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皮
某天小学弟问我:
“学姐,青皮和陈皮是同出一物吗?”
我当时就想:
肯定不会吧,两者外形差那么多
但是保守起见,我还是说:
“下次见面我告诉你。”
回家一翻书,
看着书上曾经的自己写的笔记:
同出一物,均为理气药。
然后就很嫌弃自己的智商!
嫌弃完毕。
开始正式介绍橘子家族的中药,
——青皮。
1.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
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
5~6月收集自落的幼果,晒干,
习称“个青皮”或“青皮子”;
7~8月采收未成熟的果实,
在果皮上纵剖成四瓣至基部,
除尽瓤瓣,晒干,习称“四花青皮”。
在古代个青皮和四花青皮虽然都叫青皮,但主治病症却各有侧重,其中个青皮以破气化滞为主,四花青皮以调肝理气为主。
2.生产地
青皮和四花青皮均主产于福建、浙江、四川。
此外,江西、云南、湖南等地亦产。
青皮药材,除用橘类的未成熟果实外,
其同属植物甜橙(广东、广西、贵州、福建)、
香橼(浙江、福建)
以及茶枝柑(广东、广西)等柑类的
未成热果实亦有作青皮使用者。
3.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厚片或丝,晒干。
取青皮片或丝,照醋炙法炒至微黄色。
应先拌醋后炒药,
每kg青皮,用醋15kg。
醋炙法
根据药物的性质不同,可分别以下两种方法。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米醋,加盖闷润,待醋被吸尽后,用文火炒干,取出摊凉或晾干,筛去碎屑。一般药物均采用此法炮制。优点是能使醋渗入药物组织内部。
将净选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文火炒至表面熔化发亮(乳香、没药),或炒至表面颜色改变,有腥气溢出时(五灵脂),喷洒一定量米醋,炒至微干,取出摊开晾凉。此法多用于树脂类和动物粪便类药物。
最后上我的终极大招,
思维导图:
希望你们能有所收获!
(可点开图片看大图)
本萌说
青皮和陈皮皆理中焦之气而除胀,用于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食积不化等症。
但陈皮气缓,偏归脾胃,重在理脾胃之气,尤善理气调中,对湿阻气滞之脘腹胀痛、恶心、呕吐、呃逆效佳;又长于燥湿化痰,为治痰湿、寒痰之要药。
青皮性烈,偏入肝胆,偏行肝胆之气,善于疏肝破气,又能消积化滞,主治肝气郁滞之乳房胀痛或结块、胁肋胀痛、疝气疼痛、以及食积腹痛、癥瘕积聚等。
结束本萌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