习年限没有具体规定。学员入学先在闻思学院学习文化知识,然后进入医学院学习。学习内容以《四部医典》为主,分为若干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习人体解剖,藏医的解剖学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藏族人民有死后剖割尸体的习俗,这在客观上促使藏医在解剖学上取得较多的成就。《四部医典》第85章,就有解刹测量、脏器部位的绘制及定位方法的记载。后来,画家洛札·丹增讲布绘制成彩色的人体解剖图。这种彩色挂图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特色,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瑰宝。

第二阶段学习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分类,藏医理论认为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出于“龙”(相当于中医理论中的气)、“赤巴”(相当于中医理论中的火)、“培根”(相当于中医医理论中的脾土)三者作用于人体的结果。除这三种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外,还有七大物质基础(饮食的精微、血、肉、脂肪、骨、骨髓以及精)和三种排泄物(大便、小便、汗水),它们之间必须保持相对平衡,不然会导致疾病。藏医的疾病分类很细致。详分为种,简分为种,再简为种,概括为龙病、赤巴病、培根病。总括为寒热两大类。

第三阶段学习外治疗法,藏医外治法一般分为柔治法(熏蒸、浸浴、擦敷)、糙治法(放血、艾灸、吸引)、强治法(挖割、切除、刮挖)等。外科手术器械的形状、功用等,《四部医典》也有专门的记载。在藏医的外治法中,针刺、艾灸、吸引(如拔火罐)等,均有相应的经络和穴位。它与中医的针灸疗法既相似又不同。

第四阶段学习各种藏医的诊病方法,主要采用望诊、问诊和切诊。由于长期的诊疗实践!在脉诊和验尿诊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藏医的病脉脉象有二、三十种之多。藏医十分重视验尿诊,认为尿液是反映病情的“明镜”。通过对尿液的观察,能确定病患属于寒证、热证、寒热混杂证、消化不良证或是中毒证。验尿诊断是藏医的独特的诊断方法。

第五阶段总复习《四部医典》为了便于学员在学习上的巩固和提高,根据《四部医典》“总则本”中罗列的藏医理论体系的纲目,用大树、主干、枝、叶、花果等图解形式来加以说明。

在拉卜楞寺医学院的内墙上,绘有十多株树图为模示。每株树之主干、分枝、叶片、花果均代表着具体条目,并附有文字说明,是帮助学员学习《四部医典》的一种形象化教学方法。

学员们对药物知识的学习,一般是在野外采集中进行的。《四部医典》共载药物种,其中有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有许多药物生长在河川山谷里,也有生长在四千公尺以上的雪山上。在采集过程中,由喇嘛老师一一传授药物的性能、功效以及鉴别特征等知识。两个世纪以来,拉卜楞寺医学院就是这样地为藏族人民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本民族医生。

拉卜楞寺医学院自建立以来,在严谨的修习仪轨和完整的修习次第中,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僧侣医学人才,为这一地区各族群众的健康和这一学科的继承传播做出了很大贡献。该医学院自建至今,已经历了两百余年的沧桑历史,它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1、继承了以《四部医典》为代表的藏医药传统,不但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将藏医药的优秀遗产继承下来,并使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扬光大;

2、在继承藏医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安多地区的特点,在理论研究、临床实践及药物生产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创新;

3、多年来,培养了许许多多的本地和兄弟地区的藏医药人才,水平较高者不计其数;

4、医学院虽然没有向外地派出传医人员的制度,但允许应邀或自愿到外地行医和讲学。

藏医药在甘南得到继承并不断发展

那么其药物都有那些?又有什么功效呢?

其实,藏医传统的药浴法也是声名远播,所谓药浴有蒸汽浴和浸浴两种。蒸汽浴是让病人躺在类似笼雁的卧具上面,笼履下面的铁钢里放着药和水,进行加热,利用蒸汽来治疗疾病。甘南常用的药浴,主要采用浸浴。病人经医生辨证施治之后,在加入适量花椒水的温水中洗浴片刻,使毛孔舒张,然后另换药水。病人在药水中浸浴20一30分钟,每天一次,七天为一疗程。这种治疗方法,对妇女月经不调、慢性关节炎以及半身不遂症,均有较好的效果。

目前投入生产的藏药有散剂、丸剂、膏剂、酥油剂等。如具有壮阳功效的酥油丸、治疗白内障的眼药棒、止鼻出血的药栓以及治疗胃病的沽白丸等。。

拉卜楞寺医学院根据流传的制作方法,又结合本地区的自然条件,疾病情况、重新加以组方。有诃子、寒水石、翼首草、五灵脂、藏木香等十五味药物制成丸剂。而其中的洁白丸更是具有健脾和胃、止痛止吐、分清泌浊的功效,本地藏族人民称它为治疗胃病的特效药,年被列入《中国药典》。

藏医药学它以0多年的悠久历史,独特的理论体系、浩繁的经典著作、丰富的实践经验与鲜明的名族特色而著称于世。其实藏医藏药也并非神秘而不可深窥,只要我们了解它、接触它,它依旧能为更多的人的健康而发光发热。

赞赏

长按







































哪个医院白癜风能治愈
北京中科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hia.com/wzds/16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