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关于“补”这个话题,可是不少人茶余饭后闲聊的热点,比如补气、补血、补虚……虚!这可是很多人不能忍受的,好像一说“虚”就隐含着什么意思似的,事实未必!但对于真正有补虚需求的人来说,就得仔细琢磨琢磨如何补了!在我们身边,其实就有一些中药,是具有补虚作用的,小编且介绍几味,仔细看哟~
序号人参大补元气防虚脱,复脉固脱心神安。
补脾益肺为要药,生津养血治消渴。
肺虚喘咳爬蛤蚧,藜芦灵脂不相合。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ginseng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
3~9g,另煎兑服;也可研粉吞服,1次2g,1日2次。
不宜与藜芦、五灵脂同用。
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防蛀。
序号黄芪补气升阳响当当,固表止汗能担纲。
利水消肿能护肾,生津养血消渴康。
行滞通痹治中风,半身不遂与痹痛。
托毒排脓治痈肿,敛疮生肌易见功。
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根头,晒干。
甘,微温。归肺、脾经。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9~30g。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序号山药山药补脾能养胃,
生津益肺咳喘愈。
补肾涩精尿不遗,
脾肾双补功效殊。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oppositeThunb.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干燥,或趁鲜切厚片,干燥;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药”。
甘,平。归脾、肺、肾经。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15~30g。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序号大枣补中益气效绵长,
养血安神睡得香。
不让烈药伤正气,
调和诸药有专长。
本品为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jujube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甘,温。归脾、胃、心经。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6~15g。
置干燥处,防蛀。
序号当归补血活血功效强,
养血润肠又通便。
调经止痛酒当归,
湿滞中满不适宜。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仆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仆损伤。
6~12g。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新媒体编辑:王丹
温馨提示:想要得到《常见中药诗画精粹(第二辑)》?点文末阅读原文,直接领走!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常见中药诗画精粹(第二辑)》(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周超凡、王崇焕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白颠疯白癜风治疗方法最好